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信息
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6月8日
龙陵五千余名斛农异乡“传艺”
--摘自:保山新闻网 记者:雷 华
“我在外地为当地石斛枫斗加工大户当领班兼技术‘教头’,管吃管住,每月挣1万多块线哩!”近日,从广东佛山回乡探亲的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村民吴仙惠高兴地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有石斛枫斗加工资质证的吴仙惠一直受雇在佛山,为当地农民传授石斛枫斗加工技术,月薪由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元。
据统计,龙陵县目前已先后有5000多名技术精湛的斛农走出家门,到广东、浙江及省内的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州市传授石斛种植管理、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年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自己挣到了钞票,提升了生活质量,又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龙陵县是中国中药协会授予的“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全县石斛种植面积已达600万平方米,2015年产斛条2500吨,实现产值2亿余元。近几年来,该县十分注重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使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型、知识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全县共整合扶贫、人社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依托石斛行业,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技能中介带动”的方式,由县农广校和龙陵县益民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对农民进行石斛种植、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60余场次,其中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班350余场次,培训农民2.4万余人次,获证率达99.5%,持证农民(枫斗加工)已达2.3万余人,具备技师资格的3000余人,拥有石斛种植和石斛枫斗加工“双料”证书的有1.8万余人,全县有5000余名持证农民怀揣技能走天下,钞票赚得潇洒。
镇安镇户帕村村民陈荣所夫妻都是持有石斛种植和石斛枫斗加工资质证书的农民。今年初,夫妻俩带着30多名有农技工证书的家乡子弟到西双版纳州孟古帮石斛种植大户管理石斛园或加工石斛枫斗,管理石斛园按石斛鲜条总销售收入提成,加工1市斤铁皮石斛枫斗140元至150元,每人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他们把打工收入寄回家起房盖屋、添置农机具或购买家用电器,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龙山镇核桃坪村村民尹发娣取得石斛枫斗加工中级技工证书后,被芒市、盈江、腾冲等地的石斛种植大户高薪聘请去传授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富了不忘穷乡亲的尹发娣还把村里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到外县加工枫斗,使他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抄送:省扶贫办,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