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9518791-2-/2022-0831008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31
  • 文号
  • 保文旅函〔2022〕19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一次会议第0152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提出的《关于打造提升保山地方名特饮食品牌的建议》(第0152号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我市地方名特饮食品牌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你提出的关于打造提升保山地方名特饮食品牌的建议非常好,也具备实施条件,经我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场监管、餐饮美食协会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标准开展普查和认定传承人的建议。餐饮美食协会目前执行全省餐饮美食协会相关制度和标准。此外,地方传统特色饮食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项目普查保护范畴,对列入名录保护的非遗项目,按照流程实行田野调查(普查)、建档、组织专家评审后公布名录和认定传承人、进行日常宣传展示推介等系统化传承保护。保山目前有市级以上饮食类非遗保护项目30项,包括下村醋、腾冲大救驾、下村豆粉、河图大烧、金鸡口袋豆腐、金鸡火瓢牛肉、干栏片、施甸腌腊、麦芽糖、传统手工古法制茶(土罐茶)、昌宁红茶等,有相关项目市级以上传承人28人。经过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业务单位对保山全市独特风味小吃等开展田野调查、普查、逐级申报,下村醋、金鸡口袋豆腐、干栏片、传统手工古法制茶(土罐茶)、昌宁红茶等项目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省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同时继续做好项目及传承人建档工作,将项目及传承人的文字、音频、视频整理成纸质档案并建立数据库妥善保管及合理利用。

二、关于给予店面授牌的建议

经对接市委宣传部,目前没有开展相应工作内容。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培养指导保山本土品牌、地理标志运用与保护工作。2022年我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7610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腾药、永昌硅、高黎贡山、永子)。“腾冲“司莫拉”系列商标申请已成功注册101件,一座保山”集体商标注册取得新进展。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山小粒咖啡”19家,“龙陵紫皮石斛”6家,“昌宁红茶”4家,“昌宁核桃”8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23家,“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按计划完成。市场监管部门强化食品监管促旅游餐饮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净餐馆”专项行动、网络订餐专项整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风险等级管理等专项行动,加强对旅游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督促其建设明厨亮灶、亮证经营、主动公示食品安全信息、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全市旅游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22年全市持有餐饮服务《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户13560户,其中餐饮服务经营者10599户,单位食堂和学校食堂1575户,餐饮摊贩备案1386户,第三方网络外卖平台15家,网络平台入网餐饮服务单位4650户。目前全市已完成“明厨亮灶”建设的共计全市实施明厨亮灶13560户,“网络明厨亮灶”建设完成809户,A级以上旅游景区、高速路服务区“网络明厨亮灶”完成306户,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26515人,全市餐馆整改“净餐馆”达标6300户。

文化和旅游部门对列入保护的非遗项目,由保山市人民政府部门颁发项目牌,对传承人颁发认定证书。对列入保护的非遗项目店面和产品,按照国家非遗保护标识相关使用管理规定,可以注明非遗保护相关字样。如在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入驻的非遗和文创企业,均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专门授牌悬挂在店面外。近年来,主管局会同市餐饮美食协会,先后开展特色农家乐授牌、全市餐饮美食大赛等活动,同时编辑出版《保山美食之旅》等专门书籍,打造品牌文化。

三、关于对地方名特饮食品牌重新命名的建议

经对接市文明办,答复建议是该项内容既不在市文明办工作职权职责范围内,也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范围范畴内。“假姨妈、驼子、一撮毛豆粉”等是群众长期在生产生活中已经约定俗成、普遍认同的叫法,重新命名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同,做无用功的可能性居多。由官方对“假姨妈、驼子、一撮毛豆粉”等小吃进行重新命名,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可由餐饮协会指导餐饮经营企业在经营中结合实际自行命名。市餐饮美食协会对文明办答复表示认同。

四、关于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名特饮食文化发展的建议

目前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行依法保护。2018年6月,保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8〕11号),对全市非遗保护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实施意见。2018年11月,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转发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等部门保山市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保政办发〔2018〕59号),对振兴保山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规划。餐饮美食协会方面,主要执行《云南名菜认定管理办法》《云南名点、名小吃认定管理办法》《星级餐馆划分与评定标准》《特色美食名店评定规则(新版)》《云南省创新菜品保护与管理办法》等政策、标准。目前全市餐饮美食支持政策基本到位,我们会在今后工作中会根据需要继续深化研究和细化政策。

2021年,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投资3500万元打造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腾冲大救驾、施甸腌腊、麦芽糖、传统手工古法制茶(土罐茶)、金鸡烤乳鸽等饮食类非遗项目进驻经营。在刚刚结束的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我市传统手工古法制茶(土罐茶)入选优秀食味伴手礼,干栏片、昌宁红茶入选食味伴手礼。

下一步,保山市文游、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会继续加强联动,齐抓共管,大力挖掘本土餐饮美食文化内涵,促进全市旅游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培养本土文旅名企商标品牌、地理标志运用与保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放心旅游餐饮消费环境,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再次感谢你对保山地方名特饮食品牌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