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心平、刘芮伶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咖啡+研学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0504011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多元咖啡产品研学体系,擦亮特色文旅品牌。保山作为云南小粒咖啡主产区之一,是新中国小粒咖啡科研和产业化生产的先驱,拥有丰富的咖啡种植资源、深厚的咖啡文化底蕴和成熟的咖啡产业基础。全市咖啡种植面积14.49万亩,有咖啡加工企业81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户、占全省18户的61.11%,居全省第一;全市建成咖啡庄园22个,其中入选省级精品咖啡庄园6个;注册咖啡馆174个、咖啡专业合作社88个、家庭农场6户;创建了以咖啡为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3个,策划推出了保山市—勐赫小镇—比顿咖啡产业园—坝湾新寨咖啡庄园—山顶一号咖啡庄园—丙闷大榕树咖啡体验中心—汗营走马咖啡产业园的保山精品咖啡研学线路,这些咖啡企业、景区、线路等充分融入历史、生态、人文、家风教育与红色教育,形成了全面的咖啡研学矩阵,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有力地激活了保山文旅资源活力。
(二)夯实研学基础建设,赋能文旅品质升级。通过全链条布局,多维度突破,促进咖啡研学服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自2019 年起与比顿咖啡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中西面点(咖啡方向)三年制中专全日制订单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160 余名专业学生,咖啡行业就业率达 95%。2023 年成立的保山咖啡产业学院,构建了“专业教学班+短期兴趣班+技能考证班”的多元培养模式,开设咖啡初加工、精深加工等9 门核心课程,致力于培养“从种子到杯子”全产业链技能人才,成为云南咖啡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全市多所学校依托咖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咖啡研学活动,保山一中、保山市示范教育集团学府校区、隆阳区潞江镇从岗小学等学校组织师生到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经所及多家咖啡企业,深入咖啡种植园,了解咖啡的种植环境、生长周期以及种植技术;在咖啡加工车间,学习咖啡豆从采摘到烘焙、研磨、冲泡的全过程,学习咖啡加工工艺,体验咖啡文化与本土风情。此外,依托咖啡景区、庄园、加工园区等,探索建设涵盖咖啡种植、采摘、加工、体验、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学旅游基地,多维度推动咖啡研学提质增效。比如:潞江坝山顶一号咖啡庄园对65处闲置院落进行规划、改造、建成12栋旅居房,吸引了深圳等地的咖啡爱好者到此研学旅居。
(三)强化宣传推广矩阵,扩大研学品牌影响力。以活动为载体,以宣传为助力,不断提升咖啡研学品牌辐射范围。按照“年有主题、季有发布、月有亮点、周有活动”的思路,持续策划组织“五个大家”“四季游主题”“秀一个保山给世界”短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在昌宁成功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春花茶咖”2025年春季云南文旅主题宣传活动及新闻发布会。强化与德宏、怒江、大理等周边区域旅游联动,实现区域客源互送。咖啡产业协会、佐园、高老庄等企业举办了全国咖啡杯测、冲煮、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庄园生豆赛等10余项赛事活动,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保山小粒咖啡的品质魅力。积极整合新媒体力量,邀请网络达人、省市级媒体记者前来采风,举办短视频大赛,并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强化了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建议,将咖啡文化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推动“咖啡+”产业升级。一是推动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咖啡+”“+咖啡”,以高黎贡山、热带风情等丰富旅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在旅居小镇、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寨、咖啡庄园、景区景点等布局咖啡体验新业态,促进保山咖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人才培养。支持保山咖啡产业学院与比顿、中咖等龙头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咖啡种植—加工—品鉴—文旅服务”全链条研学课程,推动职业院校与文旅企业合作开设“咖啡+旅游服务”“咖啡+市场营销”等跨界专业,培养兼具咖啡技能与文旅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拓展研学场景。打造“咖啡庄园研学路线”“咖啡工厂体验路线”“咖啡文化科普路线”等精品研学线路,开发“咖啡与地理”“咖啡与化学”“咖啡与历史”等跨学科研学课程,提升研学体验。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活动宣传、新媒体平台、社会化营销、内容营销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保山小粒咖啡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打造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共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