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陶自丽等委员:
您们在政协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保山市第二小学门口架设人行天桥的建议》提案,已交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警支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市政交通建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科学规划,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人行交通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中高度重视综合交通问题,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导、提升品质、统筹兼顾”的原则,积极通过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人行立体交通问题,为解决保山中心城区人车流矛盾,早在2018年市自然和规划局就提前谋划,从规划引领的角度积极向市政府建言献策、积极申请,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开展《保山市中心城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规划设计单位现场多次踏勘,并针对在中心城区建设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位置开展调查问卷,针对重要交通节点分别进行了统计,如第二小学至五洲国际广场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地下通道)认为很有必要的占78.11%,没有必要的占 14.37%,其他意见的占7.52%。规划对保山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进行了系统考虑,提出了天桥(地下通道)建设布点,针对永昌路结合道路交叉口、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等人流、车流较多的位置进行选址,提出5处近期建设计划,分别是:二小至五洲国际(地下通道)、保岫西路与太保路交叉口、保岫西路与九龙路交叉口(地下通道)、太保南路、永昌路与保岫路交叉口。
二、第二小学门口交通组织情况
第二小学门口正阳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中央设置绿化隔离带,为保障学校接送高峰交通顺畅和安全,目前在学校正门口增设交通信号灯、允许临时停车、设置围挡不允许机动车调头等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人行车行安全。同时,为解决该区域人车流集中的问题,统筹考虑五洲国际、永昌会堂、“志和天玺”居住区、市政绿化广场和第二小学人流方向,在正阳路和学府路交叉口西北角建设了兼具通行功能和景观功能的人行天桥。该座人行天桥在正阳路、学府路均设置了上下口,其中正阳路上下口距离第二小学门口直线距离约200米,学府路上下口距离第二小学门口约400米。(详见附图)
三、关于在第二小学门口架设天桥的措施建议
(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先行,积极支持人行立体交通设施建设,经对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教育体育局和第二小学,目前暂无建设资金支持天桥架设,若建设资金到位后我局将积极做好规划审批服务工作。
(二)鉴于目前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建议近期充分利用已建基础设施,采取以下措施优化第二小学门口上放学高峰拥堵和安全问题:1.利用已建天桥疏导部分学生。放学高峰由第二小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阳路天桥过街,保障人行安全。2.进一步优化交通管控措施。一是设立“护学岗”,全面落实好“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帮助引导学生和家长有序进校、离校,确保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畅通。二是优化校园上放学时段交通组织,对校园周边违规乱停的车辆及时进行清理,坚决杜绝双排违停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违法行为。三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设置接送学生临时停车区域,依法规范校园周边停车秩序,视情采取临时远端停车、车辆临时单停单行、限时停车、限区域停车、错时放学等措施,改善接送学生车辆停车条件,防止接送学生车辆大面积聚集拥堵。四是进一步深化警校合作机制,强化与校方安全负责人的沟通联系,联合校方积极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家长常态化交通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家长、教师交通安全避险能力,培养其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意识。
附件:第二小学与天桥上下口距离示意
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