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6-8-/2019-0627008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9-06-27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2018年省级能力建设项目绩效平价报告

2018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18年北海湿地建设和保护经费)

一、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8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保财农〔2018〕29号)下达北海湿地建设和保护经费项目资金60万元。我局及时编制了《腾冲北海湿地建设和保护经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内容共三项:一是管护及巡护北海湿地保护区、维护管护设施;二是开展社区共建及科教宣普工作;三是维持管护机构正常运转。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9〕107号)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以局长谷萍为组长,综合科科长杨新雄为副组长,北海管护站站长张蔚,综合科财务李黎,资源管理科韦子荣为成员的项目绩效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科,由综合科具体负责项目绩效评价的日常业务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护局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坚决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局项目绩效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监督、指导和检查,及时提交项目实施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绩效评价认真负责,评价结果客观实际。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腾冲北海湿地建设和保护经费项目资金60万元,项目资金于2018年6月份到位,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9.6万。其中:管护及巡护北海湿地保护区、维护管护设施14.5万;二是开展社区共建及科教宣普工作11.99万;三是维持管护机构正常运转23.11万(局机关办公地点租赁费、公务接待费、差旅费等)。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认真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专款专用”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对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全面落实“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的管理程序,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杠杆对工程项目的调控作用。资金运行采用全程监控的管理手段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资金使用过程中认真接受纪委、监察、财政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及时向财政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实施方案,租赁腾越镇国土所房屋作为局机关办公地点,改善了管护机构的办公条件,保障管护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加强北海湿地保护区的宣传和巡护管护,提升大众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认识。通过社区共建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来,有效增强了湿地的保护力度。截至目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 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数量指标:巡护管护北海情况报告4个;社区共建培训4次;社区共建培训100人次;湿地宣传5次。

质量指标:培训合格率90%,巡护完成率100%

成本指标:巡护管护成本14.5万;社区共建成本11.99万,管护机构能力建设23.11万。

时效指标:本年度完成(2018年)。

2.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经济效益指标:保障保护区资源安全有效。加大对保护区的监管力度,管护员平均每月巡护不低于25天,管理人员根据工作情况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稽查巡护,对破坏、干扰保护区林地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项目的实施让保护区未发生森林火灾,维护了保护区的生态安全。保护区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保障率100%。

社会效益指标:提高保护认知率5万人次。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固定展板、流动展板,安装宣传教育警示碑牌、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发放湿地宣传折页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到保护区周边5个社区开展 “自然保护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加强保护区法律、法规和湿地及水禽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受教育人数达5万多人次。项目的实施让北海湿地的保护认知率达到5万人次,认知率100%。

生态效益指标:保护区功能不断显现和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原始湿地生态植被逐步得到修复,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得到连接,北海湿地边缘旱化草甸与湖岸剥离,“浮毯”成为“浮岛”,湖泊的陆地化进程减缓。鱼虾数量增多,鸟类生境、栖息地得到改善,北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满意度指标完成100%。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管护机构的办公条件,提高了保护区职工工作积极性,为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北海湿地建设和保护经费各项指标基本完成,但是资金使用率较低。原因是:一是管护局刚刚成立,经验不足,资金配比和使用上没有准确把握好;二是管护局人员尚未配齐,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五、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改善了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办公条件,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管护好保护区资源提供了保障,保护区能力建设水平和保护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项目绩效自评为:优。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绩效评价结果是反映财政投入的去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项目实施单位的受益程度、投入的必要性等,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从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来看,建议上级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

一是严格实行资金拨付预算制。严格预算管理,确立了“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规划走”的拨付原则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办事原则,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二是领导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精心组织,逐步推开。北海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内容较多,社区共管、科普教育、日常巡护、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我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逐步推开,实现编制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积极开展绩效跟踪监控,及时纠偏,确保绩效目标实现。

三是财政部门适时对绩效自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确保了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绩效目标值设置不够严谨、考核标准说明含糊不清,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

二是部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主动性、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

(三)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业务培训。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的事,其涉及到全局资金使用的各个科室站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邀请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理论、政策制度及绩效目标编制等各方面的培训,提高各业务科室相关人员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能力。

二是根据资金用途和工作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具有代表性、可衡量性,明确考核标准,对于实际工作中不确定性较大、难以量化的指标予以弃用,对绩效指标反复论证,高度强化指标与项目关联性。

三是强化痕迹管理。收集、保管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做好资料归纳整理工作,定期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项目的开展及绩效评价做好数据支撑。

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