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2-5-/2019-073100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商务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9-07-31
  • 文号
  • 保商发〔2019〕74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商务局关于政协保山市四届三次会议第0179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餐饮档次水平促进保山旅游业提质升级建议的提案(017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对消费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按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供给,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深入推动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直以来,保山市商务局积极支持全市餐饮业做大做强,培育餐饮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餐饮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促进大众餐饮消费,引导餐饮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2015年印发了《“舌尖上的保山”工作方案》。为切实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立足保山独特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培育为核心,菜系发展为重点,品牌塑造为突破口,以餐饮业为龙头,带动保山菜、保山果、保山茶、保山花、保山菌、保山咖啡、保山畜、保山鱼、保山粮等保山特色食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加快保山菜系开发创新,构建“保山菜”产业,打造“舌尖上的保山”品牌形象,形成“以保山菜拉动高原农业”聚合发展效应,促进“保山菜”产业健康发展,为保护民族文化、繁荣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二是于2018年12月印发《保山市商贸领域优化供给激发潜力推进消费提升级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商贸领域优化供给激发潜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保山实际,优化提升消费供给、深入挖掘新兴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实施绿色餐饮发展项目:构建绿色餐饮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络绿色餐饮服务。鼓励餐饮企业重装升级,推进“明厨亮灶”,改善餐饮环境,提升餐饮美食品质。推进“保山菜系”和绿色食品聚合发展的大产业。实施夜市消费发展项目:推进商圈建设工作,在大型商圈、特色步行街规划设置特色风情夜市,引导大型商贸企业、餐饮企业和特色街区开展夜购、夜娱、夜宵等夜间消费服务。积极协调文化旅游部门推广夜间游览城市与夜市消费相结合路线,进一步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推进夜市经济发展。

三是2018年12月联合12个部门印发了《保山市推动绿色餐饮发展若干意见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18〕17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着力打好“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以及云南省商务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拟在保山市餐饮和宾馆饭店行业深入开展绿色餐饮工作。

四是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从2018年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20万元用于支持33户餐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重点扶持2户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以保山菜系为主的企业;从2018年度外经贸内贸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50万元用于补助2018年促消费稳增长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从2019年外经贸内贸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131.8万元用于择优奖励现有限上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和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流通企业。从2019年外经贸内贸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30万元资金专向用于促进餐饮业发展,重点支持我市5户带动力强、以保山菜系为主的餐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引导我市餐饮行业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保山中心城市餐饮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一部分餐饮美食已结合项目统筹形成有特色和规模的美食广场,比如原农民街项目组织的美食广场、滇西农特市场配套特色烧烤城以及龚家庄美食街。

六是市规划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方便市民日常生活、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为目标,已编制完成《保山市中心城区商品市场布局规划》,并于2015年通过市人民政府审批(保政复[2015]9号);因城市总规调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今年再次启动《中心城市商品市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招标和现场收资,正在进行方案编制,该轮规划将结合板桥、金鸡等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区特色商业街区,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等要素统筹考虑特色饮食布点,集中打造特色餐饮广场或街区,推动餐饮业发展,促进保山旅游业提质升级。

七是支持保山市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多年来,保山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开展相关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2005年第一批即普查列入县级以上保护名录253项,是云南省非遗保护项目较多的州市之一。到2018年底,全市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达287项。在非遗项保护目中,传统饮食类项目44项。其中省级项目有醋制作技艺1项,市级项目有金鸡“火瓢牛肉”制作工艺等18项,县级项目有土鸡枞酱制作技艺等25项,它们都是久经市场考验的活的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们都掌握着珍贵的传统工艺技艺,都已经列入保护和支持范围。

八是打造乡村旅游农家乐:保山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将以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发展为引领,以乡村自然人文资源和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特色旅游小镇为支撑,以旅游农庄为重点,以旅游特色村、特色民宿、农家乐为抓手,将全市乡村旅游点串连成乡村旅游环线,构建全域乡村旅游大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2000多家、民居客栈8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如腾冲市江东银杏村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先后建设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月台、文化晒场、风雨长廊等,通过现场演示腾冲皮影、纸伞、绒锈和腾冲各种地方名特小吃的制作工艺,把展示乡村民俗文化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乡村旅游产品,如野生古树茶、生态蜂蜜、心叶百合粉、松子、纸伞、背幺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挖掘乡村美食,如昌宁四角田村的野生菌宴、卡斯镇兰山村的“清水火腿”“土鸡煮火腿”“火腿焖洋芋”,龙陵龙江稻田鱼、横山村烤土鸡,腾冲银杏村的百果宴、马站乡的赶马肉等;打造游万寿菊花海、观万亩油菜花海、赏田园风光等活动。

九是提升老字号影响力:保山市商务局一直在积极鼓励餐饮企业申报“老字号”,目前保山市全市共有7家老字号企业,一是组织老字号企业产品上线京东云南老字号官方旗舰店销售,目前共在平台上销售产品有15种;二是收集素材,报中宣部集中宣传老字号品牌;三是提升老字号品牌效应,创立企业文化。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大政策支持

各级商务部门积极争取本级财政对消费促进工作的支持力度,安排的项目要对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扩大消费和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二)广泛宣传引导

深入开展消费促进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消费升级、商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报道,强化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和典型应用案例的宣传推广,及时反映我市消费市场发展情况,引导消费者形成文明、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为我市消费升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强化服务意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及时研究解决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放管服”的改革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市里的改革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助力商贸企业发展壮大。

(四)开展涉旅企业诚信评价。推进保山市“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上线经营户诚信体系建设,下拨30万元专项经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保山市食品安全协会签订《保山市“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上线经营户品质指数评价项目合同》,委托保山市食品安全协会组织专人以明察和暗访的形式用一年时间对全市“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上线旅行社、餐饮服务单位、住宿服务单位、商品零售经营户、旅游包车及租赁车企业等1027家上线涉旅企业和新增上线涉旅企业开展品质指数评分评价工作。通过评价了解掌握全市涉旅企业整体情况,促进涉旅经营户服务品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旅游经营与消费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全市旅游业形象。

(五)开展涉旅企业“红黑榜”制度。制订《保山市文化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实施方案》对进入“红榜”的文明经营的涉文涉旅企业和先进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公开表扬;对进入“黑榜”的涉文涉旅企业和从业人员在经营行为中的诚信缺失及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通过实施“红黑榜”制度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旅游环境,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为促进全市文化旅游系统高质量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保山市商务局

2019年7月18日

(联系人:周明德,联系电话:30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