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工作。
(二)负责全市旅游规划管理,监督旅游规划实施;参与各级各部门涉旅规划的评审;组织对旅游重大项目的论证工作;参与旅游项目前置审批;负责旅游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督查;对旅行社、旅游饭店、特色客栈等旅游要素的产业规模进行调控。
(三)负责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开发和保护工作;负责协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指导旅游新线路、新产品开发;开展对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旅游重点项目、旅行社招徕业绩的考核、评比和奖励。
(四)负责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信息发布;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和使用好旅游发展资金及其他上级补助的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引导旅游业的社会投资和利用外资。
(五)负责旅游市场研究和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负责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组织旅游对外宣传和重大营销活动;组织、协调重大旅游节庆和会展活动;负责保山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
(六)负责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负责旅游行业管理,承担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游购物商店等涉旅企业及导游人员的审批服务和等级评定事项。
(七)负责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实施服务质量管理;受理旅游投诉,维护好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负责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旅游应急救援工作。
(八)负责制定旅游人才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旅行社、旅游饭店、导游及其他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全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市旅游业协会工作。
(九)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承担保山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转变发展方式,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2015年,全市紧紧围绕打造“三张旅游名片”,坚定不移抓市场,坚持不懈育产业,凝心聚力抓项目,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推进了一批温泉度假、珠宝购物等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拓宽旅游消费人群、让利广大游客等措施,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激活旅游市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279.38万人次,同比增长16.1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83%,接待国内旅游者126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3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2.79亿元,同比增长28.42%,其中,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669.71万美元,同比增长19.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9.29亿元、同比增长28.71%。主要客源除省内和周边省、市为主外,中远程游客明显增多,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游客空前增长,散客自助自驾游成为主旋律,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旅游市场回暖向好。
(二)坚定发展思路,旅游规划不断完善
围绕打造“三张旅游名片”,坚定“龙头带动、两翼驱动、三都联动、全面推动”的发展思路,编制了《保山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谋划,高水平编制了《保山温泉国家公园规划》,提出了创立中国首个、世界第二个温泉国家公园,建设保山市全域全时全民的温泉国家公园,提出了温泉国家公园保护重点和建设重点。指导县(区)完成了十三五旅游规划和《澜沧江映春湾文化旅游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龙陵象达侨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龙陵邦腊掌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
(三)强化项目支撑,旅游产业全面推进
火山热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暗访评定,善洲林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热海玉温泉、腾冲悦椿温泉被国家温评委评定为首批5星级温泉企业。龙陵县松山遗址旅游开发、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项目等7个省考项目和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决定11项工作顺利推进,2015年全市共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9.84亿元。保山珠宝城、青华湖、施甸契丹温泉古镇项目、昌宁十万亩樱花风情长廊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景区旅游厕所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7座,和顺景区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景区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向上申报各类种项目35个,其中,和顺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江东银杏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24个项目得到支持,共争取省旅游发展资金3075万元。包装上报了隆阳区高原温泉旅游小镇、施甸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腾冲绮罗古镇等招商引资项目36个。市级成立了永昌旅游投资公司,施甸、腾冲、龙陵分别成立了县级旅游投资公司,通过搭建政府的旅游投融资平台,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引导力度,加大对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解决旅游招商引资难、项目开发难的问题。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旅游三年提升工程,2015年,安排350万元扶持资金对全市17个发展积极性高、基础设施优、生态环境好、特色突出的村庄打造生态型、文化型、观光农业型、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对扶持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经营示范户等给予资金扶持。猴桥黑泥塘等3个村列入省级特色旅游民族村寨。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举办保山市第三届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积极组织市内旅游企业参加201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百佳十强”旅游商品遴选,龙陵县石斛产品系列荣获铜奖并入围中国“百佳十强”旅游商品。
(四)拓展发展空间,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扩大
一是抓航空旅游。加快发展航空旅游,组织参加第13届亚洲航线发展大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云南航空旅游市场推介会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市政府与东航云南公司签订保山、腾冲航线运营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联合营销、航线开辟等工作。隆阳区、腾冲市分别出台航空旅游市场培育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市场培育,保山、腾冲两机场联动推进,两地间的空地联运产品“空巴通”于2015年9月1日投入运行,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共发送散客434人,团队游客8709人次。保山机场于2015年10月25日开通了“保山—北京”首条省外直航,并引进瑞锋航空运营空中游览和驾驶飞行体验项目。腾冲机场12月20日新增西安直航,省外直航达到5条。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到北京、深圳、重庆、成都等通航城市开展旅游推介、招商引资、合作洽谈。二是抓事件营销。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策划、举办了“中国远征军之路”、“RW50腾冲‘重走远征路’国际越野挑战赛”、“千名华人祭英烈”、“惠通桥——滇缅路二战纪念馆奠基仪式”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保山—龙陵—畹町—腾冲”被列为65条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滇西抗战文化旅游备受关注,国内外主流媒体共37批次、400多人次到保山采访报道,大批游客前往保山寻访、凭吊。全市还相继举办了腾冲花海节、银杏节、鸢尾花节、边交会,保山端阳花市、潞江坝咖啡文化旅游节、北庙湖铁人三项赛,昌宁天堂山户外山地赛,“舌尖上的保山”首届传统美食网络评选活动,“热海杯”中国温泉朝圣地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聚焦社会媒体关注,带动保山旅游宣传。三是抓品牌推广。市级和腾冲、龙陵、昌宁继续在昆明、保山、腾冲等机场投放形象广告,在昆明、版纳、芒市、大理、香格里拉等机场共计1200个视频点播放保山旅游形象片,在《2015北京交通导览图》开展“秘境滇西”广告宣传和线路推介,完成全市旅游大巴车身形象提升工程,利用主流媒体加强宣传保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四是抓智慧旅游。完成保山“智慧旅游”站群系统建设,为企业、游客和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平台与携程、蚂蜂窝建立了酒店、客栈和景区门票的分销接口,实现在线交易,保山机场、保山客运站“智慧旅游”服务点建成。保山旅游微信、微博宣传效果大幅提升,微信开通两年,关注人数已达6400多人;微博粉丝数从2014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4.8万多人。支持、指导旅游企业、经营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在线预定和交易。目前全市A级景区60%以上实现网上预定,星级饭店、客栈运用率达100%。与驴妈妈、中国移动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旅游信息化建设。五是抓市场营销。积极参加省旅发委组织的海外营销活动及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15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展、2015上海旅游节、第三届南博会、四川第二届国际旅游交易会、云南旅游赴邻近省市房车路演推介、云南旅游与航空赴西北、东北直航城市推介会、密支那目瑙纵歌节暨克钦邦邦庆等旅游节会,到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哈尔滨、厦门、贵阳、昆明等客源地开展旅游专题推介,邀请海外买家和全国组团社负责人共23批次、500余人次到保山、腾冲、施甸、龙陵实地考察产品线路。六是抓区域合作。与怒江、德宏签订“七彩云南·秘境滇西”精品旅游线路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南方丝绸之路精品线路合作联盟,继续推进中缅(腾冲至密支那)边境旅游和无障碍旅游。“腾冲—瑞丽”被评为全国自驾游精品线路之一,“中国远征军之路”、“高黎贡山徐霞客之旅”、“百花岭观鸟摄影之旅”、“潞江坝一日游”等特色线路陆续推向市场。
(五)优化发展环境,旅游行业管理全面加强
一是加强星级饭店、旅行社、导游的日常管理,完成了部分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餐馆、旅游汽车、旅游汽车驾驶员的等级评定和旅游购物场所的初评工作,围绕保山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做好全市旅游行业的创建工作。截止2015年12月,全市共有星级饭店35家、星级经济型酒店8家、五星级特色民居客栈1家、星级旅行社32家、星级旅游车公司3家、星级旅游汽车223辆、星级旅游车驾驶员231名,星级导游661名,全市星级旅游企业和星级旅游从业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旅游标准化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二是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组织召开了全市旅游市场整治联席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全市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制定下发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以“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或消费,旅游商品价格虚高、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旅游市场存在高额回扣,景区周边小商贩掺杂、掺假、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合理低价组团、买团卖团,旅行社不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等行为”为重点的旅游市场整治活动,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1083人次,检查企业326家次,导游员503人次,提出整改意见238条,处罚企业23家次,处罚个人12人次,行政性罚款20.6万元。开展了玉器、银器市场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旅游购物市场高额回扣等违法行为13起,对违法企业罚没款达65万元;开展了旅游纪念品市场专项整治,共查处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企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案件12件,企业12家,行政处罚65.6万元;查处强迫购物等相关违法违规案件18件,涉及企业2家,涉及人员16人次。三是加强全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开展了4次大检查活动,全市旅游行业安全形势平稳,全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零报告。四是抓好旅游投诉受理,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广泛设置旅游投诉电话,进一步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布24小时旅游投诉电话,随时受理游客的咨询与投诉,2015年,全市共受理旅游投诉案件22起,做到了结案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到100%。
(六)夯实人才基础,旅游行业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摸清旅游人才底数,完成了旅游人才调查统计工作。据调查统计,全市涉旅单位共有8526个,从业人员6.5万多人,重点旅游企业187家,直接从业人员8723人。其中,旅游人才3533人,中高级管理人员130人,中高级导游62名。二是建立了旅游专家库、旅游人才库、旅游人力资源库,已入库9139人,基本涵盖旅游六大要素的各类人才。三是深入推进实施旅游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全市旅游行政干部、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各类旅游专题、资格认证培训。全年共组织开展了乡村旅游、温泉健康讲座、智慧旅游、缅语、边境旅游业务等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七)凝聚发展合力,机关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按照动员部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比学赶超等各个环节的要求,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贯穿工作始终,以“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为载体,以“比学赶超”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比出了发展重点,“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干实事谋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深化作风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实施办法,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纳入2015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为一级行政单位,无二级单位。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实有人员编制26人,其中:行政编制19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待消化暂定编制7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19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待消化暂定编制7人。离退休人员4人,其中:退休4人。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3辆。
第二部分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表)
第三部门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决算总收入1107.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83.31万元,占总收入的97.85%;其他收入23.79万元,占总收入的2.15%。与上年对比情况:决算总收入比2014年增加290.57万元,主要原因为省级、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决算总支出1107.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3.31万元,占总支出的16.56%;项目支出923.79万元,占总支出的83.44%。与上年对比情况:决算总支出比2014年增加90.57万元,主要原因旅游重点项目增多,工作力度加大,工作经费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5年用于保障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机关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83.31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8.99万元,原因为人员增加1人,工资改革后工资增加。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8.25%;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1.75%。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5年用于保障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923.79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1.58万元,主要原因:旅游重点项目增多,工作力度加大,故工作经费增加。
。主要项目支出如下:
1. 重点项目工作经费228万元。
一是第一批17个旅游特色村首期扶持资金170万元;二是腾冲马站挂帮包扶贫工作费16万元;三是市级考核奖金及上海招商引资会经费42万元。
2. 规划编制工作费238万元。
一是《保山温泉国家公园规划》编制工作费99万元;二是隆阳区百花岭乡村旅游规划费补助60万元;三是腾冲中和勐蚌社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费补助40万元;四是《保山旅游总体规划修编》21万元;五是腾冲荷花镇肖庄社区旅游产业发展补助10万元;六是《保山十三五旅游规划编制》8万元。
3. 宣传促销工作经费405万元
一是航空旅游工作费110万元(含第三届航空旅游保山推介会及参加亚航发展大会费用);二是旅游形象宣传206.7万元(含昆明长水机场保山旅游宣传广告费100万元、“七彩机场媒体”宣传费25万元、母其弥雅保山旅游形象宣传费10万元、全市旅游大巴车外观更新费60万元、宣传片制作费3.7万元、主流媒体及旅行商考察费8万元);三是旅游节庆宣传费50.2万元(含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费用24.7万元、2015上海旅游节费用10万元、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品牌推介会、赴台湾考察、南亚博览会费、东北西北旅游推介会等会展15.5万元);四是智慧旅游项目工作费17万元(含平台建设费13万元、新闻及微信平台宣传费3万元、旅游网络服务器托管费1万元);五是宣传品制作5.1万元(含《北京交通游览图》编绘费3.5万元、《温润保山自助游手册》制作费1.6万元);六是举办“热海杯”温泉朝圣地摄影大赛、舌尖上的保山传统美食评选经费16万元。
4. 举办大赛及业务培训费52.79万元
一是组织“奔腾杯”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谁是棋王”赛事活动补助经费24万元;二是举办全市乡村旅游专题培训及旅游行业业务培训经费18.79万元;三是参加省市级组织的处级领导挂职学习、省内外业务培训、科级干部双百培训等经费10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83.31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7.86%。与上年对比增加266.78万元,主要原因:旅游重点项目增多,工作力度加大,故工作经费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9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3.07%。主要用于实施重点项目、编制规划、宣传促销、举办大赛及业务培训工作。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9.7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2.3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01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43万元。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增加3.87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公出国(境)1人,费用2.31万元;公务用车修理费2万余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5年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因公出国(境)团组1次,出国(境)1人,即赴台湾开展旅游宣传宣传推介。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2.31万元,比2014年决算增加2.31万元,原因:2014年无因公出国(境)人员。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未购置公务用车,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3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6.01万元。其中:运行维护费6.01万元,比2014年决算增加3.02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5年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80批次,300人,接待费开支1.43万元;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接待费开支0万元。公务接待费比2014年决算减少1.46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工作所需的业务接待。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7.79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46万元,主要原因:因公出国(境)1人,费用2.31万元;公务用车修理费2万余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邮电、差旅、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拨交工会经费。
(二)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2016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