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林业局关于对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第九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保山市委:
你们在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我市林下经济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保山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截止2017年底,全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面积达471.5万亩,产量16.5万吨,产值30.8亿元。其中:石斛种植面积达1278万平方米,其中:集约化栽培946万平方米,仿野生栽培332万平方米(5255亩),鲜条产量4392.8吨,农业产值3.2亿元;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6.7万亩,产量7357吨,产值3.69亿元;草果种植面积19.1万亩,产量2.9万吨,产值5.49亿元;以松茸、块菌、干巴菌等为代表的野生菌保育促繁面积124万亩,产量4193吨,产值2.15亿元;以魔芋、楤木、香椿、棕榈为代表的森林蔬菜经营利用面积88.7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7亿元;林下禽畜、胡峰为主的养殖面积达246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10.8亿元;以豪猪、梅花鹿、竹鼠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达9万头,产值0.43亿元;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接待游客人数达110万人,产值5.2亿元,全市林农人均林下经济年收入达1792元,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保障林下经济产业健康发展。为加强对林下经济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保山市成立了林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保山市林业局,即:保山市林业局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科,并落实工作人员3名,具体负责管理全市石斛、草果、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工作。同时,五县(区、市)也根据各自实际,分别成立了产业办、蜂产办等,进一步加强了对辖区内林下经济产业工作的指导。
(二)统筹规划,切实将林下经济产业纳入林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精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保山市林下经济产业和中药(民族药)产业,2014年以来,保山市人民政府制定实施了《关于大力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石斛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切实加快了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为对保山市林下经济产业进行科学指导,保山市编制了《保山市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6年)》、《保山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保山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为林下经济发展三大重点,通过5年的发展,努力形成以林药、林菌、林菜、林草、林禽、林畜、林蜂、野生动物驯养、森林康养九个模式为主的林下经济生态产业,争取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三)创新机制,加大林下经济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为加快林下经济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保山市林业局制定实施了《保山市市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认定及管理办法》和《保山市林农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认定和管理办法》,认定林农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160户,其中同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129户,国家级示范社11户;认定市级林业龙头企业64户,其中同时被认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8户、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户。在所认定的龙头企业和示范社中,有60%的企业和合作社经营范围与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有关。截至目前,我市共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林农专业合作社418户,其中:以从事石斛、草果、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收购、销售为主的林农专业合作社达299户;以从事野生食用菌、野生蔬菜、蜂类养殖、三有动物驯养繁殖及利用等为主的林农专业合作社达119户,共覆盖我市五县(市、区)50多个乡镇,入社社员达2.5万户农户,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在资金扶持方面,2010年-2017年,全市累计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支持近7亿元,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贴息资金补助2200多万元,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专项补助近1000万元,撬动各级财政投入林业发展资金达2.13亿元,有效拉动近10亿元民间(社会)资本注入林下经济产业,较好地激发了社员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典型示范,积极创建标准化林下产业示范基地。根据《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5个实施意见的通知》(保发〔2017〕3号)的有关扶持政策,在认真总结全市规模农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基础上,201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由市财政贴息2个点,扶持10个农业龙头企业助推全市规模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每个企业计划安排基金2000万元,由县级政府提供担保。其中,涉及林下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4个,流转林地面积近5万亩,建成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24000多亩,项目名称分别为:保山市森宝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云南绿健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万亩中药材示范区、云南禾顺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万亩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银杏采叶林示范区、保山绿色畅通林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另外,结合石斛、胡峰、林下中药材、森林康养、野生菌保育促繁等工作实际及特点,五县(区、市)也分别开展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如:龙陵县开展了“全国石斛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龙陵石斛小镇”建设以及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于一体的标准化石斛、胡蜂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昌宁县也重点开展了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森林小镇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以及野生菌保育促繁科研示范基地等等。全市建成以县命名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龙陵县),以公司、合作社命名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个,经营利用总面积达180多万亩,即:隆阳区上麦庄泡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云南群田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高黎贡山生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五)打造品牌,积极塑造良好的对外宣传形象。石斛产业已成为我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亮点,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龙陵县作为铁皮石斛种植第一大县,先后取得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成功注册了“品斛”“极斛”“打虎坡”“古箐宝”等品牌,申报了紫皮石斛精片、紫皮石斛酒和铁皮石斛精片等16个龙陵石斛“健字号”,开发了石斛枫斗、石斛精片、石斛酒等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在2017年全国创建示范区建设暨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龙陵石斛品牌价值75.15亿元,潜在价值261.26亿元,同时荣登2017年度全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最具潜力区域品牌30强,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2017年9月龙陵县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验收成绩为939.6分,在全省申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验收名列第一名。另外,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下,保山林下中草药发展及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创建中药材驰名商标1个(腾药),GMP认证企业2户(腾药、东方红),GAP基地认证2个(腾药、极斛公司石斛基地),涌现出了龙陵河头蜂毒提取、东方红制药厂“肠胃宁片”等高新技术产品。
(六)技术进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壮大。技术研究力量薄弱是影响和制约保山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保山市现有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达400多人,但为了满足林业生产面上需要,真正从事林业基础性研究及推广工作的不足百人。加之,长期以来,保山市林业科技工作主要侧重于经济林栽培管理、森林抚育等方面,而对林下经济产业的研究较少。为有效解决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技术缺乏问题,保山市一是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对保山林业科技工作人员进行林下经济产业专业培训;二是安排技术人员到省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学习和提升;三是依托林下经济产业经营企业、合作社,联合省内外、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围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的良种繁育、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种(养)殖技术、采收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内容,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课题和研究项目,强化技术攻关,解决制约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推广运用科研成果,2010年以来,全市仅石斛产业就开展技术培训近3万人次,其中龙陵县2.4万人次(建档立卡户5800多人次),获得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书135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421人,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85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发展致富能力。
三、林下经济产业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保山市林下经济产业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逐步形成以石斛、草果、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种植业;以野生食用菌、野生蔬菜为主的保育促繁及采集加工业;以蜂类、三有动物驯养繁殖及利用为主的养殖业;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四类。伴随着林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一暴路出来,主要体现在:一是林下经济产业种类多,分布区广、散,且主要位于高山、河谷地带,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这严重制约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二是国家、省、市均出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但扶持项目滞后,投入不足,这一步制约了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三是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所必须的厂房建设、道路修建的立项、用地审批问题难以落实;四是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较为突出;五是培训力度不够,林农缺乏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技术。
下一步,保山市将通过落实以下措施,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产业,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新亮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林下经济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确引导农户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完善政策扶持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助推林农增收;三是,切实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基础性研究及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力度,补齐短板;四是加大林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五是加大集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为一体的乡土物种培育开发力度,重点围绕石斛、红花油茶两大产业,全力打造龙陵石斛和腾冲红花油茶两张名片,并通过以点带面,促进保山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感谢你们对保山林下经济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保山市林业局
2018年7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林波 21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