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红色劳务”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施甸县全力实施劳务输出组织化工作,全力打造“红色劳务”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施甸县由县级牵头,以村(社区)为单位,实施“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的“红色劳务”市场化模式,整合县人社、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力,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工作。乡镇、村(社区)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做好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工作,消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通过劳务公司牵线搭桥、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兴业等方式,施甸县选定摆榔乡作为整乡推进试点,其他有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和潜力的23个村(社区)作为村级试点,形成一份劳务带动“经纪人收入、村干部补助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群众工资收入”的“红色劳务”利益联结机制,让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村干部有心成事、群众有力干事。
施甸县将“红色劳务”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加速配置劳动力、技术以及返乡资本投入等发展要素。一方面,通过试点村做好农村劳动力信息收集、汇总上报、组织培训,破解人员岗位不匹配的难题;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公司筛选出优质用工企业、汇总岗位信息,每周推送到试点村,由村级发布给有就业需求的人员,解决用工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