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6-8/20240828-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4-08-28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保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043号建议答复的函

徐喜瑛、赵增艳代表:

您们在保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给予昌宁县甜龙竹优质种苗基地建设扶持的建议》(第0043号),已交由我局主办、昌宁县人民政府协办,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会同昌宁县人民政府,按照建议内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保山市现有竹藤面积49.7万亩,按县(市、区)分:隆阳区0.52万亩、施甸县0.72万亩、腾冲市36.36万亩、龙陵县1.94万亩、昌宁县10.16万亩,主要竹种有甜龙竹、巨龙竹、毛竹、慈竹、金竹、箭竹等,是国内外竹亚科种质资源较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昌宁县有悠久的竹子种植历史,是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的种源地,现有甜龙竹种植面积5.33万亩,每年可产鲜笋2.1万吨,所产甜笋品质鲜甜脆嫩,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甜笋之乡”,昌宁县甜龙竹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昌宁县人民政府、市林草局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及甜龙竹优质种苗基地的建设,重点实施“33211”竹产业乡村振兴工程,同时依托国有林场保障性苗圃,大力培育优质甜龙竹种苗和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建设甜龙竹良种繁育基地,全县甜龙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创新竹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坚持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借力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等专业团队优势,高质量编制《昌宁县竹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通过实施“33211竹产业乡村振兴工程”,以发展竹产业助力昌宁县乡村振兴。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竹林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依法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竹林经营权和所有权,通过“化零为整”破解当前竹林产权碎片化问题。三是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采用“企业+集体经济+农户代表+村民”“竹林地管理合作”“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竹产业经营中受益。

(二)科技赋力促甜龙竹产业发展。一是2014年以来,依托西南林业大学竹类资源研究方面的优势,联合开展甜龙竹良种培育研究,取得了“甜龙竹优良种源培育与应用”“甜龙竹优良种质资源发掘及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云甜1号良种”等丰硕科研成果。二是2022年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市校合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园”“昌宁县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专家工作站”“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在勐统镇挂牌成立,为发展甜龙竹产业带来了科技力量和技术支持。三是结合科研成果及产业基础,中国林学会认定昌宁县为“中国甜笋之乡”,充分展示了昌宁甜龙竹在行业内的突出地位,对加快甜龙竹品牌建设和推广,促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培育建设示范基地。一是引进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在昌宁县勐统镇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市场”的模式,建成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1000余亩,大力推广“云甜1号”良种,2024年已完成育苗6万株,计划育苗10万株。二是为加大“云甜1号”良种苗木培育力度,2023年,市林草局为昌宁县额外向省林草局申请了良种补助资金70万元,依托昌宁县鸡飞国有林场市级重点保障性苗圃,培育良种苗木70万株(其中“云甜1号”苗6万株)。三是在全县范围大力发展甜龙竹种植产业,以勐统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甜龙竹产业发展,山区农户几乎都有种植甜龙竹,其中勐统镇、卡斯镇种植最为集中和连片,产业规模效应逐步呈现。

(四)多方位提升竹资源培育水平。一是将退化竹林修复更新纳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24年,在勐统镇实施1000亩甜龙竹退化林修复项目,总投资296万元,采用林地清理、科学施肥、增温保湿、截杆去稍等技术提升甜竹林经营水平和笋材产出。二大力推广竹林复合经营,充分挖掘价值,积极探索林下竹荪、蘑菇、药材种植及林中养鸡、养鹅等多种模式,提升竹林经营综合效益。在卡斯镇率先成立“昌宁县大塘竹器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农户+经销商”的产销模式,已培育150余名竹工艺品编制能手,产品附加值提高了5-10倍。三4月23-26日,保山市、昌宁县组成招商组前往竹产业链发展较完整的湖南省益阳市等地开展考察学习,着重了解“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模式,学习积累了相关经验,为进一步探索竹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新举措开拓了思路。

三、下一步工作

目前,昌宁县在甜龙竹产业发展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甜龙竹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和科技支撑体系方面尚有很大差距,存在引导及扶持力度小、优质资源供给力弱、科技转化成果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和短板。您们提出的建议,正是昌宁县乃至全市在甜龙竹产业发展上需着重谋划和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昌宁县人民政府、市林草局将按照“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立足于现有竹林资源分布状况、林分质量、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情况,加大对甜龙竹优质种苗基地建设扶持力度,努力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推动昌宁县甜龙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一是以组建“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专家工作站”“西南林业大学昌宁县竹产业科技特派团”为契机,建立竹产业政产学研联动模式,推进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竹类资源相对集中的勐统、卡斯、柯街等乡镇打造一批甜龙竹高效培育示范基地,达到以点示范、辐射带动的效果。二是加快推动“云甜1号”国家级优良林木品种的保护和育种工作,围绕“千亩种苗、万亩种植、万元增收”的目标,运用市场化思维做好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盘活现有资源,破解用地难题,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扩大良种繁育和甜笋种植规模。

(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积极向上争取林草产业发展资金、中央衔接资金、保障性苗圃建设资金、良种补贴项目资金等各类补助资金支持甜龙竹产业发展。一是2024年已向省林草局上报了《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昌宁县甜龙竹产业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的请示》(保林草请〔2024〕44号),拟在昌宁县建设甜龙竹标准育苗基地1000亩,甜龙竹高效种植示范样板基地10000亩,请求省林草局在林木良种补贴、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以及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昌宁县倾斜支持。二是结合2025年林草项目入库要求,拟在保障性苗圃建设、林草良种培育、林草科技推广、退化林修复等方面谋划储备甜龙竹产业相关项目,积极向上申报,推动昌宁甜龙竹产业发展。三是拟将“推动甜龙竹产业持续发展”事项列入市级林长2024年度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甜龙竹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促进甜龙竹产业持续发展。

(三)扩大良种繁育规模。一是建立县级指导专家、乡土专家、基层农林科技人员、乡镇竹产业专业技术服务队为主的竹产业技术推广“四联”服务制度,依托选育成功的“昌宁甜龙竹优良种源”“云甜1号”国家级良种,建设以培育优质种苗和推广优良品种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实施良种壮苗工程。二是加快推动“云甜1号”国家级优良林木品种的保护和育种工作,围绕“千亩种苗、万亩种植、万元增收”的目标,运用市场化思维做好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盘活现有资源,破解用地难题,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扩大良种繁育和甜笋种植规模。三是加快启动“昌宁甜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做大做强“中国甜笋之乡”区域公共品牌,迈出“种质在昌宁、种植在全省、市场在全国”的步伐。

(四)培育甜龙竹产业新业态。一是紧扣竹产业链关键环节,在甜龙竹种苗基地建设、笋竹精深加工等方面,积极引进大企业、好项目落地昌宁县。二是加快标准化甜笋加工、冷链设施及交易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甜笋产业组织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高标准打造勐统甜龙竹林下经济示范点和甜龙竹产业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示范点,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三是通过“基层党组织+企业+专家团队+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一起投、一起干”。积极培育承包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加工企业等现代竹林经营主体,推动甜龙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努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新型经营组织联盟,加快推进全县甜龙竹产业规模集约高效发展。

感谢你们对甜龙竹产业及保山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