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3-030700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3-03-07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腾冲市新华乡:善用“维度”引擎 开足马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腾冲市新华乡秉持“稳定粮食、巩固养殖、做精烤烟、做强茶叶、稳步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生态立乡、产业富乡、农旅活乡、文化兴乡、和谐稳乡”的目标,以笃行不怠、担当实干的作风,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群众增收致富。

善谋厚度调结构,握紧传统产业盘子。全乡立足乡情,经过多方考察分析,明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积极发展优质稻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生猪、肉牛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发展。今年,完成421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乡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95万亩,总产量1.08万吨,确保全乡粮油供给平衡和粮食安全;按照集中连片规划、整体推进落实、促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的总体思路,交售烟叶52万公斤,产值达1689万元;组织茶叶采摘及技能培训5期,实施茶园综合改造5000亩,建设高优茶园2000亩,新建标准化茶所3个,茶叶总产量2846吨,实现茶农收入6800余万元。在养殖方面,生猪存栏16692头,大牲畜存栏2430头,羊存栏660只,家禽存栏18813羽。生猪出栏20500头,肉牛出栏760头,家禽出栏23828只,实现畜牧产值12110万元。

善谋广度破难题,开对特色产业方子。针对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山区、半山区占96%的独特地势,新华乡致力念好“山字经”,积极探索澳洲坚果、红心猕猴桃等产业,做活绿色农业文章,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通过“外出取经”、调研论证、招商借力等方式,把“脉”开“方”,引种澳洲坚果、红心猕猴桃,通过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主动带头先种先试,并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种植,组织乡村组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10余次,不断强化对引种产业的了解。依托电商直播带货,媒体宣传推介等形式,举办名优茶评比赛、猕猴桃采摘节等活动3次,通过打开产业发展、产品营销新思路,助推新华农特产品“走出去”,助力新华产业逐步转型升级。目前,新华乡共栽种坚果5000余亩,进入挂果面积达4000余亩,产量40万公斤,实现收入320万元;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种植猕猴桃2000余亩,进入丰产期达500余亩。此外,新华乡持续巩固提升棕包、老缅桃等产业,种植重楼、白芨、黄精、石斛等中药材500余亩,年产量达8万公斤,年产值400余万元。全乡3.8万亩特色经济林效益逐步提升,核桃挂果4500亩,油茶挂果1500亩,草果产量400吨,年产值达400余万元。

善谋高度添活力,理清乡村旅游路子。以传统古村落为基点,注重保护与开发结合,积极争取乡村振兴PPP项目、边转项目、衔接资金项目等项目支持,聚力龙洒“秀美田园”、新山“帕提瓦”两个市级乡村示范点建设。依托新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培育赏花赏果新兴产业,在新华新山坝角小组种植海棠木瓜、紫薇花、桂花等600余株,下好绿美乡村先手棋;深入挖掘阿昌传统文化元素,以“阿露窝罗节”为媒,推广阿昌织锦、阿昌服饰、阿昌手工艺品、阿昌特色美食等民族特色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并轨发展,农文旅有机融合,让乡村振兴中的“帕提瓦”更有深度厚度。在现有笤帚编制基础上,创新研制手工艺品,充分挖掘龙洒特色笤帚产业发展潜力,在粽香龙洒上做文章,开发粽叶宴,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新华米果至新华集镇美丽公路、龙洒古村落、猕猴桃基地、莲花山、帕提瓦民族村串珠连线,形成赏火桐、逛古村落、体验龙洒扫把、品新华美食的旅游环线。通过抖音、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将研学与推广结合,持续提升新华知名度。截至目前,成功举办研学2期,开展各类宣传10余次。持续激发乡村民族特色美食味蕾,“归乡之旅”令人向往,参加第二届“腾冲菜”烹饪大赛斩获一银一铜。下一步新华将积极规划建设太和速庆垂钓胜地、硝塘温泉开发、水疗康体度假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实现农旅结合、产村融合。

善谋准度扬优势,搭建产业发展台子。新华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及发展实际,多元驱动,通过开展交流座谈会、专题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盘活资源,谋求多产业、多渠道融合发展。对新华现有的洁康笤帚苗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改造提升,通过村集体入股,转为村党组织领办,将笤帚苗进行精细化、特色化加工,研发制作挂饰、摆件、礼品等精美饰品,不断拓展产品合作社产品类型,积极注册了撒谷洞粽叶、龙洒笤帚两个商标,保证产业发展既有品牌又有平台,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目前,龙洒社区有农户300余户,依托笤帚制作专业合作社,每年销售9万多把笤帚,村民增收200余万元。对大摆田社区肉牛养殖合作社进行改造提升,党组织牵头引进公司,采取“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实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开拓销售市场,促进肉牛养殖产业提质提效。结合新华新山社区阿昌族聚居实际,融合独具特色的阿昌民族文化,成立新山阿昌织锦合作社,深挖阿昌民族文化,建设阿昌织锦展览馆,开设阿昌织锦技艺培训班,研发香囊、背包、头饰等精美文旅商品,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并轨发展。新华乡梅子坪社区共有林地4015亩,其中村有林地410亩,通过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林地入股,带领群众种植经济林果、发展林下种养等,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与群众增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截至目前,由5个村(社区)先行探索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以集镇兴华鑫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示范,注重引领村级合作社实体化运行,通过“典型引路”带动,计划2023年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覆盖率100%,为新华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充电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