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2-0506016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2-04-1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定点帮扶工作信息(第10期)

保山市定点帮扶工作信息

第10期

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2年4月7日

本期要目:

·施甸县菠萝登村念好拆旧复垦复绿“三字诀”

·昌宁县四角田、达仁两个社区学习“哨花站史”解码“乡村振兴”

·腾冲市做实法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施甸县中山村聚焦人才需求厚植育才土壤

【工作动态】

施甸县菠萝登村念好拆旧复垦复绿“三字诀”

菠萝登村围绕“全、实、快”,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农户用地“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聚焦尚未拆旧复垦复绿攻坚战,高标准实现了“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的目标。

政策宣传“全”。采取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政策先学一步,挂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集中宣讲政策为主的方式,系统全面的向搬迁对象宣传国家发改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20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县、镇拆旧复垦复绿相关要求,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群众工作“实”。坚持“农户拆除复垦复绿为主、村级组织拆除复垦复绿为辅”的原则。召开启动会后,选择自行拆除的,现场签订拆旧复垦复绿承诺书,明确责任和时限。针对村级统一组织拆除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做好搬迁群众的心理和情绪疏导,有效化解纠纷,逐户做实思想工作。同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下设综合协调组、旧房拆除组、群众工作组、医疗救治组,充分预判,确保工作压茬推进。

严把标准“快”。在复垦复绿工作中,县国土资源局派出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图斑精准确定复垦复绿范围,调集3台挖掘机按标准作业;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配合。施工期间,未出现群众干扰施工和其他破坏行为,50户复垦复绿工作在一个月内高标准完成。

(市接待办 供稿)

昌宁县四角田、达仁两个农村社区学习

“哨花站史”解码“乡村振兴”

今年3月,昌宁县田园镇组织四角田、达仁两个农村社区包括驻村工作队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各支部书记前往田园镇派出所、两个城市社区(关庙、文昌)和新城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经过学习大家受益匪浅,对乡村振兴有了自己新的“解码”。

听“哨”识“社会管理”。参观学习当天上午九点,四角田社区和达仁社区两支队伍已在派出所院内集结完毕,开启了取经学习之旅。首先派出所警务人员详细讲解了“云宁哨”智慧治理服务手机App的运行机制和运用前景。通过警方介绍,大家了解到“云宁哨”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深度融合智慧党建、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突出网格化治理主阵地,搭建党员全面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桥梁。随后大家观摩了派出所办公环境和支部活动室。在活动室内,田园派出所同两社区就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到场人员虚心听讲并认真学习探讨。尤其是听到此App将逐渐从城市社区向农村社区推广后,大家对社区治理信心和劲头更足了。

观“花”促“环境提升”。关庙社区的“最美庭院”惹得大家赞不绝口,庭院花草锦簇、花香四溢、整洁典雅,有力衬托着住户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使大家对创建美丽庭院的益处有了更新认识。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要把自己家打造成美丽庭院,还要带动周围群众,让整个村更加宜居。通过“最美庭院”的实物“展示”,大家找到了切实有力推动本社区今后“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持续开展的标杆,奠定了多点开“花”良好的舆论和群众基础。

进“站”悟“党群服务”。在文昌社区的阳光党群服务站内,大家仔细聆听了支部书记对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工作模式、志愿者活动等亮点工作经验介绍,尤其如何结合小区实际更好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小区党员楼栋长(网格长)如何在融资集资改造提升小区功能面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给大家很大的提示和触动。为农村社区进一步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在党员教育、服务群众、推进社区党建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不断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获得有益借鉴。

学“史”继“革命遗志”。学习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新城社区的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在革命历史纪念碑下,大家举起右手、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之后在一片肃穆追思的氛围中,聆听工作人员讲解了“807政权保卫战”“128河西攻坚战”和“916抗灾突击战”三段战役;大家徐徐走过党史长廊,先辈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形象变得栩栩如生。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革命先烈和先贤们无限忠诚、舍生取义的伟大气魄;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气节;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忠诚担当,砥砺前行。

(市文联 供稿)

【经验交流】

腾冲市做实法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腾冲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需求,补齐乡村振兴法律服务短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力量。加强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标准化建设,统筹提供法律援助、律师、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保障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服务。继续推行“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法治服务无死角,法律帮助无盲区。

二是持续深化乡村法治宣传。在全面启动“八五”普法的同时,多元化多样化开展法治宣传,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针对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治安管理等需要,开展“边境乡镇违法犯罪以案释法大宣讲”等活动。

三是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线。紧紧围绕“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坚持推进“枫桥经验”本地化。以腾冲市“一统筹、四统一、两同步、双及时”矛盾纠纷排查(受理)调处机制为抓手,加强对人民调解员、法治中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和培训,全力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全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腾冲市驻村办 供稿)

施甸县中山村聚焦人才需求厚植育才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同样,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一直以来,中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重视人才的挖掘、储备及运用,厚植育才土壤,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联学共建”,为育才发展打通思想脉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支部多次联合村党总支开展党课宣讲,强调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村人才振兴建设,引导并带动群众“朝前干”。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工作队讲惠民富民政策,鼓励群众坚定“实干增收”理想信念,村“致富能人”讲产业发展经验,激发群众致富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氛围。

“乡贤赋能”,为育才发展提供本土力量。充分挖掘村优秀的种养殖大户、土专家等乡贤能人,制定专门的“人才库”。积极邀请村乡贤能人加入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发展平台,依托村引进的产业项目,鼓励乡贤能人采取理论传授和实地演示的方式,为社员无偿传授“致富经”,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宣讲交流会,乡贤能人谈经验、谈感想,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合作社。

“干部参与”,为育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做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邀请村在外公职人员等一同齐聚,根据工作经验,从产业、医疗、文化、生态等各个角度,为中山村开创发展新局面积极发言献策、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工作队“桥梁作用”,对接有关部门专家或乡农科站人员到村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供稿)

报: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

发: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