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2-5-/2021-070700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商务局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1-07-07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2020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电子商务发展经费)

一、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保发〔201512号)文件规定,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实际,市商务局提升改造市级电商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电商服务功能,为全市电商企业和有意从事电商的创业者提供电商咨询、电商培训、客服培训、实战演练、美工策划、商品定位、产品摄影、创意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包装运输、售后管理、“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等“一站式”服务;建设市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不断调试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在配送过程中逐步调整优化配送线路和运营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益;统筹开发电商交易数据收集平台,实时掌握全市电商交易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统筹开发溯源系统,将全市45户重点农产品上行企业纳入系统,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溯源。以上4个项目建设完成通过验收后,支付承建方90%的项目资金,剩余10%的尾款共920000.00元,为项目质保金,待质保期满后拨付。20203月,市商务局支付市电商服务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市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尾款153708.27元;剩余资金为为电商交易数据收集平台、溯源系统尾款,应于2021年支付。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166号)部署要求,市电商办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组织研究2020年度电子商务发展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工作。此次自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跟踪问效,确保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严格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有效运行;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客观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按照《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保财外金〔20204号)文件,于2020年初市财政将资金920000.00元下达到我局。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良好,严格资金用途,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截用等现象发生。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严格加强和规范商务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资金使用管理方案。专项资金的管理遵循依法设立、统筹兼顾、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跟踪监督的原则,资金申报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安排使用合法、合规、高效。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优化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退出机制,加强对站点日常运营管理考评激励新建贫困村电商服务25,清理退出电商服务站点12并重建。对部分服务站点重新设计物流地址编码,有效整理配送资源,降低配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并为246个偏远贫困村打通最后一公里,填补商业快递空缺。鼓励电商经营主体抱团发展,通过集中仓储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电商产业集聚区3千克以内包裹快递费用从10多元下降到3元左右。2020年全市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00.19亿元,其中:销售额47.03亿元。完成农村网络零售额27.04亿元,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17.9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1.48亿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25.21%,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33.13%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24%,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6.2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6.29%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的满意度达92%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各项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根据既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本项目绩效评价等级为“优”,自评得分为98,较好的完成了项目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指标。市商务局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确保实际支出与项目规定的用途一致,能够确保资金使用做到公开、公平,按程序上报和审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无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2020电子商务发展经费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电商服务体系、降低了电商物流尤其是乡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产品上行下一步,我们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公布,作为下年度项目计划的编制依据和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工作经验

1.严格强化资金管理。我局在项目资金过程中,严格按电商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资金申报流程,并积极向市财政汇报、跟踪落实,确保了专项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发挥了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市级电商服务中心统筹全市电商服务工作。市电商服务中心加强对县、乡、村3级电商服务体系的指导,对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周边农产品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开展电商企业与乡镇电商服务站点资源对接活动,推动127个站点融入电商供应链推动356个站点开展代买代购服务、342个站点开展农货代销服务、110个站点开展水电气缴费服务、198个站点提供话费充值服务。根据智慧乡村管理系统监测,全市活跃电商服务站点达31.71%

3.发展同城配送确保供应。鼓励线下供应企业开通线上购物渠道百大、红叶、大昌隆云莱便利、7天便利等70商超积极响应,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展同城线上交易,重点保障蔬菜、蛋奶、粮油、米面等基础民生商品,确保供应充足,疫情期间每天线上配送1000余单。鼓励各小区设置定点投放点,做到配送不进区、不入户,保证安全距离,向市内384名骑手推广无接触配送,既方便快捷,又减少了采购聚集性接触,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二)存在问题

1.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亟待加强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占农产品产值5%左右,与省级要求差距较大我市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够高,大部分网销农产品为初级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供应链不完善,没有形成真正的商品,持续供货能力不足,不具备在网上大规模销售条件。

2.部分农村地区配送有项目支持,项目结束后继续配送存在困难。村淘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邮政都在农村铺设了部分终端网点,由于终端网点本身无法盈利,成本又无法降低,末端收费又很难实现,政府从上到下不能统一资源、不明确收费问题,导致大部分末端网点亏损停业,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缺乏可持续性。有的配送路线因有政府补贴而开通,项目结束后难以维持。

(三)工作建议

1.多措并举推动农产品上行借助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的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平台采购商,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重点推介市内贫困村特色农产品。鼓励各县市区结合辖区内农产品销售半径筛选适宜打造网货的农产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追溯体系建设,支持电商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大对服务本地的生鲜类电商企业扶持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落实好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兑付奖补资金。

2.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针对偏远运输成本高地区,发改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核算配送补贴,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通过收和补的方式解决快递进村的运输成本问题。鼓励扶持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农产品上行带动上行快递量,从源头增加快递业收入。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下一步,市商务局紧盯电商新模式发展变化,持续更新电商服务体系功能,做好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运营指导工作,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为重点,推动全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