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2-0816006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1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3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3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市工商联代表:

你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山小粒咖啡发展的建议》(第0239号)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我国的咖啡市场将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就“保山小粒咖啡”没有发挥保山咖啡产业的最大优势、产业集群困难、咖啡企业小散弱、基础设施薄弱、污水处理能力不强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始终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保山小粒咖啡”托起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梦,飞越高山峡谷,“香”飘世界。

一、保山咖啡产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根据全省四个产区的区域差异化找到自己的定位、制定出中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普洱种植面积最大,出口最多,适宜商业咖啡的种植和交易;保山属于干热河谷、适合精品咖啡的种植,德宏有成熟的速溶生产线,适宜深加工的中低产品。

目前全市咖啡种植面积12.9万亩,2022年上半年产量1.75万吨,农业产值4.1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24亿元、批发零售环节增加值1.0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1.38亿元。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制发了《关于全面提升农特产品加工业的意见》、《保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保山市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咖啡发展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把咖啡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成立了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全面推进保山咖啡产业向精品咖啡转型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农绿〔2022〕8号,咖六条)系列文件及《咖啡发展意见》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保山潞江坝作为全球精品咖啡带和“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隆阳区“一县一业”特色县为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抓好“十个一”发展措施,即: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加工园、一个交易市场,打造一个文化园、一个人才基地,培育一个品牌,建立一个标准体系、一个研究院,举办一系列论坛赛事,讲好一个咖啡故事,推动咖啡企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保山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实现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根据市场、基地海拔改良适合的种植品种、技术以及规模。整合省农科院保山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出适合本土种植的高价值精品咖啡豆,面向咖啡企业、咖农推广培训、根据市场扩大精品咖啡的种植规模。

保山1952年开始引种种植,主要品种为铁毕卡和波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S288等一系列抗病品种,上世纪末通过试验,卡蒂姆在保山表现形式良好、经济效益高,开始大面积推广卡蒂姆,目前全市依旧以卡蒂姆种植为主,占95%以上。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保山市联合省农科院热经所、市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始选育推广种植瑰夏、波邦、铁毕卡、卡杜拉、S288等优良咖啡品种,并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保山小粒咖啡》、《咖啡果皮》等7项标准,助推“保山小粒咖啡”地标产品保护和咖啡果皮综合利用,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被认定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排名第三。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潞江坝作为全球精品咖啡带和“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的优势,把“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划定的24个乡镇320个村作为基准,引种种植国内外优质品种,选育推广本地优势品种,改造提升现有低产低效咖啡基地,抓好咖啡基因组测序工作,做好1958年获奖豆、1993年获奖豆咖啡树的恢复保护工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全面推行GAP、HACCP管理,对现有低产咖啡园进行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安全防控技术、质量安全管控及保山小粒咖啡检测体系,做好重点病虫害生态防控。在现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保山小粒咖啡品种、种植、加工、仓储、烘焙、杯测+庄园的“6+1”系列标准,划分保山小粒咖啡核心产区和产地产区,完善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系列标准体系。到2025年,全市获得绿色、有机认证及UTZ认证的咖啡基地达50%,建设一个国家级咖啡种植资源圃、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区、一批种质资源示范区。

三、就滇西旅游大环线、加强咖啡种植基地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咖啡一二三产融合。做好一、二、三产发展规划,综合云南旅游资源,打造最有体验感的咖啡旅游胜地,利用旅游带动咖啡,咖啡促进旅游,才能最快走出依靠出口廉价咖啡原料的局面。

积极探索庄园经济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咖啡庄园17家。积极探索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细分市场需求,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新业态,大力推广“咖啡树有偿认养”模式,逐步形成咖啡+研学、咖啡+旅游、咖啡+康养等多元发展模式,不断延伸咖啡产业链。2021年,隆阳区新寨村通过新业态探索,实现线上交易额1000余万元,占咖啡总销售额的10%;累计认养咖啡树2000多棵,农户直接收入达112万元,认养前咖啡生豆价格约35元/公斤,认养后价格达220元/公斤左右。

根据年初调研,结合石玉刚副书记到保山调研和王显刚副省长到保山召开咖啡产业现场会提出的要求及《咖啡发展意见》,我市将借“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设计 2—3 条咖啡文旅路线,结合乡村振兴,实现旅游资源与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大力发展“咖啡+”模式。推动咖啡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活动,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或平台,大力宣传推介“保山小粒咖啡”。与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将咖啡服务与数字化消费体验相融合,搭建线上咖啡产业文化发展平台。加速开辟以国内重点城市和年轻消费人群为重点的咖啡蓝海领域,加大保山小粒咖啡特色、康养、产品类型多方面的宣传,做好咖啡知识普及、咖啡消费引导。创新宣传形式,鼓励本地网红、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建立合作模式,提升线上销售比例。支持企业、单位带着保山小粒咖啡走出去,开展“保山小粒咖啡百千万”产销对接活动,提高保山小粒咖啡对外认知度,讲好保山小粒咖啡故事。到2025年,通过“保山小粒咖啡”走进百个城市、迈入百所高校、开展百场活动,进一步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保山小粒咖啡创立品牌、走出国门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设咖啡初加工产业园、统一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污水处理的问题,很多企业停工停产,造成农户小打小闹,原材料的一致性较差,制约着咖啡品质的发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将给咖啡初加工标准化带来质的飞跃。

保山现有咖啡初加工企业29家,因咖啡生产污水排放问题,水洗豆加工厂已全部停工。为统一解决咖啡加工污水处理问题,保障咖啡生豆质量,按照《咖啡发展意见》规划,我市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夯实初加工。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或新建一批鲜果处理加工中心,引导企业采取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不同处理方式生产。布局一批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完善鲜果色选分级、微水脱胶、低温热风干燥绿色生产线和加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设施示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豆的品质。目前,隆阳区计划在潞江沿线投入建设标准化鲜果采后集中处理中心示范点2个,集中有效处理鲜果,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通过招商引资,与瑞幸咖啡达成意向性协议,计划在潞江镇建立年处理鲜果5000吨的鲜果处理示范中心1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谋划项目通过多方资源,在怒江流域(保山段)沿岸,建立多个咖啡初加工厂,集中处理鲜果,保障咖啡品质。

五、建设咖啡精深加工产业园,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精深加工水平。咖啡加工企业散、小、弱,建设精深加工产业园,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可大幅提升精深加工标准化水平。

我市在保山工贸园区内建设了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建设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其中加工园区目前已入驻包括省农垦集团在内的企业11家,开工建设6家,预计年底全部投入生产;电商直播中心已试运营,咖啡博物馆、培训学校、超市已全部开工建设;商业街入驻企业8家,投入运营5家,年内全部实现运营。下一步,我市将加强新型绿色环保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加大对咖啡加工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做强精加工。培育、支持企业新建或改造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做好焙炒咖啡、超细研磨咖啡、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充氮咖啡等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提升精深加工创新转化能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入驻保山工贸园区咖啡文化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内强外引,扶持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本土咖啡企业,精准筛选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行业领军的咖啡龙头企业落户保山,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产业联盟。鼓励企业成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联盟,实现保山小粒咖啡规模加工。全市精深加工比例提高至30%,培育规模以上咖啡企业10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个,上缴税收2000万元以上。

最后,感谢市工商联代表对保山农业发展及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周南南 13577572293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