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0-0714008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0-07-1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念好养猪“三字经” 发展产业促脱贫

2018年,隆阳区投入西邑乡沪滇扶贫协作资金500万元、统筹涉农资金163.98万元,依托显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了11个贫困村建成12000头规范化育肥养殖场。该合作社探索实践的“母猪寄养”“仔猪赊养”“仔猪托养”3种生猪养殖带贫模式,吸引了15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02户)农户加入,助力西邑乡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270户贫困户4316人脱贫销号。

一、“股”字当先,“三方利益”形成共同体

11个贫困村将663.98万元项目资金建盖的猪舍租赁给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每年由合作社按9%支付租金,2%作为11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益,7%用于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提升人居环境。项目实施以来,已支付租金89.1万元,其中:11个贫困村每村增加村集体经济1.2万元,共开发公益性岗位76个,帮助76个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捆绑增长机制,即:以当年出栏肥猪均价每公斤14元为基数,猪价每增加2元,贫困户返利比例随之增长1.5%,猪价越涨,返利比例越高。

二、“扶”字为本,“三种模式”结成大联盟

坚持“大手拉小手”“合作与共赢”的养殖理念,建立起“‘万户富’生猪养殖发展联盟”,探索实践出寄养、赊养、托养三种养殖带贫增收模式。一是母猪寄养带贫增收。由合作社向贫困户免费提供3头良种母猪,同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赊垫饲料款,所产仔猪按照每公斤30元保护价统一收购。带动了180户贫困户寄养母猪540头,2019年户均增收2.8万元以上(按每20元/公斤计算)。二是仔猪赊养带贫增收。由合作社向每户贫困户提供30头商品仔猪(每头收取400元保证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以每公斤14元保底收购。带动181户贫困户赊养仔猪4880头,2019年户均增收4.2万元(按每公斤20元计算)。三是仔猪托养带贫增收。由合作社向贫困户提供商品仔猪和饲料、药物、疫苗等,仔猪育肥出栏后,按照每头合格猪(120—150公斤)160元、次品猪(90—120公斤)100元、等外猪(90公斤以下)40元的标准支付给贫困户托养报酬。同时,建立利益涨幅机制,以每公斤14元为基数,每上涨2元,每头增加给农户托养报酬20元。带动36户贫困户托养仔猪1140头,2019年户均增收1.2万元。

三、“助”字托底,“三条路径”拧成一根绳

一是技术路径。采取科技人员包保养殖村、防疫人员包保养殖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养殖户的技术服务链条,由“农博士”“土专家”现场培训饲料配比、饲养管理、消毒防疫等关键性技术,让农户学会怎么养。二是引领路径。每年采取养殖户自荐、村内互评、乡兽医站初评、合作社评定的“三评一定”方式,开展养殖示范户评比活动,激发农户“比学赶超”内生动力,形成“规模户引领零散户、大户带动小户”的发展格局。三是就业路径。提供生猪养殖、清洁消毒、疫病防控等岗位,从本地招聘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名残疾人到合作社务工就业,人均月工资2800元,每人每年增收3万多元。同时,还先后推荐了12名培训后的贫困户到邻近养殖场就业。

四、“销”字为钥,铺就增收致富路

与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建成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滇西互联网交易西邑运营中心,依托北京农信互联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及“国家生猪市场”网上生猪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扶贫,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拓宽了生猪交易渠道,有效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把生猪销往上海、广东、广西、湖南、西藏、重庆等地。2019年,合作社销售仔猪1.2万头,外调肥猪1.36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8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