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号 |
类 别 |
项 目 名 称 |
属 地 |
市级命名时间 |
批 次 |
备注 |
1 |
民间文学 |
芒宽乡勐赖坝傣族民间故事《月罕姆卓与冒龙央》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 |
民间文学 |
水寨乡民间传说《霁虹桥的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3 |
民间文学 |
民间传说《杨升庵的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 |
民间文学 |
民间传说《杜文秀的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5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谎张三的故事》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 |
民间文学 |
民间传说《杨务本的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7 |
民间文学 |
民间传说《卧佛寺的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8 |
民间文学 |
“脚底板开裂——下村(皴)”等民间歇后语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9 |
民间文学 |
《兰津谣》等民间歌谣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0 |
民间文学 |
“早烧日头晚烧雨”等民间谚语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1 |
民间文学 |
民间传说《怒江和瑞丽江传说》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2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王宏祚的故事》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3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大砧板二砧板的故事》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4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九子不孝父,一女打金棺的故事》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15 |
民间文学 |
邓子龙的传说(隆阳、施甸) |
隆阳、施甸 |
2005.9 |
第一批 |
|
16 |
民间文学 |
《腾冲“大救驾”的传说》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17 |
民间文学 |
傈僳族叙事长诗《过年调》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18 |
民间文学 |
《云峰山舍身崖的传说》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19 |
民间文学 |
《护珠寺的传说》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20 |
民间文学 |
阿昌族民间歌谣《情歌》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21 |
民间文学 |
湾甸乡傣族叙事长诗《金孔雀》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22 |
民间文学 |
湾甸乡、卡斯镇傣族民间故事《白象红牙》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23 |
传统音乐 |
傈僳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4 |
传统音乐 |
汉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5 |
传统音乐 |
彝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6 |
传统音乐 |
苗族民歌(隆阳、昌宁) |
隆阳、昌宁 |
2005.9 |
第一批 |
|
27 |
传统音乐 |
德昂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8 |
传统音乐 |
白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29 |
传统音乐 |
傣族民歌(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30 |
传统音乐 |
布朗族民歌(施甸)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1 |
传统音乐 |
木老元乡布朗族祭祀舞乐“蛮筒鼓乐”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2 |
传统音乐 |
布朗族吹打乐《蜜蜂过江》等数十首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3 |
传统音乐 |
民间小调(施甸)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4 |
传统音乐 |
腾冲花灯音乐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35 |
传统音乐 |
木城乡傈僳族竹簧双管吹奏乐器“睦呱唔滴”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6 |
传统音乐 |
木城乡木城村彝族(香堂人)土巴拉乐器“酒醉筒”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7 |
传统音乐 |
龙新乡傈僳族民间习俗歌《祖辈兴下我们兴》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8 |
传统音乐 |
傈僳族基督教多声部歌曲(龙陵)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39 |
传统音乐 |
珠街乡谷满村委会依码箐傈僳族葫芦笙音乐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40 |
传统舞蹈 |
潞江乡德昂族舞蹈“八步舞”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1 |
传统舞蹈 |
芒宽乡傈僳族舞蹈“无伴奏打跩”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2 |
传统舞蹈 |
苗族芦笙舞(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3 |
传统舞蹈 |
瓦马乡、杨柳乡等地彝族舞蹈“嘎开”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4 |
传统舞蹈 |
芒宽乡、潞江乡傣族舞蹈“嘎光”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45 |
传统舞蹈 |
傈僳族三弦舞(隆阳、腾冲) |
隆阳、腾冲 |
2005.9 |
第一批 |
|
46 |
传统舞蹈 |
布朗族民间舞蹈“打歌”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47 |
传统舞蹈 |
木老元乡布朗族祭祀舞蹈“蛮筒鼓舞”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48 |
传统舞蹈 |
傈僳族“跳嘎”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49 |
传统舞蹈 |
五合乡傣族“麒麟舞”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50 |
传统舞蹈 |
北海乡汉族民间舞蹈“小背龙”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51 |
传统舞蹈 |
龙新乡傈僳族传统舞蹈“刮欠”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52 |
传统舞蹈 |
木城乡彝族(香堂人)传统舞蹈“窝者”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53 |
传统戏剧 |
潞江乡“傣剧”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54 |
传统戏剧 |
由旺镇滇剧坐唱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55 |
传统戏剧 |
等子乡思腊花灯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56 |
传统戏剧 |
曲石乡汉族民间戏剧“鱼灯”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57 |
传统戏剧 |
腾冲汉族民间戏剧“仙灯”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58 |
传统戏剧 |
中和乡花灯剧《大舜耕田》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59 |
传统技艺 |
民族麻纺织工艺(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0 |
传统技艺 |
瓦房乡上寨村手抄构皮纸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1 |
传统技艺 |
民间乐器制作工艺(隆阳)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2 |
传统技艺 |
民间彩扎工艺(施甸)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63 |
传统技艺 |
傈僳族服饰工艺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64 |
民 俗 |
老营乡旧寨村民间水磨习俗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5 |
民 俗 |
潞江乡、芒宽乡傣族传统节庆习俗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66 |
民 俗 |
布朗族婚礼习俗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67 |
民 俗 |
布朗族“接木龙”习俗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68 |
民 俗 |
腾冲马帮文化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69 |
民 俗 |
和顺“三滴水”饮食习俗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70 |
民 俗 |
傈僳族“三杯酒”饮食习俗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71 |
民 俗 |
木城乡彝族(香堂人)竹片摩擦取火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72 |
民 俗 |
龙江乡傣族民间体育花棍(来环傣)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73 |
民 俗 |
汉族民间狮灯习俗(龙陵)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74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芒宽乡芒龙村拉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75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潞江乡石梯村白寨德昂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76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潞江乡芒旦村老城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77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摆榔乡菠萝寨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78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木老元乡下木老元村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79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荷花乡羡多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80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勐糯镇大寨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81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平达乡黄莲河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82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珠街乡谷满村依码箐傈僳族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83 |
传统文化保护区 |
卡斯镇邑林村泺勺寨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84 |
传统文化之乡 |
芒宽乡民族民间歌舞之乡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85 |
传统文化之乡 |
潞江乡民族民间歌舞之乡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86 |
传统文化之乡 |
板桥镇沙登村甑子工艺之乡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87 |
传统文化之乡 |
汉庄镇永铸村铸造工艺之乡 |
隆阳区 |
2005.9 |
第一批 |
|
88 |
传统文化之乡 |
摆榔乡民族民间歌舞之乡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89 |
传统文化之乡 |
太平乡龙狮文化之乡 |
施甸县 |
2005.9 |
第一批 |
|
90 |
传统文化之乡 |
新华乡阿昌族歌舞之乡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91 |
传统文化之乡 |
腾冲翡翠工艺之乡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92 |
传统文化之乡 |
小西镇竹编工艺之乡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93 |
传统文化之乡 |
腾冲傈僳族刀杆艺术之乡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94 |
传统文化之乡 |
腾冲民族民间音乐之乡 |
腾冲市 |
2005.9 |
第一批 |
|
95 |
传统文化之乡 |
龙新乡傈僳族刀杆艺术之乡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96 |
传统文化之乡 |
镇安镇大坝村向阳寨汉族制陶工艺之乡 |
龙陵县 |
2005.9 |
第一批 |
|
97 |
传统文化之乡 |
湾甸乡傣族“嘎光”之乡 |
昌宁县 |
2005.9 |
第一批 |
|
98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梁金山的故事》 |
隆阳区 |
2007.4 |
第二批 |
|
99 |
民 俗 |
保山哀牢犁耙会传统习俗 |
隆阳区 |
2007.4 |
第二批 |
|
100 |
民 俗 |
保山端阳花市传统习俗 |
隆阳区 |
2007.4 |
第二批 |
|
101 |
民 俗 |
珠街乡谷满村依码箐傈僳族服饰习俗 |
昌宁县 |
2007.4 |
第二批 |
|
102 |
传统音乐 |
平达乡傈僳族叙事长诗“蔑葛调”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03 |
传统技艺 |
下村豆粉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4 |
传统技艺 |
河村大烧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5 |
传统技艺 |
潞江土司食谱菜肴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6 |
传统技艺 |
金鸡“火瓢牛肉”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7 |
传统技艺 |
蒲缥甜大蒜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8 |
传统技艺 |
板桥镇青龙街百年老字号“芝兰轩”糕饼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09 |
传统技艺 |
板桥镇青龙街百年老字号“桂香楼”糕饼制作工艺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10 |
传统技艺 |
施甸腌腊系列制作工艺 |
施甸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1 |
传统技艺 |
布朗族芦笙制作工艺 |
施甸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2 |
传统技艺 |
腾越镇饵丝制作工艺 |
腾冲市 |
2012.1 |
第三批 |
|
113 |
传统技艺 |
腾越镇稀豆粉制作工艺 |
腾冲市 |
2012.1 |
第三批 |
|
114 |
传统技艺 |
腾越镇大薄片制作工艺 |
腾冲市 |
2012.1 |
第三批 |
|
115 |
传统技艺 |
龙陵黄龙玉雕技艺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6 |
传统技艺 |
民间石雕工艺(龙陵)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7 |
传统技艺 |
民间木雕技艺(龙陵)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8 |
传统技艺 |
傈僳族乐器制作工艺(龙陵)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19 |
传统技艺 |
民间土布制作工艺(龙陵)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0 |
传统技艺 |
傣族民间菜肴制作工艺(昌宁) |
昌宁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1 |
传统技艺 |
昌宁鸡枞加工工艺 |
昌宁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2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碧寨乡傈僳族女子“上刀杆、下火海”绝技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3 |
传统礼仪与节庆 |
施甸年猪饭 |
施甸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4 |
传统礼仪与节庆 |
丙麻犁耙会 |
隆阳区 |
2012.1 |
第三批 |
|
125 |
传统美术 |
腾冲农民画 |
腾冲市 |
2012.1 |
第三批 |
|
126 |
传统美术 |
傣族剪纸技艺(龙陵) |
龙陵县 |
2012.1 |
第三批 |
|
127 |
民间文学 |
昌宁苗族创世纪史诗《冈亘·尤》 |
昌宁县 |
2016.3 |
第四批 |
|
128 |
传统舞蹈 |
保山市龙陵县勐糯傣族象脚鼓舞 |
龙陵县 |
2016.3 |
第四批 |
|
129 |
曲艺 |
腾冲唱书 |
腾冲市 |
2016.3 |
第四批 |
|
130 |
传统技艺 |
隆阳区潞江镇邹家老油坊野生铁核桃油水煮法制作技艺 |
隆阳区 |
2016.3 |
第四批 |
|
131 |
传统技艺 |
隆阳区老字号黎明酱园传统调味品制作技艺 |
隆阳区 |
2016.3 |
第四批 |
|
132 |
传统技艺 |
民族刺绣传统技艺(隆阳区) |
隆阳区 |
2016.3 |
第四批 |
|
133 |
传统技艺 |
小木榨红糖 |
龙陵县 |
2016.3 |
第四批 |
|
134 |
民间文学 |
保山民族民间游戏儿歌 |
保山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35 |
民间文学 |
隆阳瓦窑风俗歌谣《细皮白》 |
隆阳区 |
2020.7 |
第五批 |
|
136 |
民间文学 |
勐糯老傣文 |
龙陵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37 |
民间文学 |
布朗族史诗《神刀》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38 |
传统音乐 |
昌宁洞经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39 |
传统音乐 |
珠街腊罗巴民歌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40 |
传统舞蹈 |
苗族芦笙舞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41 |
曲艺 |
施甸布朗弹唱 |
施甸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42 |
传统技艺 |
隆阳区罗明土榨红糖传统制作技艺 |
隆阳区 |
2020.7 |
第五批 |
|
143 |
传统技艺 |
隆阳区金鸡乡姬家鞍子传统制作技艺 |
隆阳区 |
2020.7 |
第五批 |
|
144 |
传统技艺 |
腾冲传统老布鞋制作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45 |
传统技艺 |
腾冲黑酱制作技艺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46 |
传统技艺 |
腾冲麦芽糖手工制作技艺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47 |
传统技艺 |
腾冲土锅子制作工艺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48 |
传统技艺 |
汉族民间刺绣 |
龙陵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49 |
传统技艺 |
彝族小三弦制作技艺 |
龙陵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0 |
传统技艺 |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工艺 |
龙陵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1 |
传统技艺 |
昌宁土法造纸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2 |
传统技艺 |
更戛老街麦芽糖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3 |
传统技艺 |
更戛酸肉 |
昌宁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4 |
传统美术 |
隆阳区传统泥塑 |
隆阳区 |
2020.7 |
第五批 |
|
155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腾冲龙灯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56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旧城乡傣族打陀螺 |
施甸县 |
2020.7 |
第五批 |
|
157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腾冲舞狮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58 |
民 俗 |
隆阳区瓦窑镇旧地基年俗双龙会 |
隆阳区 |
2020.7 |
第五批 |
|
159 |
民 俗 |
腾冲抬阁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60 |
民 俗 |
傈僳族婚俗 |
腾冲市 |
2020.7 |
第五批 |
|
161 |
民 俗 |
龙江稻花鱼习俗 |
龙陵县 |
2020.7 |
第五批 |