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3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罗心平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31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经商市科技局、商务局,现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重新擦亮“保山小粒咖啡”这张名片,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困境和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始终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保山小粒咖啡”托起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梦,飞越高山峡谷,“香”飘世界。
一、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以市级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成立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党委、政府对咖啡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全链条谋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制订咖啡产业发展规划。
7月22日,我市印发了《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抽调专人组建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负责相关工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实效,形成上下联系、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并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化、项目化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强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全力支持有关企业申报奖励。各县(市、区)继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项目,围绕咖啡良种更新、水肥一体化、初深加工建设或改造、品牌宣传等环节,推动咖啡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咖啡产业发展。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为咖啡产业项目用地预留空间;对产业发展所需用地中,拟开展种植的人工商品林地块,符合条件实施低产林改造、中幼林抚育的,应给予支持和倾斜;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年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分解情况,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确保生产所需木材供应。强化金融支持,深化政银合作,合力推进“一部手机云企贷”,探索多种投融资模式及金融机构与联合体融资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咖啡保险试点,提升咖啡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化人才保障,整合多方资源,充实完善咖啡产业专家组专家,加大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将咖啡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引入咖啡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实现产、学、研、推等部门无缝对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联合研发攻关,强化新型农业职业人才技能培训。强化各环节各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将高质量发展咖啡产业相关工作列为重点督查内容,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及时做好跟踪调度,强化项目重点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咖啡产业建设工作早准备、早实施,确保各个项目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大投入夯实咖啡种植基地。按照品种优良化、栽培立体化、管理绿色化、基础水利化等要求,进一步加大种植基地资金扶持力度,夯实咖啡种植基地,促进咖啡种植业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确保农民增收,以巩固一产;在水、电、路等基础条件优越的区域,打造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咖啡庄园。
保山1952年开始引种种植,主要品种为铁毕卡和波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S288等一系列抗病品种,上世纪末通过试验,卡蒂姆在保山表现形式良好、经济效益高,开始大面积推广卡蒂姆,目前全市2022年上半年咖啡种植面积12.9万亩、产量1.75万吨,绿色、有机认证基地达1.7万亩,产品47个,咖啡精品率达15.75%。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保山市联合省农科院热经所、市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始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种植品种依旧以卡蒂姆种植为主,占95%以上。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保山小粒咖啡》、《咖啡果皮》等7项标准,助推“保山小粒咖啡”地标产品保护和咖啡果皮综合利用,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被认定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排名第三。
下一步,我市将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农绿〔2022〕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17〕39号)、《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招商合作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云财规〔2018〕3号)等系列文件,以隆阳区咖啡“一县一业”特色县为引领,结合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全力打造精品小粒咖啡生产带。在怒江流域(保山段)沿岸,海拔600—1800米冬季无霜区域,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辐射带动5县(市、区)24个乡镇320个村组发展咖啡产业。引种种植国内外优质品种,选育推广本地优势品种,改造提升现有低产低效咖啡基地,抓好咖啡基因组测序工作,做好1958年获奖豆、1993年获奖豆咖啡树的恢复保护工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全面推行GAP、HACCP管理,对现有低产咖啡园进行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安全防控技术、质量安全管控及保山小粒咖啡检测体系,做好重点病虫害生态防控。在现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保山小粒咖啡品种、种植、加工、仓储、烘焙、杯测+庄园的“6+1”系列标准,划分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和产地产区,完善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系列标准体系。到2025年,全市获得绿色、有机认证及UTZ认证的咖啡基地达50%,建设一个国家级咖啡种植资源圃、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区、一批种质资源示范区。
三、改善初级加工条件。在过去,如果社员咖啡豆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免费为社员加工咖啡鲜果;如果不销售给合作社,每吨鲜果收加工费100元,咖啡鲜果加工总体处于正常状态。近年,由于加工厂废水、废渣等无法达到环保要求,而企业又无力投资环保设施,导致大型加工厂基本处于停产或关闭状态,咖啡鲜果由过去的集中加工,向各家各户分散加工,造成的污染更大,更加难以治理,因此改善鲜果加工条件势在必行。有必要通过政府引导,在芒宽乡、潞江镇、木城乡等咖啡种植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咖啡初加工园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户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模式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户管理、统一加工、分户干燥、自行销售”模式进行统一加工,解决污染治理问题。
根据年初调研,结合石玉刚副书记到保山调研提出的要求及《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市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夯实初加工。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或新建一批鲜果处理加工中心,引导企业采取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不同处理方式生产。布局一批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完善鲜果色选分级、微水脱胶、低温热风干燥绿色生产线和加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设施示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豆的品质。目前,隆阳区计划在潞江沿线投入建设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示范点2个,集中有效处理鲜果,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通过招商引资,与瑞幸咖啡达成意向性协议,计划在潞江镇建立年处理鲜果5000吨的鲜果处理示范中心1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谋划项目通过多方资源,在怒江流域(保山段)沿岸,建立多个咖啡初加工厂,集中处理鲜果,保障咖啡品质。
四、建立咖啡产业园区。目前,保山咖啡精深加工分散在板桥工业园区、义乌商贸城等区域,未能形成集群效应,同时污染治理、物流等不能形成一体化,对产业持续发展不利,因此建议在保山城郊建立500-1000亩咖啡精深加工产业园,将咖啡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集中在一个区域,形成产业集群。
按照《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市在保山工贸园区内建设了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建设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其中加工园区目前已入驻包括省农垦集团在内的企业11家,开工建设6家,预计年底全部投入生产;电商直播中心已试运营,咖啡博物馆、培训学校、超市已全部开工建设;商业街入驻企业8家,投入运营5家,年内全部实现运营。下一步,我市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做强精加工。培育、支持企业新建或改造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做好焙炒咖啡、超细研磨咖啡、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充氮咖啡等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提升精深加工创新转化能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入驻保山工贸园区咖啡文化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内强外引,扶持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本土咖啡企业,精准筛选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行业领军的咖啡龙头企业落户保山,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产业联盟。鼓励企业成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联盟,实现保山小粒咖啡规模加工。全市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培育规模以上咖啡企业10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个,上缴税收2000万元以上。
五、加快品牌打造升级市场营销。充分利用“科技入滇”平台,加大咖啡“科技招商”力度,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品牌打造与市场营销,充分用好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这张王牌,一是办好年度咖啡文化旅游节;二是资助企业参加国内外咖啡展会;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全面宣传报道,大力提高保山咖啡国内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和消费;四是充分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这一平台,创立并常态化开展“腾冲咖啡论坛”,讲好保山咖啡故事,传播保山咖啡声音,树立保山咖啡形象。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拓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全市培育咖啡电商企业30户、销售额约3.2亿元,“一座保山”咖啡自售机投入市场,开启了咖啡销售新业态,保山中咖公司成为全国唯一咖啡类电商示范企业,隆阳区成为全国焙炒咖啡销量最大的县区。打造以农文旅结合为主体的新寨村1、2、3号庄园,以古村落修复为主题的山顶一号庄园,以三产融合发展的比顿咖啡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咖啡庄园17家,积极探索庄园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咖啡产业的“塔尖”。“辛鹿”“新寨”“景兰”等一批产品品牌不断提高,“中咖”“比顿”“佐园”等企业品牌效益不断增强,“一座保山”“隆阳山耕”等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咖、比顿等一批企业已开启采前订单模式和高端订制模式。
下一步将继续打造一个人才基地。引进、培育咖啡中高端人才落户保山,加大培养咖啡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力度,培训咖啡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持续加强新型咖农素质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到2025年,计划培养咖啡专业人才200人以上,咖啡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二是打造一个品牌。建立保山小粒咖啡精品园认证机制,完善质量等级标准,强化商标使用标准,集中打造“保山小粒咖啡”区域公用品牌,巩固提升公用品牌价值,树立保山小粒咖啡优质、健康的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创新品牌营销方式,树立和培育一批产品品牌,大力支持咖啡企业争创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十大名品”等荣誉称号。切实加强商标标识使用管理。三是举办一系列论坛赛事。适时举办保山小粒咖啡论坛,邀请来自咖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商界、学术界、媒体界、咖啡企业代表聚焦保山小粒咖啡。创新咖啡赛事及活动的内容、形式,展示保山小粒咖啡品质魅力,树立“保山小粒咖啡”形象。四是讲好一个咖啡故事。借“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设计2—3条咖啡文旅路线,结合乡村振兴,实现旅游资源与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大力发展“咖啡+”模式。推动咖啡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活动,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或平台,大力宣传推介“保山小粒咖啡”。与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将咖啡服务与数字化消费体验相融合,搭建线上咖啡产业文化发展平台。加速开辟以国内重点城市和年轻消费人群为重点的咖啡蓝海领域,加大保山小粒咖啡特色、康养、产品类型多方面的宣传,做好咖啡知识普及、咖啡消费引导。创新宣传形式,鼓励本地网红、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建立合作模式,提升线上销售比例。支持企业、单位带着保山小粒咖啡走出去,开展“保山小粒咖啡百千万”产销对接活动,提高保山小粒咖啡对外认知度,讲好保山小粒咖啡故事。到2025年,通过“保山小粒咖啡”走进百个城市、迈入百所高校、开展百场活动,进一步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保山小粒咖啡创立品牌、走出国门打下坚实基础。
六、强化科技支撑。依托省农科院热经所,整合全市科技力量,组建申报省级咖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咖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选育种、加工技术、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标准制修订、人员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服务;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品种改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全产业链咖啡科技支撑体系。
保山市全面创新科技,依托省农科院热经所、保山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先后主导编制了《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等7项国家级和地方产业标准,开发烘焙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特色咖啡产品10余种,注册产品商标400余个,申请专利12个。建成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首个咖啡专家工作站、咖啡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设立咖啡学院、咖啡职业培训学校,全市获得国际精品咖啡Q证品鉴师、冲煮师、烘焙师、咖啡师等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整合资源,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在现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保山小粒咖啡品种、种植、加工、仓储、烘焙、杯测+庄园的“6+1”系列标准,划分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和产地产区,完善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系列标准体系。逐步推进咖啡原料集约化加工,提高保山小粒咖啡原料品质;鼓励咖啡企业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制定咖啡精深加工操作规范,引导企业提高加工水平;推行咖啡庄园化、庄园标准化、庄园景区化,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推进咖啡庄园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化。
同时,整合政府、科研部门、院校、企业等资源,建立保山小粒咖啡研究院,建成市场监管系统重点实验室(咖啡领域)、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咖啡检验中心、省级咖啡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咖啡产业智库、中国咖啡产业研究智库、咖啡产业创新研究高地、咖啡产业信息平台、咖啡人才培训基地等十个项目。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咖啡生产、加工中突出问题的攻关,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开展咖啡饮料、咖啡食品、咖啡保健品和咖啡食品添加剂、咖啡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研究,助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的全价利用和三产的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罗心平委员对保山农业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77572293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