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4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关于答复市政协
第27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市文化和旅游局:
根据保山市政协提案答复工作要求,市政协第27号提案《关于推动疫情时代保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由贵局主办,我局协办,现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将有关协办答复意见建议函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东西部消费协作让保山变“宝山”。2021年来,争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产品孵化、品牌建设、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在闵行区开设了首家“一座保山”旗舰店,部分产品入驻上海云品中心,与闵行区建立了保山小粒咖啡直供机制,参加上海及闵行区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与上海闵勤、闵援公司、上海申工社、斯忆文化公司等平台达成合作,系列措施的推动,让保山的农产品在上海有人知、有人买、卖得好。2021年,保山农产品在上海的销售额达1.27亿元,隆阳小粒咖啡、龙陵石斛、昌宁红茶等23个产品入选2021年上海市消费帮扶“百县百品”推荐名录。
(二)文旅融合探索取得新进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将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美丽村庄等深度融合,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效益。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依托万亩茶资源,建成集茶叶采摘、制作、学习、观赏、销售为一体的休闲体验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耈街乡借力乡村“短途游”大势,深挖文化资源,重建水磨坊,留住乡愁、留住底蕴,耈街乡苗族服饰刺绣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焕发新的生命力,从文化转为商品,极大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益。
(三)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打造隆阳区汉庄镇青岗坝村、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农旅观光示范点、昌宁县漭水镇漭水社区等1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目前,11个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均已启动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四)“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全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资源特点、产业基础等因素,规划建设32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63个精品示范村、1742个美丽村庄。美丽村庄以自然村(组)为单元,按照美丽乡村评定标准创建。精品示范村以行政村为单元,建设集产业基地、美丽村庄、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突出建设集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打造集聚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功能和要素的乡村振兴示范园。高标准创建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鼓励建设县(市、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做到每个县有3个以上示范乡镇、每个乡镇有2个以上精品示范村、每个行政村有1个以上美丽村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东西部协作交流。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立足保山实际,主动作为,持续抓好与上海市、闵行区的对接交流,进一步推进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保山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通过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让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做好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帮扶工程。围绕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求,制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消费采购机制,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文化和特色产品,助力受帮扶地区产品销售。
特此函告,若有未尽事宜,请与市乡村振兴局产业金融扶贫科联系。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8月2日
(联系人及电话:段从寿 1398753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