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樱等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建设保山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省委陈豪书记在保山调研时,要求保山要立足于“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定位。“山水田园城市”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角度要求我们把保山建成生态宜居之地,“历史文化名城”则是从历史的角度肯定并要求我们传承好保山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开放创新之城”则是以国际的视野来定位保山的未来。市委赵德光书记指出:保山的发展要从易乐池时代向青华海时代转变、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从农村时代向城市化时代转变、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变。保山中心城区规划人口2020年将达到50万,2025年达到90万、2035年达到160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将达到650.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02%。可以预期,保山未来将会成为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展商贸服务业前景十分广阔。
保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商贸集散地和战略要地,南方丝绸古道、史迪威公路均选择保山作为出入境的重要节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及孟中印缅、中南半岛两大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仰光、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两大国际通道在保山交汇,保山国际区域中心的优势凸显,所以将保山打造成辐射南亚东南亚大城市的条件具备,符合“开放创新之城”的定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坚持跨越发展开放为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文化等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和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建设,高水平编制规划,积极推进保山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形成。
一是《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该规划在商业市场规划章节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保山中心城区的服务职能,规划结合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和居住片区,共形成五大市级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分别为: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市场、下村商贸市场、汽配商贸市场、工贸园商贸市场、辛街商贸市场。各片区和组团结合商业中心布局若干专业市场,现状分散小商品贸易逐步迁入集中的商贸市场区内。
二是目前已经完成60平方公里范围的《保山中心城市商品市场布局专项规划》编制,规划提出要建设两个国际商品交易市场。第一是依托猴桥国家级口岸、西南丝绸古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猴桥自由贸易区,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前沿阵地;第二是结合东南亚经济圈与南亚经济圈国际市场需要,在保山火车站东面建设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满足中国与东盟国家小商品国际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两条国际通道(泛亚西线、泛亚北线)、两个出口(瑞丽、猴桥)区位优势,发展国际大物流市场;依托国际大物流市场建设国内物流中转基地,建设五个国际贸易保税区,建设“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快速服务网点”物流市场体系,为建设保山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提供快速物流保障。
三是通过公开招标,邀请国内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单位进一步优化完善《保山中心城市商品市场布局专项规划》,已由云南省城乡规划院中标,目前,正在开展规划修改提升。该规划将按照保山中心城市160平方公里的规划布局,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商业体系(保山中心城区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居住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商业业态(商业街、大型零售商业网点、重点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大现代物流业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保山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我市商贸和物流业。一是做好规划。依托国际大通道建设,做好商贸物流规划布局;认真研究缅甸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和市场需求,规划布局保山面向缅甸、印度等国家市场的商贸中心和重要产品出口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涉及领域广、带动作用强,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尚待开掘的“黑大陆”,物流带来的人流、车流、货流、现金流,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我市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境内重点物流项目正加快推进,全市跨境物流工作以云南瑞和锦程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已在保山、瑞丽、缅甸甘拜地、密支那、曼德勒、皎漂等地投资建设公铁联运和通用集散型物流基地。三是要解决好商贸物流项目用地等政策问题。目前,商贸物流用地归为商业用地,不利于物流产业发展;要把商贸物流用地视同为工业用地,更好地促进解决市场销售终端的问题。四是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功能、节点布局。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依托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枢纽优势,围绕工贸园区、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物流需求集聚地,在重要物流节点区县,根据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物流园区。
(二)建立具有国际品质和地方特色的商业发展体系。一直以来,全国各地的发展模式主要靠投资拉动、外贸进出口和消费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因素,又以投资拉动和外贸进出口为重,消费被一定程度上忽视和淡化,直到2007年消费超过其他板块对国民经济作出4.5%的贡献才改变了这一局面。反观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外贸进出口规模不大,外贸依存度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投资拉动是我市目前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促进消费增长则是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新的增长极,结合保山城市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商业发展模式,打造出新的消费方式、培育新的消费理念、营造新的消费环境,传统的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以及网上销售只应是消费的补充,而不应该是主力。要规划建设2-3个上规模上档次集高端百货、品牌超市、主题商场、星级影院、数码港、休闲娱乐等组成的商业中心或一站式购物广场,如五洲国际广场;要规划建设2-3条专业街区或特色步行街,如永子街区、南红玛瑙街区、保山小粒咖啡街区等;要规划建设1-2个特色旅游、休闲、购物小镇,将商业规划与旅游有机结合,推动保山成为“宜游”的城市。
(三)促进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猴桥口岸优势,积极推进境外通信网络、道路交通、国际快递物流体系、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支付平台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海外仓” “边境仓”、配送中心和售后服务网络,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品牌。着力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外贸企业、内贸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促进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服务意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及时研究解决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放管服”的改革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市里的改革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助力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商贸综合执法要从管制思维转变为亲商思维,要以促进地方商贸服务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服务商贸企业为落脚点,注重执法的科学化、人性化,既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又当好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促进者、市场消费的服务员,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感谢你对保山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商务局
2019年7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愍,303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