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山市地震系统高擎党旗,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到新时代保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来思考和谋划,从中找定位、找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发有为,在年度州(市)防震减灾工作考核中,从2021年的第11名、2022年的第7名、2023年的第6名上升至2024年的第5名,工作连续三年取得进步,交出了一份富有成效的履职答卷。
一、高位谋划高效推进,机关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同频共振。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制定并组织实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任务涉及市地震局事项清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我国大震在哪里,如何防”重要指示分工方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暨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摘编)》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机关建设、防震减灾业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二是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增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三是全面“政治体检”,齐心协力以整改成效推工作促发展。2月29日至4月22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地震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察,针对巡察反馈问题,聚焦巡察整改以及成果运用,剖根源、改不足,使巡察成为推动保山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提振精神聚焦主业,不断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锚定保山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全系统干部职工以不务虚功但求实绩的责任担当,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规划落实方面,先后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功能拓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施甸温泉观测站迁建、地震短信速报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积极谋划“十五五”,向市发改委上报了初步项目谋划。监测预报预警方面,按时完成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及“巨灾防范工程”涉及保山的年度任务和项目;全市地震预警终端建设完成安装共计1162台,在昌宁县率先完成了18所医院和5个超市地震预警终端覆盖;分别至行业主管对接电梯地震预警开关、燃气地震预警开关示范建设事项,为拓展地震预警服务社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按照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全力抓好地震监测预报和宏微观异常核实等常规工作。2023年气氡观测获全国第三名;省级评比获6个前三名;预报效能获三等奖、宏观异常核实报告获前三名2项。震害防御与应急方面,完成抗震设防要求监督检查项目52个;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及更新3702户;完成腾冲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综合展示“一张图”的基础数据采集和编制;完成龙江特大桥震灾风险评估试点;开展各级政府和部门地震应急演练共计5860场次;开展乡镇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85期,建立相对稳定的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在册人数3734人。公共服务与法治建设方面,更新公共服务事项和产品清单,开展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认真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建成保山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保山辖区实时地震、站点分布、地球物理台网、火山台网、预警台网和宏观观测网等信息整合;多形式、常态化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重点推进“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2024年云南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暨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云南选拔赛中,保山市选手赵梦丹荣获一等奖;全省第六届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保山市代表队荣获三等奖。
三、潮平岸阔风行正远,昂首阔步朝着保山特色防震减灾目标迈进。市局党组通过两年多来的调研总结提炼,形成了打造保山特色防震减灾的工作思路,带领全市地震人坚定信心决心,在新征程上忠实履职尽责,取得初步成效,踏出了“方向明业务强”的铿锵足音。隆阳立足保山中心城市定位,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灾害预评估;地震应急演练延伸到所有自然村、每年召开地震灾害警示教育现场会;创建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点30个,市级16个,省级6个,国家级3个。中心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腾冲充分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形成的浓厚学术氛围,举办“2024年云南地震与地球物理学术交流会”;充分发挥腾冲火山这一云南唯一,以及省地震局腾冲地震监测中心站在辖区的优势,建设腾冲火山和地震观测研究基地、腾冲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火山测震台网12个、GNSS地震监测站点5个;先后开展了《腾冲火山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等课题研究。“火山+地震”特色防震减灾业务取得初步成效;昌宁充分利用大数据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处理和分析向系统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大数据监测中心,开通省局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并接入了数字化水氡和宏观观测数据,实现地震数据汇集及共享,为监测预报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可视化展示。“大数据+地震”特色防震减灾业务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保山将持续推进特色防震减灾建设,结合龙陵1976年7.3、7.4级地震,以及巨灾项目改造后的邦腊掌观测站,打造龙陵“大震文化+邦腊掌监测”;充分挖掘“善洲精神”,赋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使“善洲精神”在防震减灾领域得到拓展和传承,打造施甸“善洲精神+公共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局为中心,5县(市、区)各有特色的保山防震减灾工作局面,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断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新的一年,保山市地震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提升责任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履职本领、促进工作落实等方面下功夫,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保山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