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推出《瑶岭长歌——瑶族文化展》春节迎新展于1月16日在保山市博物馆一楼展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展览名称
《瑶岭长歌——瑶族文化展》
主办单位
保山市博物馆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
广东瑶族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5年1月16日——4月15日
展览地点
保山市博物馆一楼五展厅
展览介绍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千百年来,游耕迁徙,奋斗不止。五六千年前,与瑶族有渊源的蚩尤、三苗部落,曾经与炎帝、黄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开拓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开篇历史。
“南岭无山不有瑶”。山是瑶人生命所依,灵魂所在。瑶族守望大山,在严酷的环境中创造了辉煌独特的民族文化。全世界瑶族人口380多万,分布于亚洲、欧美等八个国家。四大支系众多分支特点纷呈,多姿多彩。通过展示瑶族源流、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旨在全面、系统、完美展现瑶族社会的发展历史,努力打造瑶族与各民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为推动世界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本次展览通过“远古寻踪”“瑶山春秋”“古韵流芳”三部分,全面展示瑶族社会的发展历史,彰显瑶族文化的特点,弘扬瑶族文化精神。
壹远古寻踪——源流·迁徙
瑶族,起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与古代九黎、三苗有着渊源。这是瑶族主体盘瑶支系各分支和布努瑶支系各分支瑶族的主要来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与其他民族不断交往融合,形成瑶族两个次来源:一是部分汉族与瑶族长期相处共融,自然同化形成瑶族;二是部分壮侗语族人们与瑶族共居同一地域,文化认同与瑶族,融入瑶族共同体。
贰瑶山春秋——社会·经济
瑶族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民族,瑶族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分别由“瑶老制”、“石牌制”、“油锅”、“社老”等社会组织管理。人口、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以前,部分居住在深山密林的人口,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仍过着“吃尽一山过一山”、“不入版籍”的刀耕火种原始生活;部分与汉族交往广泛的地区,逐步脱离原始社会状态,向封建社会过渡。新中国成立以后,瑶族社会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叁古韵流芳——文化·艺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文明的积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据史籍记载,汉代的瑶族就有着优美的故事传说,唐、宋及元、明、清,民间诗歌体裁和其他形式的文学艺术相继出现,瑶族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独具民族风格,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
文化是民族的魂、民族的根,瑶族源远流长和浩瀚灿烂的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家庭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形成。展览以文博的视野,系统地、条理地、科学的展示瑶族历史的过去和现在,彰显瑶族文化的特点和亮点,旨在明示瑶族性格的实质,弘扬瑶族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