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40717-00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4-07-17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三次会议第05030016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保山市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建议》(第05030016号)已交由我们办理。首先,感谢民建保山市委一直以来对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提出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受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产业调整优化难度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推广困难等问题,并提出了结合我市的产业实际情况,打造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的建议,对推动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很好指导作用。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优化调整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保山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保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保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保发〔2023〕12号)《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印发保山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保办发〔2023〕21号)以及茶叶、咖啡、中药材、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作为推进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抓手。并围绕粮食、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等“1+10+2”重点产业,分别建立1个工作组、1个专家组、1个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或支持政策、1批重点基地、1批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套调度机制的“6个1”机制。茶叶、咖啡两个产业还组建了讲师团,为产业相关政策知识普及、培训及宣传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保山市世界咖啡谷发展规划》也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今后工作中,我市将聚焦“土特产”,以绿色生态为引领,以助农带农增收为目标,围绕“1+10+2”重点产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全产业链文章,高效利用资源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群。重点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6个产业链群,一是依托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势,抓实“十个一”发展措施,打造咖啡产业链群,到2025年,全市咖啡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二是依托全市生猪肉牛养殖基础,打造生猪肉牛产业链群,引导分散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加快推进形成集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和生物科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群,到2025年,全市生猪肉牛产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三是依托全市茶叶种植加工基础、古茶树资源和昌宁红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打造茶叶产业链群,推动茶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茶叶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四是依托龙陵石斛种植、加工等基础,打造石斛产业链群,持续打好良种培育、标准种植、龙头培育、品牌营销“组合拳”,到2025年,全市石斛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五是依托昌宁核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基地资源,打造核桃产业链群,围绕“种植增效、加工增收、延链增值”的思路,形成果仁、油、饮料、蛋白、药用、次生原料再利用的全产业链群,到2025年,全市核桃产业产值达70亿元以上。六是依托怒江、枯柯河、澜沧江等干热河谷资源,打造水果蔬菜产业链群,形成优质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赋能、农旅融合的优质果蔬产业。到2025年,全市果蔬产业产值达80亿元以上。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

一是落实落地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2021年,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养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22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围绕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乡村振兴领域就业创业,从培训提升、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帮扶等方面出台了10条具体举措。随后,保山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保山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保山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服务产业发展的措施》(保办发〔2022〕29号)《保山市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10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针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有技艺传承、能带动产业发展、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乡土人才得到评鉴、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得到晋升。二是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农民,紧密围绕各地主导特色产业,分层分类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鼓励按产业开设专题班。构建涉农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高素质农民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具备农副产品流通、农业技术推广等综合技能的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大力培育乡村工匠,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三是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相协调,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促进多元主体融合发展。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探索建立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约束性制度,引导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向社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鼓励小农户开展网络购销对接。四是大力推动资源换技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和建设创新平台,为资源经济发展提供全链条式科技创新支撑。统筹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围绕农业资源、生物医药资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资源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设立岗位专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科研团队和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开发,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资源优先满足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大项目需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和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清单,促进信息共建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重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对接,加快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保山的新经济产业发展。

三、关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云南省发展战略,实施“绿色食品牌”“一座保山”招商大行动。继续落实招商引资奖补政策,精准制定招商任务图、时间表,通过定向招商、上门招商、精准招商,瞄准国内外“三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调整优化扶持方式,强化对优质龙头企业的精准扶持,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和家庭农场带动能力。二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深入挖掘保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生态资源价值、民族文化内涵,积极参加名品名企评选,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开展“一座保山”宣传推介。开展昌宁红茶、龙陵紫皮石斛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培养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努力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合力。加强品牌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冒用、盗用、滥用品牌行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和市场认可度。采取多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三要抓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产业资源,把握好“乡土味”打好发展“差异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发掘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庭院经济”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大力探索农旅融合抓产业发展的模式,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对接产与销、打通城与乡,畅通城乡双向循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关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提出了“六个坚持”的要求,第一个就是“坚持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省委提出“三大经济”,打头的就是资源经济,王宁书记提出的“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这也是发展保山高原特色农业的立足点、落脚点。近年来,保山市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已走出了一条先行之路,如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昌宁红茶等。在回复第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介绍了保山将继续走好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咖啡、茶叶、石斛、核桃、果蔬、生猪肉牛6个产业链群,努力闯出高品质、高端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发展路子,力争2024年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300亿元以上。一是稳固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树牢“国之大者”意识,坚持粮经协同、稳粮扩油,健全粮烟协同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杂粮种植,挖掘晚秋粮作生产潜力,抓实秋冬种,拓宽粮食稳产增收路径,确保粮食面积395万亩、产量146万吨以上。全面落实“菜篮子”负责制,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产能,提升供给保障水平,确保蔬菜种植面积78.06万亩,产量112.27万吨以上,肉类总产46万吨以上,存栏生猪320万头、肉牛80万头、肉羊67万只、家禽860万羽以上,出栏生猪440万头、肉牛28万头、肉羊64万只、家禽1400万羽以上。二是加快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咖啡产业。抓实一产,稳定种植面积13万亩以上,鼓励扩大瑰夏、铁毕卡、波邦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建成咖啡庄园10个以上。抓实二产,完成1200万元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升精品加工率。抓实三产,加强品牌培育,筹办好保山小粒咖啡系列会议、赛事和活动。茶叶产业。重点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建设,抓好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初制所规范、提高精制茶比重和品牌打造等工作,稳定茶园面积65万亩,昌宁红茶精制率提高到78%以上。中药材产业。加大中药材绿色、有机、GAP等认证力度,重点发展石斛、黄精、翡翠天麻、美洲大蠊等道地中药材,中药材种植达48万亩。依托腾药、晨光生物、本草源等龙头企业,加快中药饮片、中药材提取、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建设,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助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水果产业。以怒江干热河谷地区为重点,加快柑橘、芒果、火龙果适度规模发展,以蒲缥镇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为重点,巩固甜柿高质量发展,在全市适宜区推广蓝莓、草莓等“小浆果”产业,水果种植36万亩以上。花卉产业。抓实盆栽花卉及绿化苗木发展,以石斛花卉为重点,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观赏、饮食、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式,花卉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烟草产业。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4年确保完成烤烟121.6万担、香料烟14万担、晒黄烟丝1万担。

最后,再次感谢民建保山市委各位委员对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