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何端稳饭碗?施甸县狠抓土地整治项目,对中低产农田实施“旱改水”,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生产线,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在施甸县旧城乡“旱改水”项目区,整治后的水田已是绿意盎然,成片的水稻长势喜人,香稻层层掀碧浪的景观震撼了视野,青翠的色彩晕染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步入芭蕉林村大地山小组,灌溉水渠的流水声清脆悦耳,“旱改水”已经完成的水田中部分水稻已经开始抽穗。
施甸县自开展“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工作以来,全面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增加县域内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综合整治中、低产耕地为重点,在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切实推进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保障了粮食安全。
今年主要实施了旧城新街等四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面积3000余亩,现已种植水稻1330余亩,预计新增粮食产能指标13万公斤,项目通过对土地、生态、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进行综合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下一步,计划在2023年,全县土地提质改造达到1万亩以上,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