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6-8-06_B/2017-0315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17-02-13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林业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以生态保山、森林保山建设为目标,实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大工程,抓好林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全市2016年林业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抓好林业生态建设。一是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2016年,全市完成营造林投资9100万元,营造林面积50.31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其中人工造林13.11万亩;封山育林4.3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低效林改造12万亩;核桃提质增效3.5万亩;木材战略储备现有林改培0.4万亩。此外,我市计划将25度以上42.1万亩的坡耕地全部退耕。二是超额完成绿化荒山行动任务。完成绿化荒山行动125.29万亩,为年度121.54万亩的103%,其中新造林10.97万亩,补植补造0.6万亩,封山育林113.72万亩。三是切实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2014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面积检查率100%;四是加强种苗管理。全市林木种子生产基地34个,总面积2820公顷。全市准备种子107吨,育苗1940亩,计划育苗量8600万株,重点项目造林良种使用率90%以上。五是抓好公益林管理和天然林商品性停伐工作。2016年度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67.29万亩,获国家和省补偿资金5170万元,在省级考核中连续5年排第一名。全市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管护面积728万亩,2016年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9960万元。

(二)全力抓好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一是林业经济势头较好。2016年,全市完成林业产值103.05亿元,同比增长27.3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71.22亿元、21.99亿元、9.84亿元,分别增长21.16%、36.07%、64.19%;林业增加值41.96亿元,比2015年的33.49亿元增长25.28%。石斛产量3585吨、产值3.08亿元,同比下降27.66%;核桃面积455万亩、产量9.98万吨,产值26.87亿元,同比增长18.97%,油茶86万亩、澳洲坚果30万亩。全市完成木材生产97.35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7.6%。二是超额完成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任务。架设太阳能热水器10080套,占任务数的105%;节柴改灶9862户,占任务数的109.6%。三是抓好林木权证工作,累计完成核发外业勘查5298户、6769宗,面积7.72万亩,颁发林木权证面积1.81万亩,利用林木权证贷款金额414万元。四是委托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保山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五是举办林业电子商务培训班,2016年全市有41家林业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社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电商交易额达13301.94万元。六是抓好林业贷款贴息工作。2016年我市共争取贴息资金981万元,撬动贷款19619.9万元。七争取到国家、省对我市林业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完成林业投资5.836亿元,同比增长51.16%。八是举办核桃、红花油茶、糯橄榄等实用技术培训141期8900人次,手册12000册,创建样板林4800亩。七是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全市林业系统在册人数2399人,同比减少1.88%,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96人,同比增长14.55%,占总人数的41.52%,在科技兴林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三)全力抓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工作。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全力推进权责清单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277件。二是严厉打击涉林犯罪活动。开展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守护神”1号、2号、滇绿、林区禁毒等多项专项行动,查处案件1276起;处罚违法人员1287人;收缴野生动物342头(只)、野生动物制品75件;收缴猎枪74支,收缴木材535.8立方米,没收木炭170余吨,没收野生植物445株,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三是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发放林木采伐证21005份,发证蓄积量48.75万立方米,占年森林采伐限额255.31万立方米的19.08%。四是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全市上报国家和省林地报件161件,上报面积1277公顷,已经批准117件804公顷。上报易地扶贫项目占用林地65件,已批54件,批准面积304公顷,免收森林植被恢复费3416万元。五是加大林政案件查处力度。全市(不含森林公安查处)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43起,行政处罚549人次,罚款256万元,补种林木6.8万株。六是森林防火工作再创佳绩。全市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1起,森林受害面积0.97公顷,当日扑灭率100%;火案查处率100%;无卫星热点,在2016年度省政府森林防火工作考核中保山市获优秀等次。七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明显。2016年,全市林业有生物监测覆盖率为135.28%、测报准确率98.08%、成灾率为0.17‰、无公害防治率为96.57%、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均在省下达控制指标范围内。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全面加强。开展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利用调查、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冬季水鸟调查工作,完成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腾冲市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对各乡镇已挂牌保护的5.43万株古树名木定期检查和保护,龙陵县对233棵古树名木进行了立牌竖碑挂牌保护。

(四)全力抓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抓好专项行动。按照省政府和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市政府召开了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下发了行动方案,专项行动期间全市暂停办理经营性采石、采砂、取土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行动以来开展联合执法12837人次,清理侵占林地项目及砂石场515个,各类场所1015处,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6万元。二是全力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腾冲市属省级改革试点,隆阳区为市级改革试点县。5月27日召开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成立了杨军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腾冲市、隆阳区于12月20日-23日通过省级验收,其它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3个非试点县改革方案,已于12月27日通过了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查。三是全力抓好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申报。2月29日,市委决定申报青华海国家湿地会园,市委赵德光书记任组长,在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省湿地办的帮助下,5月初形成了《总规》初稿并先后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林业局初审,11月6日,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领导和国家大评委进行了实地调研。12月21日,在国家湿地大评审会上,青华海湿地顺利通过评审,12月20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批准同意青华海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四是全力抓好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是保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10项重点工作之一。一是完成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概念性规划初稿,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百花岭标本展示馆、徐霞客生态旅游线路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二是《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6年1月通过省级评审,概算投资5918万元;三是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辖区被评选为第二批“中国森林氧吧”;四是协助保山市永昌旅游投资公司开展规划设计、门禁系统选址、索道项目申报、景区管理等工作;五是聘请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院完成了索道建设初步技术方案,聘请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测绘工作,协调怒江州、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同意将索道建设纳入高黎贡山三期规划(2017--2027年),邀请有关专家对索道建设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相关政策进行指导。

(五)全力抓好作风建设和林业生态扶贫工作。一是坚持风险防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工作,对五县(市、区)陡坡地生态治理、林农专业合作社、农村能源、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进行稽查。二是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扶贫工作。制定了《保山市生态保护补偿扶贫实施意见》,明确了“通过生态扶贫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000元”的目标任务,2016年全市实施林业产业和生态扶贫任务27.70万亩,落实项目补助资金9432.68万元。全市贫困村中公益林纳入补偿面积60.39万亩、森林管护人员3260人、退耕还林6.89万亩、陡坡地治理1.18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7.18万亩、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400人。三是做好挂钩扶贫村帮扶工作。2016年,市林业局扶贫挂钩帮扶对象为施甸县酒房乡梅子箐村,全村有贫困户190户、贫困人口745人,成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投资7万元改善村活动场所,爱心企业捐赠5万元医疗设备,村内道路硬化8.5公里,投资10余万元在村小学建立“儿童之家”、“爱心衣屋”,投资148万元建设400亩软籽石榴基地,以“市林业局职工捐款、群众自筹和市林业局”兜底的方式、投资6万元建设石榴、坚果、梅子200亩,继续对2015年种植的500亩糯橄榄和500亩澳洲坚果示范基地进行抚育管理。高黎贡山保山管理局为挂钩村腾冲市界头镇中牌村协调各类资金192万元,筹资3万余元,解决了林产业发展不足、医疗条件落后、村级党建困难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主要做法。一是深化林业改革。开展了林权配套改革、经济林(木)果核权发证、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推进林业电子商务建设,加大金融服务林业力度,全面激活了林业发展潜力;二是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精心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深入推进绿化荒山行动,通过建样板、出精品,全面提升了生态建设的质量;三是切实推进林产业提质增效。结合低效林改造,扎实抓好以核桃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招商引资和科研技术攻关,壮大了以石斛为重点的林下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四是创新发展思路。今年我局承担的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和高黎贡山索道审批前期工作均属全新课题,通过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工作方向,目前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已通过国家评审,高黎贡山索道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林业投资不足。全市现有核桃面积455万亩、油茶86万亩、澳洲坚果30万亩,由于缺少抚育管护资金,严重制约了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全市生态建设任务重,但资金筹措困难。二是林业产业化层次低,带动能力弱。我市木本油料和以石斛为重点的林下产业基地面积已有一定规模,但精深加工企业少,对产业带动能力弱,林业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三是有关行政审批事项难度大。国家林业局对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索道管控较为严格,索道建设项目审批难度大。四是生态治理难度大。我市尚有不少石漠化及干热河谷等造林困难区域,立地条件差,植被恢复难。五是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各种项目建设对林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但同时使用占用林地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两者之间矛盾突出。六是森林防火形势仍然严峻。火源管理难度大,境外火入侵面临长期威胁。

三、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局将认真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讲话精神,全力抓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全市计划完成营造林44万亩以上,其中人工造林10万亩(退耕还林1.5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0.8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低效林改造5万亩,木本油料提质增效7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新建太阳能热水器2000户,节柴炉灶3000个;开展林业技术培训50期3000人次;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项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内,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产业发展,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

(一)切实抓好营造林工作。一是加强造林质量管理。二是规范实施低效林改造任务。三是组织实施好2.3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四要抓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五是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执法工作。六是计划在东山森林公园规划区内实施1.45万亩生态恢复工程和0.8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恢复工程。

(二)全面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林地管理、林木采伐管理。二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林业相对集中执法工作。三是继续做好467.29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400人以上;四是全面启动实施728万亩非天保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做好区划落界并将天然林保护范围落实到山头地块。

(三)全面抓实森林防火工作。一是预防为主,全力抓好高黎贡山、善洲林场、边境一线、城市面山和重点公益林区等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工作。二是切实抓好春节、清明节、五一节和高火险期的森林防火工作,确保节日平安。三是突出依法治火和问责执纪,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宣传培训到位、确保火源管控到位、应急保障到位、确保应急处置到位。

(四)突出抓好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一是抓好木本油料产业的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珍贵用材林,积极发展林下产业。二是抓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加大林业贴息贷款力度。三是继续推进深化林业改革工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工作。

(五)抓好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一是完成三期总体规划(十年规划)修编;二是积极做好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相关环评、可行性研究工作,配合市旅投公司启动百花岭门禁系统和游客中心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实施;四完成高黎贡山索道建设项目申报支撑文件、建设方案等报件资料。五是配合云南康藤旅游发展公司完成高黎贡山小地方帐篷营地建设并投入运营。

(六)统筹抓好其它林业工作。一是抓好云南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试点建设;二是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抓好林业宣传及信息工作。四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公益林管理、林业科技推广等各项工作。五是抓好督查、统计、平安林区建设、内部管理、作风建设等工作,努力营造保山林业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保山市林业局

2017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