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⒈主要职能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是一级预算核算的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根据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保山市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设置的通知》(保市机编〔2016〕20号)文件精神,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加挂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为保山市林业局下属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护局、管护分局、管护站三级垂直”的管理体制,负责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⑴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⑵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保护利用规划并实施;
⑶制定保护区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管护局辖区范围内自然资源等工作;
⑷监督管理保护区开发利用;
⑸组织开展保护区对外宣传、科普教育、科研科考、环境监测、社区发展等有关项目实施;
⑹组织开展保护区与国内、外交流合作;
⑺在管辖范围内行使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权。
⒉机构情况
管护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资源管理科、科技科、社区工作科、生态旅游管理科、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7个正科级机构,下设2个正科级派出机构(隆阳分局、腾冲分局),隆阳分局下设5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芒宽管护站、百花岭管护站、赛格管护站、坝湾管护站、赧亢管护站),腾冲分局下设6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自治管护站、大塘管护站、界头管护站、曲石管护站、大蒿坪管护站、整顶管护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定事业编制总数122名,其中:保山管护局局机关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1名,保山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1名。隆阳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腾冲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
⒊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2019年总编制122人,其中:事业编制数122人,年初实有人员113人,2019年调出6人,调入1人,新召入职3人,退休1人,死亡1人;2019年末实有人员109人,其中:保山管护局16人,隆阳分局44人,腾冲分局49人。
2019年离休人员1人;退休51人,其中:保山管护局6人,隆阳分局22人,腾冲分局23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2019年部门绩效目标紧紧围绕职责履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等几个方面设定支出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事前控制每个项目支出结构、支出方向等,真正发挥预算“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基本支出可以足额保障。人员、公用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预算测算方法,确保保护区能够正常运转。
项目支出保障重点。能够确保重点支出安排,保障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等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设定当年重点发展项目,并给予资金的保障与支持。
在项目预算细化中控制到末级经济科目,没有“三公经费”预算的项目不能列支三公经费。我局从预算源头,实行预算末级经济科目及“三公经费”统一支出管理双控模式,切实做到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按规定的格式及时在市政府网站上公开经批准的预算报告、报表,并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9年度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部门年初预算总收入23,069,446.63元,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收入17,013,793.00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6,055,653.63元。决算总收入39,412,634.04元,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收入24,328,480.21元;其他收入决算数9,008,274.00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6,075,879.83元。
2019年年初部门预算支出23,069,446.63元,其中:基本支出13,003,793.00元,项目支出10,065,653.63元。2019年全年决算支出36,104,370.38元,按支出性质分其中:基本支出19,245,449.37元,项目支出16,858,921.01元;按支出经济分类分,工资福利支出16,504,540.51元,商品服务支出14,149,335.37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64,742.50元,基本建设支出3,820,000.0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765,752.00元,年末项目结余39,412,634.04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实行制度管人、管事。实行依法理财,规范理财,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按相关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包括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市财政局;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控制各支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开支,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目标考核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对项目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绩效表现等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为目标,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绩效指标完成 | 情况说明 | ||||
1.项目绩效指标完成分析 | 指标 | 上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申报项目确定的预期绩效指标 | 执行完毕 | 完成率 | 完成 | |
产出 指标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
| |
数量 指标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依法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建成“森林眼”视频监控前端2个及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影像资料的实时传输,覆盖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及周边集体林7万多亩,按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 完成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建成“森林眼”视频监控前端2个及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影像资料的实时传输,覆盖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及周边集体林7万多亩,按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 100% | 优秀 | 无 | |
效益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
| |
社会效益指标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上升。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 高黎贡山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管护工作规范。自然保护区通过多种形式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由86.3%上升到93.7%。在高黎贡山保护区与小黑山保护区的连接地带,成功地建立了生物走廊带,完全改变了该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状况,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增长,野生动物的野外遇见率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形成了野生动物通道。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发源于保护区的大小河流其水源充沛,四季长清。一方面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另一方面也从源头上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 100% | 优秀 |
| |
满意度指标 | 上年完成指标 | 计划指标 | 完成指标 |
|
|
|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上年末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 95% | 良好 |
|
2.项目成本性分析 | 项目是否有节支增效的改进措施 | 有。项目的增收节支增效措施改进,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节约成本。 | |||||
项目是否有规范的内控机制 | 有。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有内部控制机制,对项目经费的保障落实和成本节约、效率提高有较强的法规约束力,保障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 | ||||||
项目是否达到标准的质量管理水平 | 达到。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开展了项目调查、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等大量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 ||||||
3.项目效率性分析 | 完成的及时性 | 严格按照年初计划及时推进,严格按照市财政局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要求执行预算。 | |||||
验收的有效性 | 项目验收的过程就是各项目科室总结和对项目推进的过程,项目具体的验收结果反映在各科室总结和部门总结报告中,也在本次绩效评价的评价过程中得到印证。 | ||||||
4.部门绩效目标实现 | 项目绩效是否促进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 | 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着力抓好落实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基层管理站点修缮、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公园管理及宣传教育、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确保保护区机构正常运转。 | |||||
项目绩效与规划和宏观政策的适应性 | 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工作目标任务相符。 | ||||||
项目绩效体现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计划情况 | 项目绩效充分体现了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工作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年初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0〕95号)和《保山市市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暂行办法的通知》(保财预〔2017〕16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绩效自评工作组,明确任务分工。确定绩效自评项目后,各科室负责提供绩效自评涉及的各科室实施的项目相关资料,确保项目绩效自评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批复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部门职责以及项目特点设计自评指标,确定了自评指标体系,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圆满完成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19年,我局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度自评综合得分为95分,评价等级为“优”。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 投入情况分析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不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在确保工资性支出和机构运转的基本需要,尽量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安排好重点工作。
按照绩效目标设定,2019年项目总投入1,971,947.04元,用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护项目经费1,482,897.04元;“森林眼”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推广应用项目经费54,250.00元;平安林区建设补助资金项目5,000.00元;中缅边境跨境保护项目100,000.00元;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项目329,800.00元。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年度内拨付资金为1,971,947.04元,实际到位率100%。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自然保护区管护项目、“森林眼”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推广应用项目、平安林区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中缅边境跨境保护项目、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等已完成项目实施内容。
(二) 过程情况分析
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办理。资金使用合规,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三) 产出情况分析
⒈2019年,保护区开展日常资源巡护管理共21029人次,开展武装联合巡护4次。共发生林政案件49起,涉案人员59人,交由森林公安进行了办理9起,涉案人员14人,宣传、教育涉事违法案件40起,涉及人员45人。
⒉抓实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防火意识,发放宣传单3万多份,刷新永久和半永久性宣传牌327块。三是加强巡护管理,从严管控火源。实行100%实名登记检查,面对面开展宣传,共登记入山人员87568人。四是积极做好周边社区、中缅边境森林火情防控。
⒊积极开展跨边境巡护工作。2019年腾冲分局对辖区进行日常巡护21206人次;联合边防部队、森林公安、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部队、乡镇驻地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组织展武装巡护7次,出动车辆28车次,650人次全程260公里,对重点区域开展了巡护巡查;组织深度巡护18次,出动人员1000人次,大约行程1600余公里,横向纵向到保护区的各个山头地块;开展资源监测巡护18次,出动人员600余人次,车辆36余次,全面监测辖区资源状况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适时开展“‘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4.认真开展科研监测工作。一是持续开展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二是组织百花岭、赛格、坝湾、赧亢、大塘、自治等有猿管护站,有序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定群定猿定人巡护监测。三是加强监测项目合作,与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山保护、香港嘉道理保育部、中国林科院等合作,开展高黎贡山极小种群白眉长臂猿保护、腾冲境内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分布调查、人熊冲突调查与监测、百花岭板场共管基地、高黎贡山蛾类多样性初步调查等项目。四是完成“白眉长臂猿保护展示体系建设”“白眉长臂猿拯救设施设备建设”“白眉长臂猿野外救护及生境维护”“白眉长臂猿栖息地恢复试点”“杏黄兜兰回归及后续管理监测”等5个项目监测项目检查验收。
5.积极做好自然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无痕山林理念与实践培训”“走进宝盖山”“坝湾识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西亚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世界捡拾高黎贡山行动”等自然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各种冬(夏)令营、自然教育、旅游、考察、政府接待共65次,120000余人次。与昆明航空杂志社合作,刊登了《探明高黎贡山“镇山之宝”—大树杜鹃》《高黎贡山舞动的精灵:白眉长臂猿》等机舱期刊;与央视《秘境之眼》栏目组对接,播放了高黎贡山红鬣羚、小熊猫等物种;与云南行知探索公司合作,制作了《高黎贡的声音》;与央视外语频道《美丽中国:自然》栏目合作拍摄10集《高黎贡山》;与上海LOHAS乐活杂志合作发布了《高黎贡山,人类的“双面书架”》;与北京独木桥教育出版物公司合作,制作了《叶舞高黎贡》中小学学习绘本。省林草局批准高黎贡山为云南省自然教育试点基地,中国林学会将高黎贡山列为自然教育学校(基地)。首届西南自然教育论坛与第四届国际观鸟节在高黎贡山百花岭圆满举办。
(四) 效果情况分析
一是通过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资料,为高黎贡山的保护管理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二是加强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周边社区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提升森林防火应急和处置水平,确保资源安全;三是巩固武装巡护机制,通过武装巡护、专项巡护、综合巡护等形式,打击违法破坏行为,切实加强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保护,确保生态安全;四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自然体验、宣教展示等活动,引导社区自觉参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五是加强基层管理站点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对外宣传展示等综合服务功能。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和量化。虽然设立了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但目标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三是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四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积极与市财政局、林草局及相关各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率。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保山管护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草主管部门帮助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四个意识”为统领,自觉服从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完成保护区职能职责。
一是有力推进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加强和改善了科研监测设施,有效开展保护区内物种、生态系统监测研究,促进保护区的科学管护。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高黎贡山对外宣传展示与交流合作的平台,科普宣教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逐步提高,对提升保护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了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队伍建设,整体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护林员野外巡护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四是引导社区参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积极探索以资源保护促社区发展方式,融合社区关系,构建良好的社区共管格局。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项目实施领导重视是前提,年初预算方案结合实际、有政策依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是基础,制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建立和完善与项目有关的政策是保障,过程监督、指导、检查和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施效果和达到预期目的关键。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山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