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06_A/2017-1124010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7-08-29
  • 文号
  • 保农函〔2017〕12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局关于政协保山市四届一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赵菊润、杨俊、杨之林、李健四位委员:    

    你们在政协保山市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山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这个提案很好。提案站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保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认真采纳,推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关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的保护、规划和发展工作,先后下发和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保山市农业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保政办发〔2016〕165号)和《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4号)两个文件,明确了到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30亿元,平均分别增长12%、23%和13%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之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在腾冲市重点发展美洲大蠊、银杏、重楼、天麻、黄精、茯苓、厚朴等;在隆阳区重点发展三七、红花、黄精、续断、滇龙胆、白芨等;在龙陵县重点发展石斛、白花蛇舌草、重楼、续断等药材和开展蜂毒提取及新产品研发,在施甸县重点发展水蛭、三七等;在昌宁县重点发展重楼、川乌、茯苓等。把中药材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选择适宜品种,通过合作社、大户的辐射带动,实施产业扶贫,使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文件还强调保山市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中医药产业协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五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腾冲生物产业园区、龙陵石斛产业园、昌宁县生物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关于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的问题  

    2017年出台的《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4号)明确了拓宽融资渠道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方面,要求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进入中药材发展领域,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为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龙头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放宽企业贷款抵押物范围,知识产权、药品文号等可作为抵押物,为中药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积极支持制药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中药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进中药材资源整合、培育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方面,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5〕27号)精神,对中药(民族药)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中药(民族药)企业主营业务项目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规定的产业项目,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中药(民族药)企业从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符合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相冲突的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三、关于加大帮扶力度的问题  

    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中医药、云药产业、民族药、中药材等方面的发展、保护、开发的规划、决定、意见的政策措施,为推进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市政府出台了中医药政策。我市结合实际于2014年制定和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保政办发〔2014〕85号)文件。该文件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在重点任务中,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二是市政府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市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4号),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扶持依据。三是市政府出台了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基金政策。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利用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保政发〔2016〕23号)和《关于使用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保政发〔2016〕33号)两个文件,其中:23号文件明确了市级安排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择优扶持10户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的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市财政将用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使用产业发展基金的企业2个百分点贴息补助。现在产业资金扶持的农业企业达到12户,而中药材企业就有5户,即:保山市森宝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绿色畅通林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陵丰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云南绿健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是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的投入。2014年我市争取到省级扶持中药材龙头企业资金260万元,给予腾冲县制药厂、云南海瑞迪生物药业公司、龙陵极斛公司和保山源泰公司4家企业;2015年争取到省级扶持中药材发展资金110万元,给予东方红制药厂和源泰公司2家企业;2016年争取到省级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250万元,给予保山市三七协会、龙陵县青丰生物科技公司、云南绿健农副产品开发公司、腾冲市百合园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腾冲黄草岭中药材种植公司5家企业,同时也给保山市嵘煌药业公司、云南禾顺生物科技公司2家加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扶持;2017年我市争取到115万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给予腾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美洲大蠊加工项目建设、施甸县京甸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药用葛根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给予扶持。下步,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更多的中药材项目受益。  

    四、关于加快中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问题  

    一是农业部门实行了统计监测。2015年年底全市农业部门开始对中药材产业进行统计监测。据统计,2016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1.1万亩,同比增2.7%;产量3.9万吨,同比增2.1%;农业产值19.56亿元,同比增23.2%。加工产值8.4亿元,同比增38.8%;销售额16.5亿元,同比增13.8%。从事中药材产业企业数34户,行业协会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8个,从业人员数230.1万人。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户(腾药),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腾药),云南省著名商标数3个。二是企业正在建立信息监测点。保山绿色畅通林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云南省中药材原料质量检测质量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在保山设立了中药材信息监测点,主要对中药材质量,价格,产量等信息进行监测发布,目前在试运行阶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  

    五、关于培植龙头企业,形成中药材产业链的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的建议。2016年保山市农业局对《保山市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葛根精深加工建设项目》、《保山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3个中药材项目进行了招商引资。二是培植一批中药材龙头企业的建议。龙头企业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市级有关部门一直重视中药材龙头企业的培植,据统计,2016年全市中药材企业3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户,规模以上中药材企业加工产值756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5户,市级龙头企业19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户。在《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中明确了要培育规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庄园、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由过去向农户提供单纯的生产、技术合作,逐步向提供生产、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等综合服务方向发展。要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通过“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等方式,形成技术服务、股份合作(含土地入股)、利润返还、保底收购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发展。  

    六、关于高标准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的问题  

    借助保山“端阳花市”平台,保山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已落户保山义乌商贸城,每年端午节省内外客商云集保山,“端阳花市”已成为保山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目前,占地60亩的保山绿色畅通林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初加工及中药饮片厂在保山市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建设中,二者对保山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感谢你们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农业局  

2017年8月28日  

(联系人:赵平,电话:152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