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奇峻,草木葱茏,入秋的大亮山依然生机勃勃。9月2日-3日,保山市信访系统到杨善洲干部学院开展“学习践行善洲精神 强化忠诚履职尽责”体验式教学。
在杨善洲老书记墓碑前,全体党员干部敬献了花篮和鲜花,深切缅怀杨善洲老书记,重温了入党誓词。
来到老窝棚、善洲井、善洲小道、老场部……每走过一段路,听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解,杨善洲老书记说过的话仿佛依然萦绕耳畔,杨善洲老书记上山下田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他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杨善洲老书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家乡,“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不行!我没这个权力”......每一句话背后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句话背后都是老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每一句话背后都是老书记爱党、为国、忧民的真实写照,老书记留下的每一段足迹、用过的每一件家什、留下的每一张照片跨越了时空,让杨善洲精神真正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杨善洲老书记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代表,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杨善洲......,一个个名字如星星般闪耀,他们的精神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中华大地上。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对标先进、对标榜样,以“杨善洲们”为镜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多“冒热气”、多“沾泥巴”、多了解“鸡毛蒜皮”、多思群众“衣食住行”,就像杨善洲老书记说的那样,“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
信访工作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把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解决好是每一个信访干部心之所想、行之所向。“心里装着群众,没有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本领可不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坤芹说。
保山市信访系统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苦练内功本领,将信访业务培训纳入信访干部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依托各类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等不同方式,不断提升全市信访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此次,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业务培训为主线,围绕省、市、县“一盘棋”“一条线”“一个标准”的思路措施要求,对接访、协调联络、督查督办、办信、网络信访等进行了专题培训,用扎实规范的信访基础业务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
在信访工作调度会上,市信访局各分管副局长坚持问题导向,指出了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安排部署了重复信访治理、积案化解、信访服务保障等当前重点工作。孙坤芹要求,要总结党史学习教育实地培训成果,将学习杨善洲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信访工作新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清当前信访工作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贯彻落实好省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和全省信访局长座谈会精神,扎实开展好“三大活动”,履行“四项使命”,抓好“五项任务”;要切实担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信访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贡献度。
学习的最后一天,参训学员登上了大亮山瞭望塔,自做善洲餐,通过活动和讲解深刻感受到杨善洲老书记的公仆本色,树牢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增强了党员干部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今天的大亮山已经换了新颜,松涛如海、草绿花香,杨善洲老书记兑现了他为乡亲们许下的诺言,兑现了他入党时的誓言。参训的学员普遍表示,将努力学习践行杨善洲精神,争做人民满意的信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