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9518791-2-/2022-0831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31
  • 文号
  • 保文旅函〔2022〕9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保山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158号提案答复的函

感谢您对保山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158号提案《关于补齐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建议》,对下步加快中心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就提案作如下答复:

一、基本情况

隆阳区共有352个行政村(社区),目前已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289个,图书馆分馆21个,基层服务点417个,文化馆分馆21个、村级文化服务点79个,因地制宜设置农村大舞台、村史馆、活动中心等功能室,配备相应的图书、报刊、电视机、电脑、乐器、音箱等设备,基本保障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置。这些由村、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同时通过常态化免费开放、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得“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政策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区直有关部门参与的隆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管理、免费开放、文化服务等列入区级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二)加快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基本达到《云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要求,正常开展图书借阅、信息共享、文化培训、文艺表演、科普宣传等日常简单的文化惠民服务及党员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各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大部分设置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农民素质网络培训学校)、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等。但仍少部分受场地限制,文化体育广场较小,各功能室不能全部达到标准,目前,针对这部分场馆建设,市文化和旅游局正积极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以及相关乡镇、村级协调,力争按标准加快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截至目前,隆阳区实现免费开放常态化达标,每周开放56小时以上,每年接待区内外参访人员30万以上。同时在基层文化服务场所不定期开展送戏下乡演出、传统节日文艺表演、阅读主题活动、读书会、文化培训宣传、体育竞赛等活动,实现服务多样化。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制定《隆阳区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细则》,提出了“432”建设管理和使用模式,从而促进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带动文化活动室免费开放的常态化达标,从而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强化日常监管,对发现出租、占用文化活动场所的情况,提出限时整改要求,上半年已完成整改的乡镇文化站2个。同时,结合省全文旅行业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目前共深入6个乡镇抽查检查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30个,暂未发现建筑安全隐患。

(四)加快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充分保障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取得实效。并利用农村地区“小广场、大喇叭”和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项目,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场所成为基层群众茶余饭后的广场舞、戏曲、棋牌、体育锻炼等休闲娱乐的活动阵地和交流沟通平台,对促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氛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