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保山市委:
首先感谢你们对保山市林下中药材种植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你们在政协保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号为05040150号),交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经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建议
保山市森林面积1763.15万亩、森林蓄积量1.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66%。为有效盘活自然资源,进一步提升林草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成立资源经济产业链群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专班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发展壮大资源经济的实施意见》,助推保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以市场导向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引领,综合考量林地类别属性、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及气候特点等,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布局,编制《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十四五”规划》,将森林草原防灭火、资源管理、林下经济纳入发展规划。三是根据国家、省局相关工作要求,保山市于2025年4月底完成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成果正式提交国家局审核,普查成果全面对接了国土三调成果,以统一底图形成了林草资源底图,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共建“一张图”共用“一套数”,为科学规划林下经济提供了数据支撑。四是正在开展《保山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保山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预计8月份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批。林下经济作为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与国家储备林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
二、关于“示范带动规模化种植”的建议
保山市现有中药材GAP基地认证数3个、面积152亩、产量(干品)243吨;有机产品认证数50个、面积5.31万亩。十四五以来,在朱有勇院士科技服务站、专家工作站以及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施甸县善洲林场建成1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隆阳区、昌宁县、腾冲市通过引进“润垚”、“云之凰”、“耀阳”等企业,也建成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4个、天麻菌种厂1个,林下灵芝种植示范基地1个,“乔-藤-草”中药材立体种植示范基地4个,近10000亩。另外,保山市15个国有林场也在积极盘活林地资源,探索创新“国有林场+”发展模式,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充分展示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企。截止2024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690多万亩,年采集森林蔬菜、菌类、野生中药材、香料、森林食品、林副产品等共计32万吨,实现农业产值43.26亿元。
三、关于“吃透政策助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林下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成立林下经济重点项目(企业)协调服务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工作指导组,即:综合协调服务组、项目规划建设服务组、要素保障服务组、项目管理服务组、宣传推介服务组,切实加强林下经济统筹协调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林草资源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二是规范林下经济发展,率先印发了《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林下种植备案的通知》,编制了《林下种植备案登记表》、《林下种植实施方案》、《森林生态功能影响评价报告》供经营者备案使用,促进林草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三是出台了《保山市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5条措施》《保山市盘活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等,鼓励国有林场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国有林场稳健、持续、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林场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关于“利益联结促农增收”的建议
保山市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工作,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共同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共享“三权分置”改革红利,实现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如:耀阳公司进驻保山后,已在昌宁县、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启动10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一租二管三分红四带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润垚公司通过“公司+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在林下种植天麻2681亩,带动农户种植4256亩。期间,还多次邀请到院士团队、云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农户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种植技能。同时还通过“保底收购+技术托管”等方式,与农户签订回收协议,保障种植户收益。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林下中药材种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