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党保山市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管理的建议》的提案(第0083号)已收悉,感谢您们对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们所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发展现状
从实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政许可以来,全市共计审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累计277家,即隆阳区165家、腾冲市50家、昌宁县23家、施甸县20家、龙陵县19家。截至2020年6月,全市共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4家(实际经营75家),即隆阳区有39家、腾冲市45家(实际营业17家),昌宁县9家、施甸县6家、龙陵县5家(实际经营4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手机、ipad等随身便携式娱乐媒介的便捷性日益凸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市场逐年萎缩,日趋成为“夕阳”行业。正如您们所说,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值得重视,近年来,我局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整治,严厉查处了一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彻底杜绝该问题仍需要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二、近年来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市场管理情况
(一)注重疏堵结合,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为切实解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难题,一直以来,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文旅厅的安排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了整治常态化,推动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逐步走向规范。
本着“规范、有序、繁荣、发展” 的方针,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坚持以“预防教育为先、整治查处并重”的工作思路,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同时,注重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疏导工作。
1.加强培训引导。加强对业主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业主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每年组织网吧业主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传达国家及省、市关于互联网行业管理的相关要求,组织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精神,签署守法经营承诺书、安全责任书,让经营业主知法懂法,守法经营。例如今年我市开展法律法规培训3次。
2.严把市场准入。严格审核行政相对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法定代表人身份调查核实以及实际经营地址现场勘验,坚决杜绝中小学校200米内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问题。
3.强化宣传曝光。在政务公开栏和新闻媒体上予以全方位的正面宣传引导,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纳入“双随机”监管模式,重点抽查复查,推送企业诚信系统,列入企业“红黑榜”,进行个别曝光。例如:腾冲市潮流高信网吧纳入黑榜。
(二)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常抓不懈
全市文化执法机构始终坚持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整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结合各类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每年春节前后“两节两会”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春秋两季“护苗行动”等有序开展。
1.突出重点内容。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未实名登记和“黑网吧”为重点整治内容,对全市辖区内所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分片进行拉网式不间断的全面排查。坚决打击和取缔“黑网吧”,对市场巡查中发现的、群众举报的、相关部门通报的、新闻媒体曝光的,都及时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并配合查处取缔。例如:8月12日昌宁县文旅局联合公安局依法查处一家“黑网吧”。
2.突出重点部位。采取突击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对校园周边、车站商场、城乡结合部、居民安置区等重点部位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巡查,对查处的违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一律依法重处,并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3.突出重点时段。加强对放学时段、中午、晚上以及零点以后这几个重点时段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巡查力度,采取错时、交叉、暗访等方式,有效防范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日常监管中,县(市、区)执法机构坚持做到每周必查不少于两次。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坚持做到每天必查。
(三)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1.强化部门监督,推进社会参与。实行文化市场经营警示和监督举报公示制度,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并结合《保山市文化市场举报受理制度》,24小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受理工作,切实做到“有访必答、有报必查、有违必处”,举报接处率、回复率100%。积极通过各种媒体及宣传渠道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与管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落实技术安全管理措施,实行网民实名上网制。一是在实施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过程中,始终严格督促其落实核对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制度,上网信息登记制度,场内巡查制度,营业场所入口处悬挂未成年禁入标识,对预防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起到了较好的防范作用。二是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协作,积极推进“零点关闸”工作机制。三是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联合公安机关对全市辖区内所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场所上网人员必须到前台进行“身份证+人脸识别”双系统核实登记,未成年人系统自动识别不能登记上网,有效解决了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问题。四是通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社会投诉举报机制、聘请行业监督员等各种制度形成了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层面共同监督管理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违规经营的管理新格局。
(四)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每年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公安、市场监管、教育体育等部门联合开展春节前后“两节两会”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市场复工复市后,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安(网安大队)、卫健委疾控中心针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纠,有患必排。
通过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经营现象有了明显改善,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得到了有效遏制,有力地保障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市场的规范有序。2010年至2020年7月份,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306人次,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933家次,责令改正326家次,移送案件13件,警告50家次,受理举报76件,查办案件135起,共取缔“黑网吧”26家。
三、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一)成立网吧协会,强化自我约束
在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各县(市、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还先后成立了网吧协会。协会业主按照行业协会章程公平竞争,实现行业自律,同时日常通过组织开会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精神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经营上互相提醒建议,相互监督、自我管理,自觉抵制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努力打造经营规范、有序的上网空间,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二)推进网吧连锁,提升行业形象
持续推进网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改善经营场所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塑造文明、健康的网吧行业形象,利用市场机制改造和提升现有互联网上网服务产业,引导其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多业态经营模式方向健康发展。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整治工作是我局一直以来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依法从严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业主的法规培训,不断增强业主守法意识;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确保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再次感谢您们的宝贵建议,感谢您们对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监督和支持!此复函已经董大岗主任审签,若您们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致电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