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9518791-2/20250610-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6-1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121号提案答复的函

朱庆、刘杨晓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挖掘滇缅公路历史,整合保山旅游资源,发展组团红色旅游的建议》(第05040121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保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黎贡山、地热温泉、南方丝路、善洲精神、滇西抗战等优势资源,不断探索活化红色资源新路径,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做足做活红色文章,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完善红色旅游设施,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市游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了《保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加快旅居保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及《加快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实施方案》等系列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标准,对保山市的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总体规划,明确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规划到落实,政策体系、配套措施逐步形成。

(二)注重文化遗产保护。通过积极申报项目经费,多方筹措经费1.3亿元,先后实施腾阳会馆(国立第一华侨中学)修缮、金鸡文昌宫(保山军民抗战动员大会会址)修缮、国殇墓园石质文物修复保护、滇西抗战纪念馆数字化保护利用、滇西抗战纪念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施甸江防遗迹群保护利用、松山战役旧址子高地保护修缮工程、惠通桥修缮等一批文化遗产物保护项目,恢复和建成保山历史名人堂、保山市博物馆“抗战中的保山”展厅、滇西抗战纪念馆、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董家沟侵华日军罪证展览馆、梁金山纪念馆、史迪威公路博物馆、松山战役纪念碑、滇西抗战纪念碑、保山华侨中学罹难同学纪念墓、立煌营碑记等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强红色资源挖掘。按照 “应查尽查、全面覆盖” 的原则,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目前,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9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12件。认定红色文化资源60个,其中,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4个,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7个,革命领导人故居6个,烈士墓及纪念设施13个。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松山抗战遗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善洲林场已成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四)抓实文旅品牌塑造。一是抓好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先后创建隆阳金鸡育德景区(3A)、施甸善洲林场景区(4A)、腾冲和顺古镇景区(5A)、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景区(4A)、龙陵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景区(4A)、龙陵象达镇红色朱家庄景区(3A)等7个红色旅游主题A级旅游景区。二是依托滇西抗战丰富的遗址遗迹资源,规划保山光尊寺(远征军大反攻作战会议会址、远征中学校址)—金鸡文昌宫(保山军民抗战动员大会会址)—腾阳会馆(国立第一华侨中学旧址)—滇西抗战纪念碑(国立第一华侨中学罹难同学之墓)—梁金山故居—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隆阳区18 处、施甸县 17 处)—滇缅公路惠通桥—松山战役旧址(7处)—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来凤山抗日作旧址—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李根源旧居等14项54处文化文物遗产,打造融合滇西抗战主题遗迹旅游、研学旅游、博物馆旅游、沉浸式体验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的滇西抗战主题游径,并于2025年4月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为云南省唯一入选项目。

(五)加强宣传推广营销。一是结合保山旅游资源特色,将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松山抗战遗址、惠通桥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有机串联起来,打造了“滇西抗战文化体验之旅”“杨善洲精神传承之旅” 等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其中,“滇西抗战文化体验之旅”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二是围绕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推出“跟着霞客游保山”系列图文及短视频,实施宣传营销、IP打造行动,多渠道加强对外宣传。组织赴青海省西宁市、湖南长沙市、山东日照、潍坊举办保山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参加省厅与携程在上海举办的专场推介会并做保山旅游推介,赴上海、苏州、杭州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拓展长三角区域客源市场。举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滇缅公路历史文化。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建议,挖掘滇缅公路的历史文化内涵,整合保山丰富的民族、民俗、生态、温泉等优势文旅资源,进一步推动组团红色旅游发展。

(一)抓好文旅规划编制。将组团红色旅游发展内容纳入“十五五”保山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保山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并以滇缅公路历史为主线,精心设计串联善洲林场、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松山战役遗址等景点的经典旅游线路,打造“历史文化探寻+红色精神洗礼+生态休闲养生”一体化旅游产品体系,配套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二)做好资源保护利用。加大霁虹桥、惠通桥等滇缅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管护和执法检查力度,发现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依托滇西抗战、艾思奇故居纪念馆、善洲林场、金鸡革命老区等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红色景区体验度,完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弘扬红色文化,做强红色旅游。

(三)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求,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连接公路,完善游客中心功能,科学布局旅游厕所,加强生态治理和城乡绿化美化,健全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建立健全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动与高校、旅游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一批熟悉保山历史文化、具备专业旅游服务技能的导游、讲解员和旅游管理人员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抓好红色旅游宣传。围绕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实施宣传营销、IP打造行动,多渠道加强对外宣传。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持续举办“我为保山代言”、“联纵杯·保山文旅”等保山文旅短视频大赛,在抖音平台开设“秀一个保山给世界”话题,把保山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呈现给全世界。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