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9518791-2-/2021-102001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1-10-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文化文化和旅游局关于保山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011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民建保山市委员会: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隆阳区板桥抗战遗址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已交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隆阳区人民政府协办。经对接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马王屯“立煌营”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不但记载了远征军将士的功绩,也承载着保山人民为滇西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惨痛代价。2010年,隆阳区人民政府已将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已在原址树立保护标志碑和说明碑,加强了保护工作。2014年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专门安排隆阳区5万元,恢复重建了“立煌营碑记石刻”。

(二)2019年,将光尊寺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将光尊寺(远征军大反攻作战会议会址、远征中学校址)、马王屯立煌营申报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三)2020年申报光尊寺防雷工程经费223万元,板桥镇自筹1300余万元完成青龙街道修缮,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从旅游革命考核经费中安排3500万元专项用于青龙街桥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打造,主要用于青龙街店面改造、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待基础设施完成后,将按4A级景区进行打造。除此外,市文化和旅游局还牵头打造非遗街区,从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免费补助入驻非遗商户房租,每年约投入80万元,引进有关少数民族美食、服饰、手工技艺、传统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商户入驻青龙街。

二、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项目推进情况

(一)项目背景情况

1.板桥镇青龙街历史悠久。由于区位特殊,自战国时期西南丝绸之路逐渐形成至今,西汉时期板桥形成集市,唐代在永昌道基础上形成了茶马古道“雪山道”,明代板桥古镇始形成,清代成为南方丝路古道重要驿站,清乾隆年间以龙治火更名为“青龙街”,民国时期成为商品加工集散中心大量建盖店铺,基本格局保留至今。今天青龙街的传统商业店铺、民居及历史遗迹已经成为永昌道上保留较为完整的古镇。

2.青龙街建筑格局和整体风貌保存完整。2001年板桥镇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出台《保山市板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进行整体保护,青龙街、万氏祖祠、万家大院、魁星阁四个项目被先后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建筑格局和风貌得到整体保护。

3.青龙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较集中。板桥镇共有非遗项目7项,其中省级三项:乌铜走银、甲马木版画、洞经古乐;市级两项:桂香楼、芝兰轩两家糕饼铺;区级项目两项:百年老茶馆、沙登甄子。值得一提的是,马掌铺、钟表修理店、传统理发店、特色小吃等各种传统店铺还在活态传承。在板桥青龙街最低落的时期,是老茶馆、糕饼店等非遗项目在坚守。

4.具备打造文旅示范项目的硬件基础。2020年,板桥镇实施了青龙街保护修缮工程,涉及路面、给排水、强弱电、绿化亮化等项目,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文物保护建筑年久失修、文化品牌亟待擦亮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千年古镇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发挥等问题。

5.全面组织调查。青龙街全长732米,平均宽8.6米,东西两列共有铺面356格,铺面产权少数为集体所有,其余均为居民建筑。临街铺面中,坍塌10格,危房31格,产权不清晰22格(北段10格,南段12格)。青龙街铺面目前已出租34格,自营130格,闲置181格,其中北段已出租19格,自营86格,闲置39格;南段已出租15格,自营44格,闲置142格。

(二)青龙街文旅项目策划及实施情况

1.2020年11月,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打造建设板桥4A景区的工作构想,投入旅游革命奖励资金3500万元,专项用于板桥景区打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与恢复,具体包括青龙街立面修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迎宾路(北津街)风貌改造提升等三个板块,由板桥镇具体组织项目实施。此外,市文化和旅游局直接负责选址打造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旨在集中全市非遗和文旅资源之力,发挥“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非遗传承人和相关文旅企业搭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保山文化消费服务。

2.非遗街区扶持政策。扶持培育期内,入选经营单位按照签订的入驻经营协议,在青龙街指定铺面开展经营,一楼临街铺面租金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免租三年,时间从2021年2月1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止,每年补助房租约80万元。临街铺面二楼、里院由入驻经营户根据需要租用,租费自行承担。

3.入驻项目情况。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位于青龙街魁星阁南125米路段,项目共涉及36户35格铺面,共甄选入驻经营单位30家,分别是:云南围棋子(永子)制作技艺、赏石艺术甲马画、界头乡新庄村抄纸工艺之乡、施甸腌腊系列制作工艺、干栏片制作工艺、永昌墩绣、金鸡乡育德村制陶工艺之乡、《腾冲“大救驾”的传说》、传统手工古法制茶(土罐茶)、永昌锔瓷、金鸡老侯乳鸽王、保山南红玛瑙雕刻技艺、潤一陶艺文化传习馆、甑子茶、艺秀阁汉服体验馆、益创工坊、永丝云桑庄园生活馆、果馨猫屎咖啡、宝妈手工坊、逍遥艺、墨影旗袍庄、舒心小苑、不羁的杂货铺、青龙石井茶、格物驿站、比顿咖啡、美院文创、源启民乐体验馆、花食缘、非遗文创综合馆。其中入驻非遗项目经营单位12家,非遗综合馆1家,项目涵盖全市所有非遗,涵盖非遗所有级别和所有类别,内容十分丰富。另有17家文旅相关企业加入,特色美食、文创产品、书画艺术品、茶吧、咖啡吧、书吧、乐器、杂货铺,一应俱全。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直接打造的非遗文创综合馆,负责对全市所有不能入驻的有产品和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宣传。

三、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成果和展望

板桥青龙街区已于2021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正式启动,社会各界受益颇丰。保山人民又多了一个休闲体验的好去处,广大游客在隆阳坝区有了游览购物的做新选择,广大非遗传承人和文旅企业有了展示、展销、交流的新平台,广大社会公众通过该项目大幅提升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

如今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启东在即,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125米区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街区环境风貌明显改善,经营业态得到规范,人气大幅提升。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已经逐步成为保山文旅休闲的集聚区,收到社会公众的热捧,保山文旅部门“非遗+旅游”新模式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再次感谢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