•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6-080900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6-08-09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摘穷帽 断穷根

扶贫开发信息

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5月31日

摘穷帽 断穷根

--西邑乡永信集镇以易地扶贫搬迁破解增收难题

去年以来,隆阳区西邑乡永信集镇安置点作为隆阳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之一,在精准扶贫中围绕“摘穷帽,断穷根”的要求,依托良好的交通、地理优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扶持相结合,初步实现了以搬迁促脱贫、以脱贫促发展。

加强领导 精准识别

隆阳区西邑乡主要以烤烟、蚕桑、核桃、畜牧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和省级贫困乡,有省级贫困村3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5个,贫困发生率达34.12%。永信集镇安置点距保山城34公里,省道云保线横贯集镇,具有良好的交通、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切实搞好易地搬迁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从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入手,西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人大主席、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西邑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领导小组,并根据各项工作内容划分责任,明确责任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搬迁移民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西邑乡利用宣传横幅、村务公开栏等各种媒介和载体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挂包帮”“转走访”,将省市区相关会议文件精神进村入户宣传给群众,并以展板形式把安置点发展思路大胆“亮剑”。

为了摸清搬迁群众底数,乡党委政府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确搬迁对象。结合实际精准识别出因地质灾害滑坡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生态环境恶劣等不宜居住因素,自愿到永信集镇安置的贫困户近800户,摸清搬迁群众底数,精确搬迁对象。

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

根据安置规模结合地灾、测绘、地勘等前期工作,规划征地754.65亩。项目分三期完成搬迁安置工作计划,规划安置843户、3119人,建档立卡户占92.3%。其中一期已于2015年12月动工建设,预计2016年10月底完成项目建设,规划安置277户、1025人;二期计划于2016年6月动工建设,预计2016年末完成建设,规划安置284户1050人;三期计划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末建设完成,规划安置282户1044人。

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易地搬迁项目决策的依据,在项目制定时,不仅广泛征求行业单位意见,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强化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既解决了广大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又符合易地搬迁项目建设要求。在充分征求农户意见的基础上,专业规划设计公司为群众设计四种户型。二层户型建筑面积为108平方米和157平方米两种;三层户型建筑面积为185平方米和227平方米两种。

创新发展 保障增收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来、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西邑乡以永信集镇安置点为依托,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资产入股分红收益模式,创新产业发展,为搬迁群众脱贫增收拓宽了渠道。

该乡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即政府、合作社、农户以股份合作方式共建生态养殖小区,合作社提供土地,提供圈舍、养殖技术、就业、饲料、优质仔猪等条件。依靠政府惠农政策,农户以“政策补助”入股养殖合作社,不仅可以养殖而且还可以务工和分红,有了三重收入,群众脱贫的措施有了保障,主观能动性调动了起来,安置点推动也更顺利了。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560万元,纯利润876万元,户均分红4060元。在分红的基础上,提供就业岗位260个,每人每年可获得劳务收入24000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搬迁后收入渠道单一、增收困难的问题。

抄送:省扶贫办,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