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2-0802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0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民盟:

你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全市石斛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066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经商市林草局、投资促进局,现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新理念和新思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方向,提出了保山石斛产业仍存在被支持力度减弱,种植户贷款困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缺乏资金扶持;地方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保山交易市场,专业合作社、石斛公司及本地经销商承担销售难,终端市场缺失,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局面没有形成,抗风险能力不足;石斛基础研究薄弱,研究项目申报困难,药理功效等系统研究需进一步加强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从积极向省级层面争取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支持龙陵县全力打造全国石斛专业交易中心、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研发深层次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全面提升保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一、积极向省级层面争取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保山市编制了《关于大力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石斛产业发展的意见》《保山市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6年)》《保山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保山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的实施意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工作方案》《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保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林业贷款贴息项目、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补助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农户、企业、合作社等从事与石斛产业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如:2018年、2019年龙陵县共有12户企业申请实施林业大额贷款贴息项目,累计争取到国家、省级贴息补助资金395万元,撬动企业贷款15470万元。其中涉及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龙陵县春逸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石斛企业(合作社)6户,共发放贴息补助资金302万元,涉及贷款12200万元,分别占补助总额、贷款总额的77%、79%。因国家投资政策调整,林业贷款贴息项目现主要侧重于储备林建设。

目前,全市石斛产业存在困难一是市级财政、县级财政均较为困难,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投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二是根据目前国家项目申报资金要求,项目补贴仅占申报项目的30%以内,申报项目越大,投入资金越多;三是在产业投入方面,主要以政府投入基础、企业投入加工为主,但就产业发展来讲,还处在中端发展,效益还未实在看到、收到。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保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文件内容,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市、县两级要在稳定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应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巩固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重点产业收益保险试点。

二、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2021年,全市石斛种植总面积4.05万亩,其中,龙陵3.6万亩,腾冲0.4万亩。注册石斛企业13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共有5户,成立37个石斛专业合作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12个),吸纳社员1.16万户,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2022年龙陵县被评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我市在石斛产业发展中,已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注册的企业数量很多,多数集中在“产业金字塔”的底端,能够起到龙头带动的企业较少;除品斛堂、林源、云河等公司外,其它石斛企业规模不大,研发能力、资金投入有限,制约了深层次产业链,形成加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培育还停留在产业前端,“石斛电商”“石斛旅游”“石斛文创”等三产企业还没有;产业链较短,90%以上的石斛以鲜条、枫斗初加工产品销售为主,产品研发及精深加工滞后,一些产业后端的发展还在探索中。

下一步,我市一是加大石斛系列产品研发力度,提升石斛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国家级石斛龙头企业2家以上。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三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特别三产企业。三是调整优化扶持方式,强化对优质龙头企业的精准扶持,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和家庭农场带动能力。四是培植新主体探索新模式。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内培外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和分享全产业链收益,建立和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五是着力打造石斛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到2025年,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新建和改造提升石斛枫斗加工厂、保鲜库8个,改造提升枫斗集中加工点100个,升级枫斗初加工装备水平,减少采后损耗率;扶持龙头企业新建或改造生产线7条,提高石斛精深加工装备水平,提升石斛商品转化率。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及庄园经济理念,精心打造AAA级景区,建成集石斛文化展示、体验、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商务活动、会议、旅游接待、住宿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石斛精品庄园。

三、做好大数据建设工作

2021年8月,龙陵县党委、政府围绕全产业链谋划石斛产业发展,制定印发了《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立足“中国石斛之乡”的发展定位,为了规范石斛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确保石斛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先后起草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紫皮石斛》《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紫皮石斛》《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皮石斛》《齿瓣石斛培育技术规程》《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铁皮石斛叶》《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铁皮石斛花》《紫皮石斛(齿瓣石斛)中药标准》,为石斛行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推行石斛产品质量检测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石斛产品各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成立了龙陵县石斛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严把质量安全关,认真落实了龙陵石斛产业“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发展理念。

我市将严格执行石斛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对石斛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逐步建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建立完善溯源体系,确保上市流通产品100%检测合格。完成紫皮石斛生态高效种植技术规程、紫皮石斛初加工技术规程、紫皮石斛品质分析及团体标准修定工作,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石斛种植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标准化体系提升石斛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国·龙陵石斛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全国各地石斛经销商入驻龙陵石斛交易中心,做好龙陵石斛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打造国内最全面、最准确、最有效的石斛交易市场、花卉交流展示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引进全国范围内石斛经营户集聚石斛加工、交易集散,搭建互联互通市场桥梁;提升龙陵县花知名度,打造石斛文化一条街,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到2025年,将石斛产业平台接入“云药之乡”大数据平台,建设世界石斛品种展示中心1个,石斛交易市场1个。

四、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市狠抓石斛品牌打造,品牌价值逐年提升。龙陵已获得“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云药之乡”“中国滋养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龙陵紫皮石斛荣登2018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排行榜,排名第75位。龙陵石斛产业发展模式被总结为“龙陵模式”在全国石斛大会上进行推广。打造了极斛、古箐宝、元斛等企业品牌,开发原液、冻干粉、枫斗、精片、石斛酒、保健品等30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药品GMP证书1个,培育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1个、20佳创新企业1个,已成为石斛产业全国最具价值、最具发展潜力的县。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宣传石斛产业。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云南森林生态产品专场宣传推介及招商活动、产销对接会等活动。5月30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的云南保山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石斛产业作为重点推介内容之一,由市委书记杨军在会上进行推介。并通过外出招商工作,就石斛产业针对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浙江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走访、考察及推介。

就目前情况分析,全市石斛品牌虽有很多,但针对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对品牌内涵、产品优势研究还不够深入,宣传推介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弱,品牌的管理使用不规范,产品品牌多乱杂问题比较突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龙陵紫皮石斛”“龙陵石斛”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龙陵石斛”“龙陵紫皮石斛”LOGO设计及推广使用;强化“县花”品牌宣传,实施“县花上树”,着力打造石斛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进一步加强“龙陵紫皮石斛”公用品牌管理,组织开展公用品牌公益宣传,举办石斛论坛、石斛美食节节庆活动,增强龙陵石斛产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国内最全面、最准确、最有效的石斛交易市场、花卉交流展示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引进全国范围内石斛经营户集聚石斛加工、交易集散,搭建互联互通市场桥梁;提升龙陵县花知名度,打造石斛文化一条街,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到2025年,完成龙陵石斛品牌培育宣传、中国·龙陵石斛专业化交易中心建设(一期)2个项目建设。

五、提高石斛附加值

2012年1月5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挂牌成立来,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化重点室等科研单位合作,建成“李凡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石斛种植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国家认证专利29项,成功研发石斛原液、石斛酒、石斛含片、石斛精粉、石斛冻干粉等30个系列100多个产品,龙陵紫皮石斛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药食两用”准入的石斛种类。先后制定发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紫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龙陵紫皮石斛》《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紫皮石斛》《云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紫皮石斛切片、干条》《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皮石斛》。制定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并颁布实施;云南省紫皮石斛“齿瓣石斛”药材质量标准被正式收入《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七册;紫皮石斛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药食两用”准入的石斛种类。构建了从产地选择、种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个(龙陵紫皮石斛),面积1000公顷、产量2190吨/年。先后取得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了“品斛”“极斛”“打虎坡”“古箐宝”等品牌,申报了紫皮石斛精片、紫皮石斛酒和铁皮石斛精片等15个龙陵石斛“健字号”,开发了石斛枫斗、石斛精片、石斛酒等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30个保健饮片率先列入《云南省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上海市医保目录》。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将继续抓好“夯实基础、统一标准、融合发展”三项工作,一是深化石斛产品基础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基层工作站的作用,攻克石斛食品、药品、日化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储存保鲜、良种繁育等方面的技术性难题;做好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良品种推广工作;继续做好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及石斛野外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鉴定及保育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石斛种质资源库,着力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深挖石斛三产融合模式。千方百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申报创建石斛产业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搭建石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平台。三是深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搭建企科对接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服务龙陵石斛产业。

最后,感谢民盟保山市委对保山农业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77572293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