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保山市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引入健康管理理念促进老年人旅居康养发展的建议》(第0504007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康养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尝试融入健康管理理念的建议
《提案》建议在康养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尝试融入健康管理理念。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在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旅游会展等领域实现融合,因地制宜、创新驱动,构建健康管理理念下的康养旅游模式,满足旅居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旅游需求,吸引更多旅居老年人到保山旅游。目前情况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发展壮大资源经济的意见》,将文旅康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纳入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群进行培育打造,成立文旅康养产业链群专班,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出台《保山市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旅居保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加快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实施方案》等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政策体系、配套措施逐步形成。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医养康养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四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保山市中医医院和4个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迁建项目,建设规模205452平方米,新增床位1100张。建设各级各类养老机构设施1015个,其中,敬老院(养老院/敬老公寓)6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43个,温泉康养机构1个。五是构建医疗支撑网络,实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保健院中医科100%全覆盖,以及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3个中医特色科室100%全覆盖。5家中医医院均已设置急诊科,4家中医医院设置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中医医院全面纳入120急救网络统一调度。以市、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会办中医为补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六是推动医康养产业融合。推动隆阳区潞江镇莫卡村赧浒景区观光式、隆阳区潞江镇芒旦村度假式、施甸温泉古镇温泉康养、腾冲市敬老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龙陵县西山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龙陵县龙川江蚌别温泉康养综合服务中心、昌宁县温泉镇特色产业驱动型等7个旅居养老试点项目建设,推进“温泉+旅游”、“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先后建成蒲缥温泉度假区、玛御谷悦椿温泉村、邦腊掌温泉颐养中心、鸡飞温泉等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多元化温泉康养旅游产品。
二、关于采用私人健康管家量身定制康养方案的建议
《提案》建议采用私人健康管家量身定制康养方案。与医学院校或者医院合作,招聘有医学、健康管理知识背景的员工,担任私人健康管家,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旅居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估计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其次,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为其定制个性化运动、观光、疗养、饮食等疗养方案,并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对其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既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效果,又能以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吸引旅居老年人多次到保山进行疗养。目前情况如下:
一是强化“温泉+”开发运用。坚持统筹谋划,全域布局、分类施策,充分挖掘城生态、康养、温泉、旅游、中医药等资源,培育“温泉+医疗”、“温泉+旅居”、“温泉+疗休养”和“温泉+度假”等六大温泉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温泉泡浴、中医康养、养生膳食、省心灵疗愈”等在内的多元业态,初步形成了腾冲恒益东湖温泉健康管理中心、龙陵县中医医院邦腊掌康养中心等具有保山特色的温泉医康养产业链。腾冲恒益东湖健康管理中心医养旅居、昌宁县柯街镇黑温泉医旅居、腾冲热海拾光医养旅居等3个温泉医康养类案例入选《旅居云南典型案例》。二是整合医疗养老资源。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深度合作,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比例达到100%。积极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已实现全市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隆阳区和腾冲市创建为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已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数(医办养)1家,养老机构设立医疗卫生机构数4家,嵌入式机构数3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个,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4个。有从事医养结合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25名,注册护士43名,康复治疗师4名,医疗护理员6名。大力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创建保山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13个。创建安宁疗护服务医疗机构11个,共有安宁疗护床位69个,保山市被国家列为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市。三是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先后举办“腾冲科学家论坛·温泉康养产业发展分论坛”、“‘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共推温泉医康养产业发展’主题温泉医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地热资源与温泉医康养产业发展’院士讲坛”和“备战巴黎奥运会 高原训练和温泉水疗康复圆桌对话”等,启动《我国特色医康养产学研体系建设研究》、《云南温泉康复治疗地图》等项目,探索创新“温泉+康复+运动”医康养融合文旅发展模式,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成招才引智、项目合作,引入院士团队助力温泉医康养产业发展等。四是建设健康管理平台。积极组织申报“多病共治护老人”行动项目,探索创新中医老年病专科诊疗模式,构建特殊慢病管理机制、搭建健康体检管理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干预、用药指导,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实现4家县级中医医院100%设立老年病科。其中,施甸县以老年病科加治未病科为试点,依托中医药健康管理中糖尿病患者数据库,引进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成立县域内首家糖尿病管理中心,实现糖尿病患者全程跟踪管理。龙陵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制定推广3个本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运用7类1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筛查老年综合征。开展老年疑难危重症远程诊疗,科室为老年患者提供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咨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康复服务。五是打造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腾冲市、龙陵县探索开展了中医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腾冲市打造腾越街道文星社区、中和镇新岐社区等23个医养结合示范点,先后开设理疗室、康复室,能提供针刺、艾灸、推拿、电疗、刮痧、中医足浴、中药饮片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同时纳入城乡医保报销定点范围。
三、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集预防、疗养、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议
《提案》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集预防、疗养、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私人健康管家需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旅游和管理等运用能力。需要发挥校企优势,加强合作,充分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专业对口,产学研一体化结合的定制式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能系统掌握健康管理专业技能、方法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服务知识,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复合型康养旅游人才,从而带动产业更好的发展。目前情况如下:
一是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医康养产业,参与医养服务工作,先后有中康颐养保山养老院、隆阳区老邻居护理院、腾冲金鑫康养服务中心等机构采取公建民营模式,提供养老服务。推动龙陵县中医医院与邦腊掌温泉酒店深度合作,共同开设康养中心,实现了“身心共浴”的养老体验。二是鼓励本地企业投资。成立市级康养旅居公司,统筹全市温泉资源,打造具有保山特色的温泉康养、度假旅居等标志性项目,助推全市温泉医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数字化平台。启动“云边旅居”平台和市域数字经济平台“云边行数据中台”运行,构建旅游景点预约购票、高品质酒店和特色民宿预订等旅游服务模块,打造数字康养旅居产业链。同时,全市优选26个温泉点,编制保山温泉康养旅游电子地图。三是强化外围市场引入。编制文旅康养产业链招商图谱,积极开展大健康、文旅康养和温泉康养旅居产业链招商工作,组织赴上海、重庆、西宁、长沙等城市开展文旅康养旅游专项推介活动,争取引进现代医疗、体育运动、健康养老、康养旅居等大项目落地保山,邀请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前来保山考察调研投资大健康、文旅康养和温泉康养旅居产业。2025年1—3月,全市共签订隆阳区永昌街道上营城市更新“暖山小镇”、和顺镇百岁园客栈建设、腾冲市热海三善民宿酒店等文旅康养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12.23亿元。
下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建议,引入健康管理理念,全力打造“旅居保山”新品牌,推动温泉医康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老年人旅居康养发展。一是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医康养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统筹,坚持多规合一,将“健康管理+文旅”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内容纳入“十五五”保山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保山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理清发展路径,将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医康养作为旅居产业的重点布局,统筹推进落实。在医康养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策划中,积极推动现代健康概念、新的医学模式和中医治未病以及适老化改造等健康管理理念的融入,全力构建多元化的康养旅游模式,充分满足旅居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旅游需求。二是推动产业融合,丰富医康养业态供给。聚焦打造“温泉喷涌·浴在保山”旅居品牌,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温泉“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发挥我市中医药和文旅资源禀赋,串联保山温泉医康养、中医药膳文化、非遗中医技法等,推进温泉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借助腾冲科学家论坛汇聚的宝贵智慧资源,引进一批国际医疗旅游龙头机构,建设一批健康管理中心,招引一批顶级养老项目,打造一批森林养生基地、温泉养生基地和中医药旅游养生基地,构建保山温泉康养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将健康管理理念的融入作为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抓手,以医养结合示范县、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等品牌建设为载体,逐步构建政府整合资源、企业运营服务、高校输送人才、乡村落地场景、游客复购消费的产业闭环机制,带动保山旅游业从“观光游”向“健康深度游”升级。三是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医康养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大对医康养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健康管理+文旅”IP体系,完善要素保障、税费减免、资金扶持、人才用工等方面配套措施策,实现保山医康养全系全域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制定医康养健康管理行业标准,引导制定个性化运动、观光、饮食等疗养康养方案,配备具有医学、健康管理等知识背景的健康管家,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健康生活指导、有效干预和连续跟踪服务。拓展“云边旅居”平台和市域数字经济平台“云边行数据中台”旅游服务模块,构建中医体质辨识预约、本地名医坐诊查询、温泉疗愈项目定制等健康管理模块,融入中医推拿、居家药膳配送等健康管理服务上门预约、石斛和田七等中药材衍生品和文旅商品一键购买等便民服务模块。四是抓实人才培养,构建医康养人才体系。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打造符合保山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升级、力量储备、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卫健、文旅等部门牵头,联合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职业学院、保山学院、保山技师学院等,开展“文旅+健康管理”专项培训和专业交叉培训,针对健康管理、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组织中医药资源实地考察、中医院(馆)实操等,探索开设“保山文旅资源与开发”课程;针对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探索开设“中医健康管理基础”、“康养旅游服务”课程,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文旅认知的人才,推动毕业生向“文旅健康管家”方向发展。利用导游、医护人员等文旅和健康管理从业者培训时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健康管理、旅游服务规范和温泉健康价值等课程,培养复合型服务人才;结合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开展开展“健康管理+乡村旅游”融合培训,对农户、乡村旅游从业者传授基础健康管理服务,让游客感受健康管理研学体验。五是强化宣传营销,扩大温泉品牌影响力。推进保山温泉康养旅居宣传进机场、动车站,打造“1+N”旅居保山宣传营销矩阵,在机场、动车站开展一组主画面宣传、设置一组立体字小品景观、摆放一系列海报、宣传展架和折页。以“温泉喷涌·浴在保山”为主题,策划一批“温泉养生与历史文化探寻之旅”或“山野温泉与户外探险线路”等高质量的温泉主题旅游线路,开发一批“四季养生之旅”、“中医研学之旅”等健康研学线路。加强与携程、飞猪、同城等知名平台合作,积极融入抖音、微信短视频等优秀传播平台,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宣传矩阵,加大保山健康生活目的地市场营销。通过政府,企业,媒体,用户及平台发力,联动德宏、怒江、大理打造“滇西旅居黄金圈”,多视角产出保山温泉康养优质内容。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