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2-0906009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2-09-05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浓墨重彩书写脱贫攻坚亮丽答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保山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全市之力决战脱贫攻坚,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1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9.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保山脱贫攻坚的亮丽答卷。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转变。全市有93874户39041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退出,4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按时摘帽。脱贫攻坚以来,保山累计整合投入了产业扶贫资金59.35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规模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了解决无条件外出的弱劳力、半劳力上岗就业,开发了保洁员、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1.6万个,1.2万名需要照顾家人或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331元提高到2021年的14754元,年均增长11.9%;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627元提高到2021年的12942元,收入增长492.6%。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实现了从贫弱到富美的转变。2012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976个1.6万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建成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9件,让218万居民喝上安全水。全市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2012年的62.26%提高到94.88%。农村客运覆盖率100%、邮政和物流覆盖率100%,行政村全部100%通动力电、100%实现光纤宽带网络覆盖。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4个脱贫县县级医院、75个乡镇卫生院、413个脱贫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实现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在此期间,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9%,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改造了危房9.3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534户87462人,建成集中安置区210个,8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11个,集中安置15237户66122人。

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交融,实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的转变。全市先后派出2767支扶贫工作队、14004名驻村干部驻村帮扶,3.7万名党员干部和9.38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广大党员干部下足“绣花”的功夫,聚焦每一个贫困村、每一家贫困户,以“强基层”推动“富百姓”,做到脱贫攻坚在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呈现出“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新局面,实现了党建与扶贫双促双赢、齐头并进。10年间,保山市先后有204个单位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570名干部被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其中,国家级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4名;省级先进集体48个,先进个人136名,市级先进集体153个,先进个人430名。

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农村群众由“等靠要”向“干赶超”的转变。保山市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融合,实行“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大力推进教育扶贫,1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1187所学校3265个新建项目,共输送贫困户子女3826人到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各地先后组织开展了“自强 诚信 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25万余场,把群众会、户长会搬到了院场上、火塘边、田埂头、马路旁。全市开展脱贫攻坚“一兵三户四村”表彰活动,连续三年开展光荣脱贫户评比,激发贫困户“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