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6-8-/2021-0706010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1-07-0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汇总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主要职责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根据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保山市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设置的通知》(保市机编〔2016〕20号)文件精神,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加挂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为保山市林业局下属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护局、管护分局、管护站三级垂直”的管理体制,负责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⑴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⑵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保护利用规划并实施;

⑶制定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辖区范围内自然资源等工作;

⑷监督管理保护区开发利用;

⑸组织开展保护区对外宣传、科普教育、科研科考、环境监测、社区发展等有关项目实施;

⑹组织开展保护区与国内、外交流合作;

⑺在管辖范围内行使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权。

2.机构设置情况

保山管护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资源管理科、科技科、社区工作科、生态旅游管理科、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7个正科级机构,2个正科级派出机构(隆阳分局、腾冲分局),属于二级财政预算拨款单位,隆阳分局下设5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芒宽管护站、百花岭管护站、赛格管护站、坝湾管护站、赧亢管护站),腾冲分局下设6个股所级派驻乡镇机构(自治管护站、大塘管护站、界头管护站、曲石管护站、大蒿坪管护站、整顶管护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定事业编制总数121名,其中:保山管护局局机关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性质,核定事业编制21名。隆阳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腾冲分局核定事业编制50名。

2020年总编制123人,其中:事业编制数121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博士2人。2020年年初实有人员109人,2020年调入5人,新召入职1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博士1人);2020年末实有人员115人,其中:保山管护局17人,隆阳分局49人,腾冲分局49人。

2020年离休人员1人;退休50人,其中:保山管护局6人,隆阳分局21人,腾冲分局23人。

3.重点工作概述

2020年,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重要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林草局的有关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一个确保、二个加强、三个服务”的工作思路,确保资源安全,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保护区科研监测,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周边社区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科研监测、国家公园建设、社区发展与自然教育宣传等工作,做到“守土有责、管护有方”,有力推进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2020年部门绩效目标紧紧围绕职责履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等几个方面设定支出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事前控制每个项目支出结构、支出方向等,真正发挥预算“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基本支出可以足额保障。人员、公用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预算测算方法,确保保护区能够正常运转。

项目支出保障重点。能够确保重点支出安排,保障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等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设定当年重点发展项目,并给予资金的保障与支持。

在项目预算细化中控制到末级经济科目,没有“三公经费”预算的项目不能列支三公经费。我局从预算源头,实行预算末级经济科目及“三公经费”统一支出管理双控模式,切实做到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按规定的格式及时在市政府网站上公开经批准的预算报告、报表,并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0年度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部门年初预算总收入19,263,001.66元,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收入15,954,738.00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3,308,263.66元。决算总收入44,820,223.85元,其中: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收入28,789,887.19元;其他收入决算数12,722,073.00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3,308,263.66元。

2020年年初部门预算支出19,263,001.66元,其中:基本支出12,754,138.00元,项目支出6,508,863.66元。2020年全年决算支出40,305,077.44元,按支出性质分:基本支出19,069,287.19元,项目支出21,235,790.25元;按支出经济分类分:工资福利支出16,712,332.93元,商品服务支出14,608,765.65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698,187.44元,其他资本性支出3,285,791.42元,年末项目结余4,515,146.41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实行制度管人、管事。实行依法理财,规范理财,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按相关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包括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市财政局;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控制各支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开支,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目标考核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对项目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绩效表现等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为目标,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绩效指标完成
情况分析

情况说明

1.项目绩效指标完成分析

指标
类型

上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申报项目确定的预期绩效指标

执行完毕
绩效指标

完成率

完成
质量

产出

指标

上年完成指标

计划指标

完成指标

 

 

 

数量

指标

上年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依法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建成“森林眼”视频监控前端2个及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影像资料的实时传输,覆盖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及周边集体林7万多亩,按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依法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管理界线、面积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3.7%,81443公顷管理面积稳定;开展高黎贡山南段18块植被样地、14块(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的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羚牛、小熊猫、白尾稍红雉和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专项监测。建成“森林眼”视频监控前端2个及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影像资料的实时传输,覆盖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及周边集体林7万多亩,按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合格

 

100%

优秀

效益
指标

上年完成指标

计划指标

完成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上年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上升。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高黎贡山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的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管护工作规范,前景好。自然保护区通过多种形式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由86.3%上升到93.7%。在高黎贡山保护区与小黑山保护区的连接地带,成功地建立了生物走廊带,完全改变了该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状况,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增长,野生动物的野外遇见率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形成了野生动物通道。

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功能得到加强,发源于保护区的大小河流其水源充沛,四季长清。一方面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另一方面也从源头上改善了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水质,为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100%

优秀

 

满意度指标

上年完成指标

计划指标

完成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上年对本项目做绩效自评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周边社区满意度

95%

良好

 

2.项目成本性分析

项目是否有节支增效的改进措施

有。项目的增收节支增效措施改进,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节约成本。

项目是否有规范的内控机制

有。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有内部控制机制,对项目经费的保障落实和成本节约、效率提高有较强的法规约束力,保障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

项目是否达到标准的质量管理水平

达到。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开展了项目调查、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等大量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

3.项目效率性分析

完成的及时性

严格按照年初计划及时推进,严格按照市财政局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要求执行预算。

验收的有效性

项目验收的过程就是各项目科室总结和对项目推进的过程,项目具体的验收结果反映在各科室总结和部门总结报告中,也在本次绩效评价的评价过程中得到印证。

4.部门绩效目标实现

项目绩效是否促进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

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着力抓好落实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基层管理站点修缮、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公园管理及宣传教育、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确保保护区机构正常运转

项目绩效与规划和宏观政策的适应性

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工作目标任务相符。

项目绩效体现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计划情况

项目绩效充分体现了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工作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年初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1〕66号)和《保山市市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保山管护局高度重视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绩效自评工作组,明确任务分工。

1.前期准备

确定绩效评价组成员。

2.组织实施

(1)实施前期调研工作,听取相关人员情况介绍,充分了解评价项目有关情况。

(2)收集查阅与评价项目有关的政策及相关资料。

(3)根据项目预期绩效目标设定情况,审查有关对应的业务资料。

(4)根据项目预算安排情况,审查有关对应的收支财务资料。

(5)根据业务资料、财务资料、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对项目的完成程度、执行效益或质量做出评判。

(6)在现场评价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通过分析相关评价资料,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判并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打分。

(7)形成评价结论并撰写评价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20年,保山管护局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度自评综合得分为95分,评价等级为“优”。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投入情况分析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不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在确保工资性支出和机构运转的基本需要,尽量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安排好重点工作。

按照绩效目标设定,2020年项目总投入21,235,790.25元,用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护项目经费700,000.00元;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补助经费项目440,000.00元;引进人才租房费专项资金项目40,000.00元;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规划编制经费560,000.00元;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经费500,000.00元;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经费400,000.00元;中缅边境跨境保护项目50,000.00元;省级森林防火经费160,000.00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经费50,000.00元;珍稀濒危保护白眉长臂猿监测体系建设49,180.00元;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项目65,000.00元;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项目3,000,000.00元;2020年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项目496,000.00元;2019年大树杜鹃就地保护项目150,600.00元;2020年保护地优化整合(勘界)项目297,076.50元;2020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资金项目8,059,154.62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高黎贡山跨境合作研究项目7,180.34元;探索社区为本自然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25,091.00元;白尾梢虹稚物种专项调查项目协作费1,339.66元;借山造林林木资产政府赎买补助资金项目4,748,162.00元;社区自然保护意识教育项目经费25,600.00元;滇中地区巴拉那松引种及配套培育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协作经费506,689.00元;山茶科松科植物引种合作项目经费10,212.00元;2019年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工资124,800.00元;隆阳分局2019年森林防火、国家级公益林项目经费150,000.00元;2019年森林火灾保险联合工作经费8,870.13元;拨水流堰监测项目经费50,000.00元;芒宽乡人民政府拨2019年森林防火经费30,000.00元;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拨入火灾保险83,000.00元;大塘响水河护林点建设资金200,000.00元;香港社区伙伴PCD捐赠收入项目92,835.00元;香港嘉道理捐赠白眉长臂猿监测队劳务费项目60,000.00元;大蒿坪站办公设备购置项目55,000.00元;曲石姜家寨观鸟点建设补助经费40,000.00元。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年度内拨付资金为21,235,790.25元,实际到位率100%。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全部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实施内容。

(二)过程情况分析

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办理。资金使用合规,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三)产出情况分析

2020年,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对自然保护管理提出的要求,在“守”上下功夫,在“转”上求突破,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森林防火、资源巡护、野生动植物监测调查等工作,努力维护高黎贡山的生物及生态安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效如下:

1.党建引领,提高理论和履职水平

一是保护区系统认真开展了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重要批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市局和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加了市、县(市)组织的集中学习。通过学习贯彻,大家积极自觉地思考和谋划保护区发展。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坚持将意识形态和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组织党员干部到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和相关警示教育基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反腐倡廉意识,时刻筑牢思想防线。三是通过“干部在线”“云岭先锋”“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干部职工参加网络在线学习,学满学分,搞好理论武装。四是坚持从严治党、在党言党的要求,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通过深入开展“三项最不满意工作”整改和“去机关化去行政化下沉基层”行动,解决好“岗位重要担当更重要,从有为到有位”的问题,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履职定力和能力。

2.严防死守,勇担疫情防控责任

新冠疫情发生后,市管护局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在保护区291公里周长线上设管理哨卡72个,1月26日实行了“封山管理”,每天约200人值守,最高峰达到330人,执行了“日报制度”。在防控工作开始,保护区系统全面反应,整合投入防控资金23万元(市局12万元、隆阳分局5万元、腾冲分局6万元),协调安排口罩10000个,消毒液(粉)、电子体温计、生石灰、75%工业酒精若干,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在疫情防控中,保护区系统因接触湖北武昌区自然教育团队,医学隔离10人,因接触湖北籍游客,居家隔离3人(腾冲分局界头站),因接触从湖北返回家属,居家隔离3人(隆阳分局赛格站),因二代接触居家或办公室自行隔离6人,因参加领导调研活动医学隔离及接受核酸检测6人。截至目前,保护区没有新冠疫情感染情况发生。面临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保护区系统高度服从集中指挥,高度讲政治顾大局,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控工作,通过了一次次大考。

3.压实责任,抓实资源管护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圆满完成了外交部主要领导、国家安全部主要领导、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省政府任副省长、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分管领导、省林草局主要领导莅临保护区调研资源安全工作的重大接待和工作汇报,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同时上报了10个重点工作项目。二是向市政府送审了《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组建方案》,成功通过了第70次常务会审定,目前正抓紧组建。三是以施甸“2·03”案件为戒,以创建“平安林区”为目标,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积极开展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及栖息地恢复治理、界头周家坡非洲猪瘟和沙漠蝗专项防治、“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监督和问题整改工作,确保保护区动植物安全。2020年保护区交由森林公安办理涉林案件14起,案件发生率较2019年有明显下降。四是根据国家、省林草局推进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要求,按照技术规范,完成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勘界报告》(报审稿),报省审查。五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精神和省、市关于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工作安排,稳步开展高黎贡山保护区的优化整合工作。六是完成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总体规划》(三期)编制工作,并于11月20日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七是对分布于保护区实验区边缘和生物走廊带及代管国有林区内的林下种植草果进行清退,确定“按合同期限逐步退出”工作思路,强化环保督查问题的整改。八是积极开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MAB)十年评估,按MAB评估标准完成自检自查和预评估工作,并顺利通过了15人(3名院士)MAB专家组的实地评估考核。

4.加强监测,夯实资源管护基础

一是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重点对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保山茜等物种进行物候观察。布设11条鸟兽固定监测样线。在2015年首次调查的基础上,2020年上半年对18块植被样地开展了第二次监测。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现状评估”中获得了第一名。二是组织百花岭、赛格、坝湾、赧亢、大塘、自治等管护站,持续有序开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三定”巡护监测。三是对5个大树杜鹃固定监测样地,除了定点定株每个月观察记录大树杜鹃展叶、花期、果期、落叶等物候期外,2020年开展了第二次野生植物监测样地调查。在保护区边缘的大塘管护站建立大树杜鹃种苗繁育基地,组织开展种子育苗、扦插育苗等繁育试验研究,计划培育大树杜鹃苗木2000株以上。四是展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滇桐野外调查,确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滇桐在高黎贡山腾冲片区的分类鉴定、分布信息、生长状况等。五是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实施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人熊冲突调查与监测项目,布设黑熊红外线监测陷阱20个及红外线相机60台开展调查监测工作。六是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争取质兰基金《以菲氏叶猴为主要代表的高黎贡山灵长类动物种群现状及保护》、省林草局《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监测》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高黎贡山保山段滇桐拯救保护》等项目。组织材料积极申报《高黎贡山保山段大树杜鹃保育项目》《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项目》《高黎贡山保山段数字化保护区能力提升项目》。

5.积极探索,推进自然教育开展

成功举办了全国“秘境之眼”项目启动会和西南片区自然教育首届论坛,完成高黎贡山“云南科普教育基地”相关材料上报工作。启动了与社区伙伴合作开展的自然教育三期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争取项目资金47.3万元,已组织3次社区访谈调查。探索推进高黎贡山自然教育省级基地试点工作,试点方案通过多方征求意见三次修改,最终得到市林业草原局批复。争取到省级试点经费支持100万元,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6.加强宣传,营造生态保护氛围

与《绿色时报》合作,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举办了“到王府井看美丽中国——野性高黎贡”户外主题展览,通过26组78幅巨幅摄影作品展示了高黎贡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到王府井展示,高黎贡山保护区属国内第一家。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林草局主要领导和中国网、人民网的高度关注。对接相关媒体宣传部门,组织拍摄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宣传视频《生命之歌》和电影《花开高黎贡》。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和草原局的要求,组织整理提交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所需的高黎贡山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影视、文字、图片资料。对外发布极小种群濒危物种滇桐在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段分布31株信息,得到了央视、人民网、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的转发和关注。与保山电台栏目对接,护猿人蔡芝洪走进保山电台FM98.7栏目,讲述保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故事。主动与国家、省、市媒体、报刊杂志合作,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方式加大对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和生态安全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高黎贡山的认知并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热情。

7.凝心聚力,统筹各项工作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市局、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精准帮扶的要求,领导班子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实地调研,帮助挂钩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入户访谈,认真开展村情民情调研,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进村到户到现场调查研究,了解贫情、研究脱贫收官及脱贫后巩固提升办法措施,真心用情尽力开展帮扶。组织村领导和工作队长,到板桥镇双麦村考察学习了家居环境治理及村规民约制定执行情况,到杨柳乡鱼和村肉牛养殖场参观学习了肉牛养殖及管理技术,到潞江农场考察学习了梅花鹿养殖情况,为产业扶贫再助力,全力做好帮扶工作。投入资金17.48万元,协调资金55.00万元,推进脱贫攻坚补短板、家居环境整治,全力冲刺脱贫攻坚。二是抓好项目实施,提升保护区综合服务功能,认真完成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扫尾工作。按批复的实施方案切实抓好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实施。完成2020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方案编制和经费分解下达等工作。三是实施人才交流工作。充分贯彻落实《保山市人才引进办法》(试行),2020年3月完成申报引进一名“动物学”博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安排在市局从事科技工作。今年9月,调动和遴选4名干部职工,均为本科学历。推荐一名党员干部到隆阳区兰城办事处沙滩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四是认真做好保密工作、档案工作,落实档案管理职责,依法依规做好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按时向档案局报送档案数据,档案利用效果好。管护局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保密教育、防范等工作,涉密人员保密意识较强,未发生失、泄密事件。

(四)效果情况分析

一是通过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资料,为高黎贡山的保护管理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二是加强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周边社区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提升森林防火应急和处置水平,确保资源安全;三是巩固武装巡护机制,通过武装巡护、专项巡护、综合巡护等形式,打击违法破坏行为,切实加强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保护,确保生态安全;四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自然体验、宣教展示等活动,引导社区自觉参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五是加强基层管理站点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对外宣传展示等综合服务功能。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和量化。虽然设立了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但目标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三是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四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积极与市财政局、林草局及相关各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率。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财政支出立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合理且清晰明确;管理机制健全、保障措施有力,按时完成了各项绩效指标,有效促进部门履职绩效目标的实现;资金使用合规,会计核算规范,财务控制有效;工作完成及时,符合年度预算目标;有效推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施。

一是有力推进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加强和改善了科研监测设施,有效开展保护区内物种、生态系统监测研究,促进保护区的科学管护。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高黎贡山对外宣传展示与交流合作的平台,科普宣教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逐步提高,对提升保护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了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队伍建设,整体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护林员野外巡护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四是引导社区参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积极探索以资源保护促社区发展方式,融合社区关系,构建良好的社区共管格局。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项目实施领导重视是前提,年初预算方案结合实际、有政策依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是基础,制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建立和完善与项目有关的政策是保障,过程监督、指导、检查和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施效果和达到预期目的关键。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附件: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

2021年7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