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2-081600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1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陈永刚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策划规划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235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目前咖啡产业发展中,由于缺乏产业规划、项目支撑,缺乏资金、技术和相关服务投入,保山小粒咖啡产业一直处于低端运行,没有显现出应有的产业优势,受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生产不稳定,企业规模小、组织散、品牌弱等一系列困难问题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举全市之力重塑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始终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保山小粒咖啡”托起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梦,飞越高山峡谷,“香”飘世界。

一、组建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办公室,强化政府对产业的主导、组织、协调和服务,高质量全面策划规划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发展,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的重点扶持,确保项目实施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确保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为加快推动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将保山打造成为精品小粒咖啡生产带,建设中国精品咖啡产业园,7月22日,我市印发了《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组建了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组建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负责相关工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实效,形成上下联系、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化、项目化的实施方案。强调了要加强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农绿〔2022〕8号,以下简称《咖六条》)、《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17〕39号)、《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招商合作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云财规〔2018〕3 号)一系列文件精神。强调了要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为咖啡产业发展倾斜;强化金融支持,深化政银合作,合力推进“一部手机云企贷”,探索多种投融资模式及金融机构与联合体融资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咖啡保险试点,提升咖啡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化人才保障,整合多方资源,充实完善咖啡产业专家组专家,加大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将咖啡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引入咖啡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将高质量发展咖啡产业相关工作列为重点督查内容,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及时做好跟踪调度,强化项目重点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咖啡产业建设工作早准备、早实施,确保各个项目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积极引导建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发展行业协会,加快改变产业断链、组织散乱、各自为阵、发展无序的不良局面,实现企业在全产业链中的自我服务、自我规范和自我创新,合力推进整体高效发展,切实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强大的经济优势。

目前,全市在咖啡产业发展中的协会资源主要为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保山咖啡商会两家。保山咖啡商会的会长是波邦咖啡的负责人陈新学,在全市咖啡产业初起步阶段,特别是地理标志申报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近年来,由于陈总公司业务较为繁忙,各家入会咖啡企业发展较快,商会活动和曝光频率稍微减弱。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长李晓波、副会长李丽红分别为保山一树咖啡(原白虎山咖啡)、比顿咖啡公司的负责人,在保山小粒咖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筹建期间,几位会长组织企业入驻园区,并由李晓波会长、中咖咖啡负责人杨竹牵头,共同组建了保山小粒咖啡精品园入驻项目推进指挥部,统筹协调相关事宜。目前,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内,加工园区已入驻包括省农垦集团在内的企业11家,开工建设6家,预计年底全部投入生产;电商直播中心已试运营,咖啡博物馆、培训学校、超市已全部开工建设;商业街入驻企业8家,投入运营5家,年内全部实现运营。

保山现有咖啡企业5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8家,咖啡初加工企业29家,精深加工速溶粉生产企业1家(景兰)、在建冷萃冻干粉生产企业1家(比顿),基本构建起了生豆、烘焙豆、速溶粉、冷萃冻干粉、提取物等全链条咖啡生产加工体系,精深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实现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2家(中咖、景兰)、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3家(比顿、新寨、高晟庄园)。每家咖啡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中咖咖啡为电商企业主要做中高端挂耳咖啡,景兰咖啡以速溶、挂耳为主,比顿咖啡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新寨咖啡以铁皮卡咖啡为主等等,在同质化发展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市企业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关键。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潞江坝作为全球精品咖啡带和“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的优势,按照《意见》的相关内容,整合资源,依托省农科院热经所、保山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借助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保山咖啡商会的力量,充分调动保山咖啡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企业成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联盟,实现保山小粒咖啡企业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三、高质量布局规划咖啡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县建设,在潞江坝区域布局规划咖啡精深加工园、现代化交易物流园及体验馆(园)等产业园,在潞江坝(含芒宽)海拔1000至1500米范围内,规划建设一大批一流的咖啡种植庄园,并纳入产地保护管理,结合咖啡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把潞江坝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粒咖啡网红打卡地。

保山1952年开始引种种植,主要品种为铁毕卡和波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S288等一系列抗病品种,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保山市联合省农科院热经所、市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始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并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保山小粒咖啡》、《咖啡果皮》等7项标准,助推“保山小粒咖啡”地标产品保护和咖啡果皮综合利用,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被认定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排名第三。打造以农文旅结合为主体的新寨村1、2、3号庄园,以古村落修复为主题的山顶一号庄园,以三产融合发展的比顿咖啡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咖啡庄园17家,积极探索庄园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咖啡产业的“塔尖”。

保山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实地考察、企业座谈、召开专题会议等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加工园、打造一个文化园、建设一个交易市场、培育一个品牌、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成立一个研究院、举办一系列赛事、打造一个人才基地、讲好咖啡故事的“十个一”发展思路。到2025年,以隆阳区“一县一业”特色县为重点,建设一个“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精品咖啡带,辐射带动5县(市、区)24个乡镇320个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保山小粒咖啡产区,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夯实初加工,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或新建一批鲜果处理加工中心,引导企业采取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不同处理方式生产。布局一批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完善鲜果色选分级、微水脱胶、低温热风干燥绿色生产线和加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设施示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豆的品质。建设一批全市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咖啡鲜果加工能力达10万吨。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一批集咖啡种植、加工、展销、休闲、体验和观光为一体的精品咖啡庄园,打造、提升一批以5G网络技术为基座的数字化“智慧农业”咖啡庄园。加快形成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高黎贡山世界精品咖啡生产带、中国精品咖啡产业园,实现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咖啡主产区旅游人次突破300万,旅游业收入超20亿元。通过积极创新探索,走出保山发展范式,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不断走出国门,让全世界人民喝上“中国味道”,重新擦亮世界一流品牌。

四、完善政策、指标、评价、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品牌建设,加大对小粒咖啡宣传的投入,加大对有国际影响力的咖啡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和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努力为咖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依托禀赋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依托省农科院热经所、保山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先后主导编制了《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等7项国家级和地方产业标准,开发烘焙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特色咖啡产品10余种,注册产品商标400余个,申请专利12个。建成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首个咖啡专家工作站、咖啡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设立咖啡学院、咖啡职业培训学校,全市获得国际精品咖啡Q证品鉴师、冲煮师、烘焙师、咖啡师等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辛鹿”“新寨”“景兰”等一批产品品牌不断提高,“中咖”“比顿”“佐园”等企业品牌效益不断增强,“一座保山”“隆阳山耕”等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咖、比顿等一批企业已开启采前订单模式和高端订制模式。

在人才培养和品牌培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打造一个人才基地,引进、培育咖啡中高端人才落户保山,加大培养咖啡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力度,培训咖啡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持续加强新型咖农素质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到2025年,计划培养咖啡专业人才200人以上,咖啡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打造保山小粒咖啡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建立保山小粒咖啡精品园认证机制,完善质量等级标准,强化商标使用标准,巩固提升品牌价值,树立保山小粒咖啡优质、健康的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创新品牌营销方式,树立和培育一批产品品牌,大力支持咖啡企业争创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十大名品”等荣誉称号。同时,以“保山小粒咖啡”为主题,规划集展示、销售、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咖啡商业街,开设保山小粒咖啡体验馆、咖啡超市等,建设最具时代感的咖啡及具有“双创”功能的咖啡体验区、咖啡创客聚集区、咖啡创客成果展示区,形成独有的咖啡业态聚集地。建设咖啡电商中心,打造咖啡直播“一中心两基地”,在商业街建立直播中心,在潞江镇、芒宽乡等咖啡主产乡镇建立直播基地,鼓励企业建设保山小粒咖啡“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借“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设计2—3条咖啡文旅路线,大力发展“咖啡+”模式,推动咖啡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活动,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或平台,大力宣传推介“保山小粒咖啡”。加速开辟以国内重点城市和年轻消费人群为重点的咖啡蓝海领域,加大保山小粒咖啡特色、康养、产品类型多方面的宣传,做好咖啡知识普及、咖啡消费引导。支持企业、单位带着保山小粒咖啡走出去,开展“保山小粒咖啡百千万”产销对接活动,提高保山小粒咖啡对外认知度,讲好保山小粒咖啡故事。到2025年,通过“保山小粒咖啡”走进百个城市、迈入百所高校、开展百场活动,进一步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保山小粒咖啡创立品牌、走出国门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感谢陈永刚委员对保山农业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77572293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