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信息
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9月28日
银杏村:贫困户由726户到7户的完美蜕变
--固东镇江东银杏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
“养女嫁入江东村,不如推下天生江”,在江东银杏村当地流传着这种说法,早在2010年,全村有贫困人口2520人,占总人口的70%,相对贫困1440人、占40%,绝对贫困1080人、占30%。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由于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薄弱,历来是固东最为贫困的地方,还被称为“三尾巴”村(水尾巴、路尾巴、电尾巴)。江东银杏村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典范”的功能定位,闯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扶贫攻坚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726户减少到7户,贫困人口从2520人减少到29人,达到完美蜕变。
优先“输血”,夯实旅游扶贫基础
通过实施“旅游设施配套、家居环境改造及民居旅馆改造提升、古树名木保护、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五大工程,改善贫困区域发展环境。建成了全市唯一一条通往行政村的二级旅游公路银杏大道,扩建硬化进村主路及村内道路20余条,完成了坝心自然村省级重点村建设、江东完小迁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工程。先后改造标间床位500余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0余户。对1000余株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进行普查,对50余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进行挂牌保护。在江东、顺利、和平、小甸发展休闲果园和观光农业项目。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两个,配套垃圾处理设备,并建立完善了村内道路日常管护、环境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管理等长效机制。
加速“造血”,提高旅游扶贫效益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模式,开展“全领域营销”,打造银杏村的品牌。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旅游服务、实用人才技术等系列培训,完成贫困对象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民居旅馆、商品销售、特色美食等旅游商贸服务业。依托工艺独特的江东刺绣产品还探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年均收入400万元,银杏果年产值也达到500余万元。
共享“红利”,创新旅游扶贫模式
为进一步加大对江东银杏村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由腾冲市盛源旅游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腾冲市同德集镇开发服务中心、固东镇江东社区村民委员会三方注资1000万元,成立四季江东景区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比为4:3:3。江东社区村民委员会以社区集体林权评估入股,成为了全省唯一一家“镇域范围内村村有股份、核心区村民户户有分红”的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
抄送:省扶贫办,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