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34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段月琼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34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现面临生豆出口大幅下降、初加工技术落后、品牌影响力有限等三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始终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保山小粒咖啡”托起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梦,飞越高山峡谷,“香”飘世界。
一、加强栽种技术推广,提振咖农信心。目前国际上对卡蒂姆系列杂交品种品质认可度不高,建议在干热区或锈病防控较好的区域适度推广铁毕卡、波邦、瑰夏等优质品种。咖啡为下层树种,具有耐荫蔽特性,推广“乔—灌—草”绿色生态复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生产率和咖农收益,克服产业争地矛盾。
保山1952年开始引种种植,主要品种为铁毕卡和波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S288等一系列抗病品种,上世纪末通过试验,卡蒂姆在保山表现形式良好、经济效益高,开始大面积推广卡蒂姆,目前全市2022年上半年咖啡种植面积12.9万亩、产量1.75万吨,绿色、有机认证基地达1.7万亩,产品47个,咖啡精品率达15.75%。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保山市联合省农科院热经所、市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始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种植品种依旧以卡蒂姆种植为主,占95%以上。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保山小粒咖啡》、《咖啡果皮》等7项标准,助推“保山小粒咖啡”地标产品保护和咖啡果皮综合利用,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被认定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排名第三。
下一步,我市将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农绿〔2022〕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17〕39号)、《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招商合作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云财规〔2018〕3号)等系列文件,以隆阳区咖啡“一县一业”特色县为引领,结合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全力打造精品小粒咖啡生产带。在怒江流域(保山段)沿岸,海拔600—1800米冬季无霜区域,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辐射带动5县(市、区)24个乡镇320个村组发展咖啡产业。引种种植国内外优质品种,选育推广本地优势品种,改造提升现有低产低效咖啡基地,抓好咖啡基因组测序工作,做好1958年获奖豆、1993年获奖豆咖啡树的恢复保护工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全面推行GAP、HACCP管理,对现有低产咖啡园进行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安全防控技术、质量安全管控及保山小粒咖啡检测体系,做好重点病虫害生态防控。在现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保山小粒咖啡品种、种植、加工、仓储、烘焙、杯测+庄园的“6+1”系列标准,划分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和产地产区,完善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系列标准体系。到2025年,全市获得绿色、有机认证及UTZ认证的咖啡基地达50%,建设一个国家级咖啡种植资源圃、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区、一批种质资源示范区。
二、加大咖啡企业扶持力度,鼓励精深加工。针对规模型鲜果加工厂、小农户推广不同初加工标准,解决原材料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扶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及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精品咖啡、副产品如果皮茶、果皮酒的开发,变原料销售为成品销售。
目前,保山培育发展咖啡企业52家(省级10家、市级8家),是省级咖啡龙头企业最多的州市,其中,咖啡初加工企业29家,精深加工速溶粉生产企业1家(景兰)、在建冷萃冻干粉生产企业1家(比顿),基本构建起了生豆、烘焙豆、速溶粉、冷萃冻干粉、提取物等全链条咖啡生产加工体系,精深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实现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2家(中咖、景兰)、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3家(比顿、新寨、高晟庄园)。依托省农科院热经所、保山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先后主导编制了《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等7项国家级和地方产业标准,开发烘焙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特色咖啡产品10余种,注册产品商标400余个,申请专利12个。在保山工贸园区内建设了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建设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其中加工园区目前已入驻包括省农垦集团在内的企业11家,开工建设6家,预计年底全部投入生产;电商直播中心已试运营,咖啡博物馆、培训学校、超市已全部开工建设;商业街入驻企业8家,投入运营5家,年内全部实现运营。
根据年初调研,结合石玉刚副书记到保山调研提出的要求及《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市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夯实初加工。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或新建一批鲜果处理加工中心,引导企业采取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不同处理方式生产。布局一批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完善鲜果色选分级、微水脱胶、低温热风干燥绿色生产线和加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设施示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豆的品质。目前,隆阳区计划在潞江沿线投入建设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示范点2个,集中有效处理鲜果,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通过招商引资,与瑞幸咖啡达成意向性协议,计划在潞江镇建立年处理鲜果5000吨的鲜果处理示范中心1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谋划项目通过多方资源,在怒江流域(保山段)沿岸,建立多个咖啡初加工厂,集中处理鲜果,保障咖啡品质。
同时,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做强精加工。培育、支持企业新建或改造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做好焙炒咖啡、超细研磨咖啡、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充氮咖啡等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提升精深加工创新转化能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入驻保山工贸园区咖啡文化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内强外引,扶持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本土咖啡企业,精准筛选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行业领军的咖啡龙头企业落户保山,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产业联盟。鼓励企业成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联盟,实现保山小粒咖啡规模加工。全市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培育规模以上咖啡企业10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个,上缴税收2000万元以上。
三、转变咖啡销售模式,打造咖啡品牌。国际咖啡期货价格低迷,加之通关、运输、仓储等费用,出口利润微薄。国内烘焙咖啡豆价格与出口生豆相比具有明显价格优势,速溶、挂耳等产品附加值更高。近年来,国内咖啡消费市场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远远高于全球增长率,抢占国内线上线下市场、打造咖啡品牌能获得更高回报率。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拓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全市培育咖啡电商企业30户、销售额约3.2亿元,“一座保山”咖啡自售机投入市场,开启了咖啡销售新业态,保山中咖公司成为全国唯一咖啡类电商示范企业,隆阳区成为全国焙炒咖啡销量最大的县区。“辛鹿”“新寨”“景兰”等一批产品品牌不断提高,“中咖”“比顿”“佐园”等企业品牌效益不断增强,“一座保山”“隆阳山耕”等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咖、比顿等一批企业已开启采前订单模式和高端订制模式。
下一步将继续打造品牌。集中打造“保山小粒咖啡”区域公用品牌,巩固提升公用品牌价值,树立保山小粒咖啡优质、健康的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创新品牌营销方式,树立和培育一批产品品牌,大力支持咖啡企业争创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十大名品”等荣誉称号。以“保山小粒咖啡”为主题,深度挖掘保山小粒咖啡文化内涵,建设保山小粒咖啡博物馆,建立体验中心,完善一系列咖啡制作仪式。规划集展示、销售、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咖啡商业街,开设保山小粒咖啡体验馆、咖啡超市等,建设最具时代感的咖啡及具有“双创”功能的咖啡体验区、咖啡创客聚集区、咖啡创客成果展示区,形成独有的咖啡业态聚集地。组建运营团队,建设咖啡电商中心,实时提供咖啡产业数据、电商行业数据及其分析报告;打造咖啡直播“一中心两基地”,在商业街建立直播中心,在潞江镇、芒宽乡等咖啡主产乡镇建立直播基地,鼓励企业建设保山小粒咖啡“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实现直播电商行业引领新消费。到2025年,文化园入驻企业45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四、发展“咖啡+文旅”模式,延伸咖啡产业链。在潞江镇、芒宽乡打造一批集咖啡种植、加工、展销、休闲、体验和观光为一体的咖啡基地,开发咖啡旅游产品,实现咖啡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咖啡产业的整体提质增效。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依托禀赋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一系列发展模式,在党支部、咖企和咖农之间形成良好利益联结机制,注册咖啡专业合作社88个、咖啡家庭农场6户,带动咖农5万余人,人均收入4000元,户均收入1.57万元。打造以农文旅结合为主体的新寨村1、2、3号庄园,以古村落修复为主题的山顶一号庄园,以三产融合发展的比顿咖啡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咖啡庄园17家,积极探索庄园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咖啡产业的“塔尖”。2021年,隆阳区新寨村通过新业态探索,打造咖啡庄园4个,实现线上交易额1000余万元,占咖啡总销售额的10%;累计认养咖啡树2000多棵,农户直接收入达112万元,认养前咖啡生豆价格约35元/公斤,认养后价格达220元/公斤左右。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整合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一批集咖啡种植、加工、展销、休闲、体验和观光为一体的精品咖啡庄园,打造、提升一批以5G网络技术为基座的数字化“智慧农业”咖啡庄园。引导咖啡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咖农纳入联合经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利益联结“联得上”“结得稳”。在现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保山小粒咖啡品种、种植、加工、仓储、烘焙、杯测+庄园的“6+1”系列标准;推行咖啡庄园化、庄园标准化、庄园景区化,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推进咖啡庄园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化。
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咖啡生产、加工中突出问题的攻关,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开展咖啡饮料、咖啡食品、咖啡保健品和咖啡食品添加剂、咖啡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研究,助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的全价利用和三产的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段月琼委员对保山农业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77572293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