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政府和西南林业大学战略合作的首个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助力、企业搭桥、基地引领相结合的模式,以示范园、示范基地和辉朝茂专家工作站为基础,促进甜龙竹良种化和高标准种植,紧密融合农业产业和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专家一线服务,“荒山”变“宝山”
甜龙竹是云南特有大型丛生竹种,其笋是唯一可以生吃的水果甜笋。勐统镇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甜龙竹生长,全镇共有甜龙竹38000多亩,是云南省甜龙竹资源最丰富、品质最好的地方,有“甜龙竹之乡”的美称。但多年来,当地群众由于缺乏技术和销路,甜龙竹产值较低,一度放弃管理。
10年来,“竹子教授”辉朝茂致力于打通家乡“富竹”没有“富民”的痛点,率领团队扎根勐统镇研究甜龙竹,培育出甜龙竹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建立了1000多亩甜龙竹高效示范基地。还邀请到朱有勇院士实地规划指导,开设技能实训班,引进合作企业。去年,引进外地公司到本地收购,老百姓的甜笋价格从几元涨到10多元一斤。“云甜1号”也入选为2021年度国家级林木品种,湖南、海南和云南多地企业到基地参观学习,重新擦亮了昌宁竹产业品牌。
科技驱动发展,“窝窝头”变“香饽饽”
基地以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支撑,引进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落地,通过改良抚育技术、增加种植面积,促进竹笋增产和错峰上市,以千亩良种繁育基地为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竹产业发展。
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入驻后,计划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的方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将苗和笋都变成商品。今年有安徽、江苏等多个公司表示过合作意向,但我仍然希望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形成一条全产业链,让农户有岗位、地方有税收,并以基地为龙头,带动整个昌宁乃至周边地区竹产业大力发展起来。”
基地有效联动,“资产”变“资金”
基地挂牌成立以来,有效带动了社区和农户资产“变现”,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以平均8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农户1200亩竹林,并一次性付清15年的租金,农户共增收140余万元。同时,吸纳周边农户到基地打零工,让“务农”变成“务工”,目前已支付劳务工资6万余元。农户纷纷表示,“竹产业被重视后,不光笋的价格提高,我们还有了务工的地方,真是很开心。”
勐统镇实施的产业发展配套冷链项目也派上了用场,项目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出租给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大大提高了村集体经济。勐统镇副镇长李德坤表示,“这项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还让农户更注重保护竹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了,是有光明前景的绿色产业。”
据悉,昌宁县下步计划将千亩基地辐射建成万亩基地,实施“33211”竹产业乡村振兴工程,通过高效培育、技术推广、系列产品开发和特色品牌建设等措施,实现竹资源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到2035年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税收超1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