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6-0914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6-09-1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把脉问诊特少民族精准脱贫

扶贫开发信息

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912日 

把脉问诊特少民族精准脱贫

    --云南大学莅保调研施甸县特少民族精准扶贫工作

98-11日,云南大学戴波教授一行10人,莅保开展特少民族精准扶贫课题研究专项调研。戴波一行分别到了华兴工业园区、善洲学院、摆榔乡、木老元乡,参观了蓝心科技公司的绿色蔬菜种植、万家欢小白龙水果种植、竹鼠养殖、花濮蛮农产品公司、阿本家禽养殖合作社、尖山村和木老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全面了解以施甸县为主的布朗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 

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交流分组问卷调查摸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戴波一行对我市“输血”“造血式双剑合并使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精准扶贫模式十分赞许。如蓝心科技绿色蔬菜种植向农户流转土地,科学分析土壤含有特殊化学元素锡以及循环利用水资源达到科学化、规模化种植;万家欢公司把果树管理承包给农户的新颖市管理,让农户一份土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入股分红、管理收费四层收入;依托公司、能人等采用“龙头企业+政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猪、牛、羊、鸡等养殖,大黄、香菇、羊角洋芋等药材果蔬的种植,政府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对贫困户免费提供驾驶、刺绣、栽培、厨艺、农机使用等的技能培训;依托花濮蛮公司打造电商平台,销售冬蜜、绿皮鸡蛋、生态鸡等的电商扶贫模式使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搬迁安置点上,贫困户自行成立理事会进行监督、管理,政府并给搬迁贫困户补助6万元,随迁户1.5万元补助,可贴息贷款6万元,第三年开始还款分20年还清,使农户搬进“洋楼”,既避免了滑坡泥石流安全隐患,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

戴波一行表示会客观的对精准扶贫工作研究分析,做好课题研究,好的经验做法将作为典型推广,对不妥之处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修改,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共商策略,做到最优化解决。为特少民族精准扶贫把好关、诊好脉,探索总结保山特少民族精准扶贫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特少民族精准脱贫提供借鉴。

省扶贫办,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