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围绕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任务,保山市始终把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防震减灾“预、防、救”各方面工作,切实提升全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是持续开展抗震设防专项检查,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在2019年开展的基础上,继续从保山市“211”重点建设项目中抽取30个项目委托第三方开展抗震设防专项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确保各类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防要求和标准,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二是率先启动城市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营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和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决定先期在保山工贸园区开展城市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创新评估方式,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评”,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少评估时间,减轻企业负担,节约投资成本和社会资源,加快项目落地。
三是加强地震业务知识培训,优化工作队伍专业知识结构。采取网络授课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分别举办地震监测业务知识培训2期,“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业务培训1期,监测仪器维护和标定能力业务培训1期。通过采取多形式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全市地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邀请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专家开展现场地震科普知识讲座2场(次)。“5.12”期间,全市地震部门组织集中科普宣传活动6场(次),市地震局做客《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从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防范、科普宣传等方面与广大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年内,各级地震部门深入社区、校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讲16场(次),保山市防震减灾科普馆接待参观学习人员5批次,共计200余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面,为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和建设平安保山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抓实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基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以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为主,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构建起“县县有网、乡乡有员、上下贯通”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为提升乡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邀请省地震局专家到乡镇开展基层防震能力调研与风险预评估工作,推动基层防震减灾能力整体提升。
六是开展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确保地震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及时制定下发了《保山市地震局关于开展全市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对全市29个观测站点观测环境受影响情况和59套地震监测设施受破坏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存在隐患及时排除,确保了全市地震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各类地震监测数据准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