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⒈主要职能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是一级预算核算的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根据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保山市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设置的通知》(保市机编〔2016〕20号)文件精神,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加挂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为保山市林业局下属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护局、管护分局、管护站三级垂直”的管理体制,负责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⑵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
⑶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意管理自然保护区;
⑷指导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管理,指导自然保护区界标的设置和管理,协调自然保护区的林政、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管理;
⑸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⑹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
⑺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⑻开展自然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共管;
⑼依法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国内、外交流合作;
⑽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⒉机构情况
管护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资源管理科、科技科、社区工作科、生态旅游管理科、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7个正科级机构,下设2个正科级派出机构(隆阳分局、腾冲分局),隆阳分局下设5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芒宽管护站、百花岭管护站、赛格管护站、坝湾管护站、赧亢管护站),腾冲分局下设6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自治管护站、大塘管护站、界头管护站、曲石管护站、大蒿坪管护站、整顶管护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定事业编制总数121名,其中:保山管护局局机关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1名,现实有18人。隆阳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腾冲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
⒊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保山管护局核定编制21人。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年初在职职工18人,退休职工5人;年末在职职工17人,退休职工5人。2018年3月调出市监察委1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2018年部门绩效目标紧紧围绕职责履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等几个方面设定支出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事前控制每个项目支出结构、支出方向等,真正才发挥预算“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基本支出可以足额保障。人员、公用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预算测算方法,确保保护区能够正常运转。
项目支出保障重点。能够确保重点支出安排,保障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等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设定当年重点发展项目,并给予资金的保障与支持。
在项目预算细化中控制到末级经济科目,没有“三公经费”预算的项目不能列支三公经费。我局从预算源头,实行预算末级经济科目及“三公经费”统一支出管理双控模式,切实做到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按规定的格式及时在市政府网站上公开经批准的预算报告、报表,并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度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部门年初预算总收入600.89万元,决算总收入1405.5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31.69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59.86万元。
总支出934.41万元,包括:按支出性质分,基本支出318.69万元,项目支出615.72万元,按支出经济分类分,工资福利支出282.9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232.9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0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60.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58.48万元,年末项目结余471.14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实行制度管人、管事。实行依法理财,规范理财,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财务管理制度》对经费开支标准、审批程序、开支范围、结算方式、票据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局各项支出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先审批、后开支,谁开支、谁负责,谁分管、谁把关”的原则。根据年初部门预算的批复,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本着专款专用、高效合理的原则安排使用好专项经费,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等工作。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对项目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绩效表现等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为目标,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绩效指标完成 情况分析 | 情况说明 | ||||
1.项目绩效指标完成分析 | 指标 类型 | 上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申报项目确定的预期绩效指标 | 执行完毕 绩效指标 | 完成率 | 完成 质量 | |
产出 指标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数量 指标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依法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完成国家公园基础地理信息(高程、交通、居民点、基础设施等)及完成现状图、植被图、物种分布图、人为活动图、保护设施图等40个图层,制作20册成果文本及电子档。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 依法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完成国家公园基础地理信息(高程、交通、居民点、基础设施等)及完成现状图、植被图、物种分布图、人为活动图、保护设施图等40个图层,制作20册成果文本及电子档;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 100% | 优秀 | 无 | |
效益 指标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社会效益指标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上升。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 高黎贡山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管护工作规范,前景好。自然保护区通过多种形式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由86.3%上升到93.7%。在高黎贡山保护区与小黑山保护区的连接地带,成功地建立了生物走廊带,完全改变了该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状况,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增长,野生动物的野外遇见率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形成了野生动物通道。自然保护区高海拔地段特有的小熊猫沿着生物走廊带迁移到小黑山省级保护区活动和定居,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低海拔地区特有的蜂猴也沿着生物走廊带来到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活。连接两个保护区的生物走廊带,被中外专家高度评价为云南省乃至中国生物走廊带建设较为成功的典范。 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发源于保护区的大小河流其水源充沛,四季长清。一方面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另一方面也从源头上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 100% | 优秀 | ||
满意度指标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 95% | 良好 | ||
2.项目成本性分析 | 项目是否有节支增效的改进措施 | 有。项目的增收节支增效措施改进,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节约成本。 | |||||
项目是否有规范的内控机制 | 有。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有内部控制机制,对项目经费的保障落实和成本节约、效率提高有较强的法规约束力,保障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 | ||||||
项目是否达到标准的质量管理水平 | 达到。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开展了项目调查、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等大量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 ||||||
3.项目效率性分析 | 完成的及时性 | 严格按照年初计划及时推进,严格按照市财政局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要求执行预算。 | |||||
验收的有效性 | 项目验收的过程就是各项目科室总结和对项目推进的过程,项目具体的验收结果反映在各科室总结和部门总结报告中,也在本次绩效评价的评价过程中得到印证。 | ||||||
4.部门绩效目标实现 | 项目绩效是否促进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 | 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着力抓好落实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基层管理站点修缮、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公园管理及宣传教育、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确保保护区机构正常运转。 | |||||
项目绩效与规划和宏观政策的适应性 | 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工作目标任务相符。 | ||||||
项目绩效体现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计划情况 | 项目绩效充分体现了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工作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年初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9〕107号)和《保山市市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暂行办法的通知》(保财预〔2017〕16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绩效自评工作组,明确任务分工。确定绩效自评项目后,各科室负责提供绩效自评涉及的各科室实施的项目相关资料,确保项目绩效自评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批复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部门职责以及项目特点设计自评指标,确定了自评指标体系,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圆满完成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18年,我局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度自评综合得分为95分,评价等级为“优”。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 投入情况分析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不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在确保工资性支出和机构运转的基本需要,尽量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安排好重点工作。
按照绩效目标设定,2018年项目总投入206万元,用于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专项规划编制项目经费140万元;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护项目经费60万元;高黎贡山标本展示布展项目补助经费6万元。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年度内拨付资金为206万元,实际到位率100%。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已完成规划报告征求意见和征求意见修改稿,支付项目资金84万元,剩余项目资金56万元,待保护专项规划报告通过国内外专家审查评审,规划单位按合同规定提交全部编制成果资料后支付。自然保护区管护项目和高黎贡山标本展示布展项目已完成项目实施内容。
(二) 过程情况分析
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办理。资金使用合规,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三) 产出情况分析
⑴扎实做好资源保护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加大火灾管控力度。防火期共发放防火宣传单20000多份,刷新永久和半永久性宣传牌140块,开展防火野外巡护达9230多人次,2018年取得了保护区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二是加大巡护力度,依法开展资源管护工作。2018年,保护区开展日常资源巡护管理共40113人次,开展武装联合巡护7次,开展巡护督查工作1次。三是国家七部门长江经济带1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获得优秀。国家环保、国土、水利、林业、中科院等七部门评估专家组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2017年的保护管理工作从管理基础、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成效和负面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了评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了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好成绩。四是建立跨境保护机制,加强中缅边境资源管护。五是做好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六是加强与省林业规划院的协调,做好保护区十年总体规划文本的编制修订。七是认真做好森林眼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推广应用项目、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八是组织开展公益林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基层管护站点维护修缮。九是完成自然保护区普法、行政执法改革等各项工作。
⑵扎实开展科研监测,加强物种保护。一是开展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组织保护区技术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完成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监测2017年度总结及2018年野生动物监测野外调查、目标树种(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保山茜)物候观察、动植物利用调查等工作,逐步摸清资源分布现状和消长变化趋势,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二是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巡护监测工作。组织百花岭、赛格、坝湾、赧亢、大塘、自治等分布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管理站有序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定群、定猿、定人巡护监测工作。三是完成高黎贡山极小种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调查与保护项目。开展高黎贡山极小种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项目,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制作宣传图册500册、标牌9块,编制《保山市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实施方案》和《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报告》两份报告。四是继续实施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人熊冲突调查与监测项目。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实施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人熊冲突调查与监测项目,按计划对布设黑熊红外监测陷阱10个及设置红外相机40台开展调查监测工作。五是完成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检查验收工作。“白眉长臂猿保护展示体系建设”“白眉长臂猿拯救设施设备建设”“白眉长臂猿野外救护及生境维护(白眉长臂猿监测与反偷猎巡护)”“白眉长臂猿栖息地恢复试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片区)白眉长臂猿极小种群本底调查及栖息地保护项目)”“杏黄兜兰回归及后续管理监测”等5个项目顺利通过市林业局组织检查验收。
③加大宣传教育,帮助社区发展。一是继续推进自然教育。二是积极参加“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系列纪念活动。参加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租用30平方米展位,拍摄60秒钟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宣传短片,收集整理展出资料,圆满完成宣传展出。三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大本营”。管护局协助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公司在腾冲再次成功举办了“高黎贡超级山径赛by UTMB®”。四是搞好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对外宣传。与市文化局合作完成了《中国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云南保山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展》移动展板制作;与昆明航空杂志社签订《昆明航空杂志》一年合约期,完成4期宣传文章刊登。五是认真完成挂钩扶贫工作。
(四) 效果情况分析
一是通过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资料,为高黎贡山的保护管理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二是加强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周边社区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提升森林防火应急和处置水平,确保资源安全;三是巩固武装巡护机制,通过武装巡护、专项巡护、综合巡护等形式,打击违法破坏行为,切实加强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保护,确保生态安全;四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自然体验、宣教展示等活动,引导社区自觉参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五是加强基层管理站点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对外宣传展示等综合服务功能。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和量化。虽然设立了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但目标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三是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四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积极与市财政局、林业局及相关各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率。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保山管护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主管部门帮助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四个意识”为统领,自觉服从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完成保护区职能职责。
一是有力推进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加强和改善了科研监测设施,有效开展保护区内物种、生态系统监测研究,促进保护区的科学管护。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高黎贡山对外宣传展示与交流合作的平台,科普宣教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逐步提高,对提升保护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了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队伍建设,整体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护林员野外巡护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四是引导社区参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积极探索以资源保护促社区发展方式,融合社区关系,构建良好的社区共管格局。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项目实施领导重视是前提,年初预算方案结合实际、有政策依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是基础,制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建立和完善与项目有关的政策是保障,过程监督、指导、检查和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施效果和达到预期目的关键。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