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龙陵县象达大栗坡抗战遗址挖掘保护的建议》的提案(05030132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抗战遗址历史情况
龙陵县象达大栗坡抗战遗迹位于象达镇营坡社区南海寨自然村。
1944年6月6日,中国远征军第2军第9师25团为主攻,攻击大栗坡残敌,同时阻击增援之敌。9日六时,各部在炮火掩护下,继续向大栗坡和板栗树攻击。27团1、2营,遇日军炽盛火力阻击,仍坚决挺进,激战至下午四时,越过鹿砦和铁丝网冲入日军阵地,展开肉搏,陈克非当即下令:“每连挑选勇敢、机敏士兵六名持手榴弹潜至敌堡下,乘敌射击间隙之瞬间,将手榴弹沿枪眼投入敌堡”。可惜手榴弹爆炸不良,终未奏效。整个战场弹如雨落、刀光剑影,远征官兵来回七次冲杀,弹药告罄,伤亡惨重。13日,远征军以密集炮火向大栗坡进行破坏射击,日军碉堡中弹四十余发,地面大部工事被摧毁。于十五时许,27团2、3营冲入阵地,占领了大栗坡大部。十六时,在大栗坡北端的反斜面遭日军逆袭,2营营副任省三和8连连副罗晋清阵亡,8连连长箫慕何负伤,战士伤亡半数以上。
经过休整补充的第9师于6月22日早上七时,经周密部署,对象达日军展开总攻。八时整以浓密炮火向大栗坡进行破坏性射击。向老街坡、象达街据点和指挥所(文昌宫)进行歼灭性射击。至十一时,老街坡、文昌宫已被远征军炮火压制,大栗坡堡垒大部被摧毁。25团2营开始向大栗坡攻击,越过鹿砦和铁丝网冲入敌阵后,利用日军残存战壕,向核心阵地冲锋前进,是夜,中日两军均三次增援,战至黎明,远征军仍未完全攻克。至24日24时许,25团第8连将大栗坡完全占领。
二、存在问题
(一)保护难度较大。一是象达大栗坡抗战遗迹处于自然状态下已长达80年,随后该地由当地群众自行开展农业活动,目前,所有战壕、掩体均被淹没,已不具备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价值。二是该遗迹属自然土质,在主体完全受损的情况,当前尚无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实施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保护经费比较少。虽然近年来专项经费有了大幅度地增加,但由于抗战遗迹较多,往往实施一个项目保护都需要几十万甚至更多,目前各级财政十分困难,保护经费非常有限。目前,该遗迹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故不能对应开展相关保护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结合今年开展的“四普”文物调查工作,进一步整合象达镇的抗战资源,将更多的遗迹、遗存申报成为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有效保护。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抗战文物的保护中来。
3.进一步探索、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抗战遗迹遗存的保护中来。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