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保山市四届六次会议第0153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的提案(0153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0年末,全市现行标准下94017户39216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辖区内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保山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下步工作中将按照“四不摘”的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完善领导机构和联合办公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市、县、乡层层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组织领导机构和指挥体系。构建责任清晰、统一高效、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系统推进。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规划,形成了《保山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总投资592.8685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投资41.5602亿元,涉农整合资金投资233.2036亿元,行业部门专项资金投资217.4774亿元,县级自筹资金投资53.8562亿元,其他资金投资46.7711亿元,下步将按照新的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三)强化考核考评。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准备,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优化考核程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追责问责的重要参考。
二、多措并举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做到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力量不减,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一月一监测、一月一审核、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依托云南省救助平台,常态化开展摸底排查和调查核实,精准识别纳入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两类人员”。已于4月、6月组织开展2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大排查,对存在风险逐户分析研判,及时制定帮扶措施,督促整改落实,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主体责任,全面抓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2021年1-5月新增识别“两类人员”100户36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人口55户203人,边缘易致贫人口45户166人;1-5月消除风险340户126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人口166户628人,边缘易致贫人口174户641人。
(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持续落实各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全市16675户72961人建档立卡搬迁人口稳定增收。一是聚焦产业发展促增收。全市2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成养殖小区92个,辐射带动建档立卡搬迁户7045户通过养殖增加收入;1190户建档立卡搬迁户实现土地流转;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均不同形式的加入合作社或新型经营主体,8942户实现分红。二是聚焦稳岗就业促增收。采取定向投放岗位、组织外出务工、就近就地就业等措施,支持搬迁群众就业。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43242人,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42699人次,实现就业38585人,户均就业2.35人。
三、拓宽产业就业渠道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一)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围绕保山市滇西高原特色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有效衔接保山市“十四五”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在“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中,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规范提升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实现有条件、有能力的脱贫户、边缘户全覆盖,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2020年腾冲市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中药材产业,创建成为“一县一业”示范县;隆阳区创建成为咖啡产业特色县,昌宁县创建成为绿色茶产业特色县。支持引导贫困村明确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2021年,将继续推进施甸水稻种业、隆阳咖啡、昌宁红茶、龙陵石斛“一县一业”创建工作,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30个以上,建设产业强镇5个以上。
(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围绕“稳存量、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要求,将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和脱贫人口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工作重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落实。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完善人社部门牵头,农业、扶贫、商务、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16.71万人,占省级下达任务15.13万人的110.44%,其中:省外转移就业4.39万人,占省级下达任务4.35万人的100.92%;“两类人员”转移就业13416人。
四、谋划实施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创建20个以上示范乡镇、3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000以上个美丽村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点”上重点突破、“线”上整体提升、“面”上逐步推进为路径,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建成“产业美、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内韵美、生活美”的富有保山特色新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2021年7月14日
(联系人及电话:段从寿 0875-2122692,1398753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