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1-1213008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1-10-2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信息(第7期)

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信息

第7期

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10月20日

本期要目:

·昌宁县金宝村党史学习教育“暖起来”

·龙洞村“党建+”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腾冲市赵营社区搬进新村子过上好日子

·农村厕所革命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工作动态】

昌宁县金宝村党史学习教育“暖起来”

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金宝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变成一件件群众满意的“暖心事”,写好“学史力行”新篇章!

紧盯关键问题。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筑牢“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民生保障防线,金宝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借力网格化管理扎实抓好返贫监测,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引擎,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为契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关键问题,今年以来金宝村共通过申请临时救助、申报防贫保险、协调捐资助学、协助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申报、发动爱心捐款、鼓励发展产业和就近务工等方式,帮助9户因学、因病存在返贫风险家庭走出当前困境。

聚焦特殊群体。不论任何时候,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健康都是我们需要聚焦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辖区内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共摸排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独居老人27人、精神病患者6人,会商划分帮扶责任人,压实责任,最大程度避免极端事件发生。为解决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困难的愁心事,8月初组织党员爱心车队,护航20多名符合接种条件的独居老人完成疫苗接种。

排除安全隐患。近期降雨量增大,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金宝村全面抓好防汛工作,压实各项防汛责任,切实落实住村人员、地质灾害监测员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防、救工作相结合,筑起防汛救助坚强战斗堡垒,利用抽水机、冲击钻解决了8户居民积水排泄不畅问题,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经验交流】

龙洞村“党建+”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辛街乡龙洞村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理念为指导,号召全体党员担当责任,率先垂范,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精心谱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产业”,让农业旺起来。龙洞村以传统烤烟产业为基础,引领发展肉牛养殖、羊肚菌种植以及核桃加工等多形式产业,用产业把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把资源变成资产,富裕起来。

“党建+环境”,让农村美起来。龙洞村全面落实七个专项行动,带动全体群众一起扫垃圾、清淤泥、通沟渠、修道路、种苗木,党群齐心,亮路灯、净道路、香门户。

“党建+治理”,让农民笑起来。龙洞村充分发挥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党员同志自发成立疫情防控网格员、纠纷调解队、安全巡逻管理员、防汛抗旱救援队等,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利用信息化媒体,铸就雪亮防护。

“党建+文明”,让乡风淳起来。龙洞村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自然村提供文体活动中心以及村民议事、党员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室,并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文明家庭等融入到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将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龙洞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产业旺、生态美、群众富,共同精心谱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市审计局 供稿)

腾冲市赵营社区搬进新村子过上好日子

夏末秋初,走进赵营社区新村安置点,总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青山怀抱中,一排排的安置楼房整齐有序,一条条马路通道干净整洁,一座座景观花坛花开正艳……

赵营新村安置点位于芒棒镇赵营社区,是一个项目总投资5553 万元,占地120 亩的移民新村,村民主要来自于赵营社区12 个村民小组中因贫、因灾而搬迁的困难群众。截至目前,赵营社区易地搬迁67 户302 人。

“真是想不到自己也能走上稳定的工作岗位,现在除去日常开销,全家每年还能攒下一两万块钱呢!”赵营社区劳家山村民小组村民邵维尚是移民新村的首批搬迁农户,每次谈到移民搬迁给家里带来的变化,总有太多的感慨。从陡坡上的土坯房搬进青砖小楼;从原来泥泞山路到现在的水泥通村公路;从原来靠天吃饭到现在的成规模种植……种种变化,让他感念于心。

“我家五口人,在老家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劳动力,收入很低,入不敷出,孩子上学也不方便。”邵维尚回忆说。

2015 年,邵维尚一家申请易地搬迁,从劳家山搬进了霞驿新村安置点。搬进新村后,儿子前往省外务工,每月都有稳定收入,孩子上学也全部免费。邵维尚也与腾冲黎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为其提供原材料,加上社区为邵维尚提供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都有三百多元收入。如今,180 平方米的新家宽敞又温暖,家里还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电,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房间。

与邵维尚同时搬进霞驿新村安置点的还有村民兰增强家。兰

增强的女儿长期患病,原来住在老家,往返医院很不方便。自从

搬到移民新村后,女儿就医方便多了,医疗条件也更好,病情有

了明显好转,“看病吃药都有医保报销,没花多少钱。”

“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日子过好,不能辜负那么多关心、帮助我们的人。”村民李志存说。

“目前,社区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群众收入:一是持

续巩固传统农业,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是鼓励引导群众

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三是建设好百头规模肉牛养殖场,壮

大村集体经济。”赵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必伟说。

新人新村新气象。如今的霞驿新村,老百姓邻里和谐、生产生活富足,曾经最困扰的教育就医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保山日报 供稿)

农村厕所革命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木城乡木城社区按照上级安排部署,针对新阶段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安排的新任务,对社区所有农村户厕进行问题摸排,对摸排发现的问题,剖析原因、查找根源、按时销号,以农村厕所这个小支点,撬动乡村文明这个大事业。

摸清底数,有序推进。近年来,随着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卫生厕所不断推广,社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木城社区通过对辖区354户农村厕所进行逐户逐厕实地排查,发现问题35个,其中近期立行立改问题16个,剩余问题按照本地区厕所革命工作安排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解决。

发动群众,破解“堵”点。在开展厕所革命工作中木城社区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党员、小组长带动示范,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问题治理工作中来,收集治理意见建议23条,为农村厕所革命添“一把火”,推动农村厕所现存问题落实。

落实长效管理,提升人居环境。以此次农村厕所排查问题为抓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将“扫厕所、清垃圾”两个专项行动抓紧、抓实、抓好,社区每月进行一次人居环境督促检查,实时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并定期给予通报曝光。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加快推进改厕、排污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逐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龙陵县联席办 供稿)

报: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

发:各园区管委会,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级挂联单位,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