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龙陵委员活动组委员: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石斛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5030136号)已交由市农业农村局办理。首先,感谢政协驻龙陵委员活动组一直以来对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建议在石斛宣传、龙头企业引进、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提升石斛产业加工能力、增加石斛产品附加值、加大石斛溢价效益,推动保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很好指导作用。经市林草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同认真研究,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石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保山市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石斛产业发展,2024年全市有石斛品种42个,有野生石斛原生境生长区19.7万亩(龙陵境内),发展人工种植面积达4.59万亩,实现石斛鲜条产量1.3万吨,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全省80%以上,种苗出圃9000万株、花卉出圃200万盆,培育石斛企业13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合作社74个、石斛枫斗加工厂18个,带动88个村(社区)6000余户种植专业户、从事石斛产业8万人,实现农业产值13.1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75亿元,吸引浙江、安徽等传统枫斗加工区60%以上的枫斗回流至保山加工,主要加工产区龙陵县成为全国石斛枫斗加工第一县。
自2019年开始,保山市相继出台了《保山市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保办发〔2021〕18号)《保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保办发〔2022〕19号)《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资源经济的意见》(保发〔2023〕12号)《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意见(2021—2025年)》等政策措施。提出打造石斛产业链群,明确要依托龙陵石斛种植、加工等基础,持续打好良种培育、标准种植、龙头培育、品牌营销“组合拳”,建设设施标准、绿色生态的石斛生产基地,引进和培育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产品品牌,提升石斛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品种选育—标准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石斛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二、宣传推介石斛产业,引进龙头企业
建议:在合作推介、绿色食品产业专题招商以及各类重大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中帮助龙陵宣传、推介石斛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实力强、技术强的产业龙头企业。
目前培育石斛企业13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年均加工枫斗等初加工产品2500余吨,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石斛企业及合作社稳定务工人员1700余人、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季节性务工9000余人、人均年收入1.6万余元。在今后工作中,将持续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强化宣传推介。下半年,我市将积极参与省级部门组织的昆明南博会、花博会等各类会展活动,并将组织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活动周、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均已明确邀请相关石斛企业、合作社参加展示推介活动。同时,将按照已出台的系列石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围绕“药食同源”和“石斛盆花”发展链,积极争取省级配套政策及项目,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龙陵紫皮石斛”“龙陵石斛”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龙陵紫皮石斛”公用品牌管理,组织开展公用品牌公益宣传,提升石斛花知名度,增强龙陵石斛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三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特别三产企业。新增省级以上示范社2个以上、新增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户。调整优化扶持方式,强化对优质龙头企业的精准扶持,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和家庭农场带动能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关于石斛产品的研发
建议:在石斛产品研发,化学成分分析、有效成分提炼研究,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研究,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技术及政策支持;在石斛食品、药品、日化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方面给予技术及政策支持,增加产品附加值。
全市现聘用专家顾问团队5个,与中国农科院等30多个科研院校和业内企业合作,实施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认证专利6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建成朱有勇、李凡、李涵等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石斛体系试验站1个、产业研究院1个、加工研究所1个,引进及培育石斛科研人才57人,培育种植人才530余人、技能人才1.5万余人,14261人(建档立卡户2421人)获得《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书》,为石斛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建成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1个,制定紫皮石斛中药材标准1个、国家林业行业标准1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3个、团体标准2个,建成石斛产品质量检测中心3个,开发石斛原浆、冻干粉、保健品等30个系列100余个产品,培育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3个、获得药品GMP证书1个,申报成功精片、石斛酒等“健字号”产品4个,30个石斛保健品率先列入《云南省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上海市医保目录》,获得“龙陵石斛”地理标志和“龙陵紫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下一步,我市还将聚焦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一方面强化人才保障。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中药(民族药)产业高层决策、经营管理、国际化等高端人才;依托重大项目、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团队与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生物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生物创新人才,促进云南省的人才、技术、成果向保山市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聚集。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导向创建中药材品牌。引导建立保山市石斛产业发展联盟,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提高石斛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新建和改造提升石斛枫斗加工厂、保鲜库8个,改造提升枫斗集中加工点100个,升级枫斗初加工装备水平,降低采后损耗率;扶持龙头企业新建或改造生产线7条,提高石斛精深加工装备水平,提升石斛商品转化率。充分发挥专家基层工作站的作用,搭建石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平台,引导和支持食药两用药材研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大健康产品,以非药用部位为原料,开发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植物源农药等延伸性产品,提高综合利用率。
最后,感谢各位委员对保山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