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财政 2023-04-03 18:58 发表于云南
东河是怒江左岸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保山市隆阳区东北部,隆阳区境内全长95.4公里,流域面积1481平方公里,流经13个乡镇(街道),189个行政村,居住总人口63.04万人,被誉为保山的“母亲河”。
2021年4月,《云南省保山市治污不力“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典型案例曝光了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问题曝光后,保山市深刻汲取“东河之问”沉痛教训,坚决扛起东河治理政治责任,凝心聚力抓整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9.54亿元,启动实施东河治理14个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49.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8.9亿元。通过常抓不懈、合力攻坚,东河水质逐步得到提升,提前实现水质监测断面脱劣目标。
推进系统治理。
通过市本级预算安排1亿元统筹用于支持以东河干流及两侧控制范围为主线,三级生态廊道、四段管控空间为支线的东河流域水岸一体化治理。
强化截污控源。
统筹污水处理费、水安全保障工程专项资金、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资金共计3.06亿元,用于实施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及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目前,市政道路已完成管道铺设46.5公里,完成率99.34%,老旧小区累计铺设主管网145.3公里,完成率77.9%。同时,通过向上争取、申请专项债支持等多渠道筹集资金3.7亿元,支持实施污水厂新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2.8万吨,支持开展30条一级支流、33条二级支流、3条三级支流及易畴河等7条城市河道清淤。
开展节水利用。
本着解决保山坝特别是东河流域水资源供求矛盾问题,及时补充生态流量,推动东河流域水生态恢复,筹集资金1.78亿元用于支持保山大柱山隧道调水工程及东河流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大柱山隧道调水工程施工至已完成一标段建设,具备向外补水条件。
通过近两年的治理,东河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污水处理大幅改善。中心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已提升至12.8万吨,彻底解决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生态流量明显增大。东河补水量由每日3000立方米增至目前的2万立方米,有效地解决了东河生态流量不足的问题。截污能力显著加强。随着老旧小区及市政道路截污管网改造工程的推进,保山中心城市污水直排现状逐步得到改善。实施78774户农户户内“四水”同收工程,基本上遏制生活污水直排东河的现状,补齐了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保山市将继续以东河流域污染治理为起点,精准高效投放资金,最大限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将东河两岸建设成为生态廊道风景线、群众休闲游憩线、水生态水文化体验线,打造“中国高原盆地生态治理典范标杆”,实现“东河之问”到“东河之治”再到“东河之美”,让母亲河再现真颜。
供稿:李 凡
编辑:石庆霞
保山财政
宣传、转发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发布保山财政、金融政策,发布保山市财政局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