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保山市委:
你们在政协保山市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胡峰养殖的安全管理确保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胡峰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保山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下产业的发展,依托当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坚持“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林业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绿色产业,不断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特别是龙陵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优势,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紧扣“聚焦生态调结构、以短养长惠林农”的目标,把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林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着力点;在林下养殖方面,借助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拥有胡蜂养殖界最完整的系列养殖技术,拥有胡蜂人工辅助交配、安全越冬、引导筑巢、专业采摘等专利技术,能满足各地不同养蜂专业户和山区农户的差异化养殖需求的技术条件,在推进林下生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另辟蹊径,积极发展胡峰产业。龙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胡峰产业发展,科学编制了《龙陵县胡蜂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出台了《龙陵县胡峰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着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林下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根据规划,龙陵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胡峰产业发展资金,建成县级良种繁育基地1个,乡镇级良种繁育基地10个,到2020年,全县养蜂规模达到13万巢,年产蜂蛹910吨,精炼蜂毒250千克,酿制“蜂子酒”1000吨,实现总产值10亿元以上目标。至2016年末,龙陵县胡蜂养殖户达1592户,共放养胡蜂21492巢,其中属扶贫项目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胡蜂养殖10000巢,涉及86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59户,2909人,建设蜂种繁育大棚40个,建设面积3814平方米;完成胡蜂产业骨干技术培训60人,养殖管理技术培训1500人。在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的培训及带动下,我市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昌宁县适宜地区也有小规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市大力发展胡峰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胡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目前,全市以龙陵县为主的胡峰产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及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规模小,没有形成产业化养殖基地。全市胡峰产业发展中,仅有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一家在规模经营,其余都是小规模养殖,抗风险能力低,技术落后,没有形成产业化养殖基地。二是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在胡峰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缺乏胡峰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养殖农户绝大部分以卖蜂蛹为主,由于缺乏技术,对蜂毒等蜂产品无法提取,产品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制约了胡峰产业的发展壮大。三是蜂源质量难以保障。胡峰产业是刚刚兴起的一项特色产业,因为具有毒性,开展种质资源选育困难较大,种源供给除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提供外,农村发展往往通过移植野生资源进行扩大生产,数量有限,品种良莠不齐,成活率不高,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相关的技术研究滞后。全市除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拥有胡蜂养殖比较完整的系列养殖技术,拥有胡蜂人工辅助交配、安全越冬、引导筑巢、专业采摘等专利技术外,其他科研、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更多的探索;成熟技术普及推广较少;特别是在良种选育、蜂毒提取、产品研发等方面处于空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度不足。
三、山区林农发展胡峰产业的重要性
(一)广大山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及气候条件发展胡峰产业,不占耕地,不用粮食,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一项大有潜力的养殖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胡峰产业是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胡峰养殖生产的蜂蛹、蜂毒等蜂产品,是天然的生物产品,营养丰富、药效明显,是加工食品、保健品、药品的重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林下生态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市场前景较好。发展胡峰产业可以实现优质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胡峰主要以昆虫、蜜源植物等为食,具有嗅觉灵敏,飞行敏捷,采集积极,发现食物快的特点。发展胡峰产业,一方面可有效保护优质的野生胡蜂种源。另一方面,采集昆虫过程中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健康森林”的培育;通过采集食物活动可帮助林木、特色经济作物传花授粉,提高产量的目标。胡峰养殖的发展,对促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平衡和保护作用。
四、当前胡峰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保山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胡峰品质优良,山区群众自古就有移植野生胡峰到村寨周围、田边地角进行养殖的习俗,随着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在胡蜂人工辅助交配、安全越冬、引导筑巢、专业采摘等技术的不断完善,能满足全市不同养蜂专业户和山区农户的差异化养殖需求,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要发展壮大胡峰产业,就必须强化领导,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增加投入,提升产业地位,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蜂产品的深加工,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保山胡峰产业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
(一)加强领导,完善规划,积极推进胡峰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胡峰产业,根据胡峰的生物学特性,现有的法律法规,积极理顺胡峰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将胡峰养殖统一划归林业部门管理,明确其职能职责。充分利用全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气候条件,将胡峰养殖产业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市、县(市、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加强领导,借鉴龙陵县成功的发展模式,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把胡峰养殖产业与林下经济发展、林业产业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积极推进胡峰产业发展。
(二)积极创建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以典型示范引导产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扶持龙头、农户参与、协会规范、合作社推进”的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吸引其他产业的资金投入,依托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成熟的养殖技术,以《龙陵胡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为标准,在全市条件优越的乡(镇)建立起集养蜂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优良蜂种繁育于一体的标准化胡蜂养殖示范基地,以典型示范引导产业发展。针对胡峰物种的特殊性,在示范基地建设中,加强胡峰养殖基地的指导,强化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养殖基地的建设,对胡峰养殖区增设防护栏,悬挂彩带,醒目地点树立标识牌等形式,防止人畜误入胡峰养殖区,保障人畜安全。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市的胡蜂养殖产业发展。
(三)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当地的大专院校、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联合省内外、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围绕胡峰产业发展中的良种繁育、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养殖技术、采收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内容,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课题和研究项目,强化技术攻关,解决制约胡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胡峰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积极培育胡峰产业发展的新型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服务职能,采取招商引资、扶持本土企业等形式,积极培育胡峰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加工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创办养蜂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推广、指导和服务;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防治蜂病;统一提供优良蜂种;统一蜂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采购养蜂生产资料、蜂机具等用品的发展模式,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蜂农养蜂新技术应用水平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走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道路,增加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名、优、特林产品的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区域布局,推进全市胡峰养殖的产业化发展。
感谢你们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丁光俊;联系电话:2129678)
保山市林业局
2017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